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52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领域,特别是换热器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能源重复利用的要求逐渐加强,各种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以及各种换热器被广泛使用于化工等行业中,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加工工艺相对较为成熟,应用范围较广。在各种换热器中,应用前景最好、换热效率最高的是缠绕式换热器。缠绕式换热器结构紧凑,管束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相对较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无论是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还是缠绕式换热器,在换热管的过程中,都不可能计算精准,因而适当放余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管束穿制完成后,就需要对管板外端的余量进行去除,即去除换热管管端的多余部分。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和结构的限制,以及对加工精度的高要求,使得换热管管端的余量加工成为制约高、低压加热器及缠绕式换热器生产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采用管端刮平机对换热管管端的余量进行去除。使用管端刮平机去除管端余量时,需要将管端刮平机的定位装置插入管端,胀紧后进行切削,然后再次插入管端,进行下一次的胀紧、切削,切削吃刀量小,一次只能切割一个管端,速度慢,效率低。同时,管端刮平机价格在十几万以上,价格昂贵,设备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成本低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其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能够显著提升切割速度数十倍以上。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切割管端,能够显著提高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包括定位胀紧装置、切割装置,所述定位胀紧装置上设置有转筒,所述定位胀紧装置与转筒采用轴承连接,所述转筒上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切割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定位胀紧装置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内设置有芯轴,所述定位轴的管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卡爪,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孔为圆柱形孔,所述卡爪为圆柱。所述悬臂为T形导向槽。所述切割装置上设置有与悬臂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锁紧把手与悬臂相连。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连接杆和切割片,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切割片相连,所述连接杆为六棱柱形。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胀紧装置、切割装置,在定位胀紧装置上设置有转筒,转筒上设置有悬臂,悬臂与切割装置活动连接,定位胀紧装置与转筒采用轴承连接。使用时,调节悬臂上切割装置的位置,就可实现对管端的批量切削,即对切割装置所在周向的管端进行切割,调节切割装置的位置,就能实现不同半径范围内管端的切割,有效扩展了设备的加工半径,极大提高切割速度数十倍以上,有效提升切割效率。由于定位胀紧装置与转筒采用轴承连接,能够保证切割装置在定位胀紧装置的径向方向上无晃动,同时保证切割装置沿定位胀紧装置的周向自由转动。定位胀紧装置可以采用机械式、液压式或者气压式定位胀紧装置。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胀紧装置包括定位轴,定位轴内设置有芯轴,定位轴的管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卡爪,所述定位轴上设置有定位螺母。使用时,将设置有定位螺母的一端插入换热管中,根据需要的管端余量,调节定位螺母的位置,再推动定位轴内的芯轴,使卡爪穿过定位孔,胀紧管壁,从而为整个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整个装置不晃动、不脱落。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孔为圆柱形孔,与定位孔相应的卡爪为圆柱。作为优选,悬臂为T形导向槽。悬臂采用T形导向槽既能够保证悬臂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够保证精准限位,为切割装置的精确切割提供保证。切割装置上设置有与悬臂相配合的滑块,滑块通过锁紧把手与悬臂相连。通过滑块与锁紧把手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的调节切割装置的位置,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加工速度。切割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连接杆和切割片,动力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切割片相连,连接杆为六棱柱形。采用六棱柱形的连接杆,有利于动力装置与切割片之间的相互连接。动力装置可以采用电动或气动装置,作为优选,动力装置采用电机。使用时,将切割片通过连接杆与动力装置相连形成切割装置,将定位胀紧装置有定位螺母的一端插入换热管中,胀紧管壁定位,再将切割装置通过滑块与锁紧把手的相互配合,固定在悬臂上,打开动力装置,转动悬臂,即可将相应区域内的管端去除。调节切割装置的位置,即可实现不同半径范围内管端的切割。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管端余量切割困难的问题,克服了蛮干或纯经验所导致产品的不安全、不稳定隐患,突破了管端余量去除的生产瓶颈,有效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显著提升了加工速度,缩短了加工周期,减少了生产成本。在增产增速,节能降耗,提高加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投入。与现有技术采用管端刮平机对换热管管端的余量相比,采用管端刮平机设备昂贵(管端刮平机十几万一台),切削吃刀量小,一次只能切割一个管端,速度慢,效率低,操作复杂;采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约为一千多一台),操作简单,切削吃刀量大,一次可切割几十个管端,成倍提高加工速度。采用本实用新型去除管端余量,不仅速度快、质量好而且成本低,对操作工人几乎没有要求,在减少工人重复性劳动的同时,切实做到低碳、高效和节能。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难度,降低工人的工作量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简化操作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图2为定位胀紧装置的装配图。图3为滑块的主视图。图4为滑块的俯视图。图5为滑块的侧视图。图6为滑块锁紧把手的主视图。图7为滑块锁紧把手的侧视图。图中标记:1为定位胀紧装置,2为切割装置,3为转筒,4为悬臂,5为定位轴,6为芯轴,7为定位螺母,8为滑块,9为锁紧把手,10为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位胀紧装置1、切割装置2,定位胀紧装置I上设置有转筒3,转筒3上设置有悬臂4,悬臂4与切割装置2活动连接,定位胀紧装置I与转筒3采用轴承连接。定位胀紧装置I包括定位轴5,定位轴5内设置有芯轴6,定位轴5的管壁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卡爪,定位轴5上设置有定位螺母7。定位孔为圆柱形孔,与定位孔相应的卡爪为圆柱。悬臂4为T形导向槽,其能够保证悬臂4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够保证精准限位,为切割装置2的精确切割提供保证。切割装置2上设置有与悬臂4相配合的滑块8,滑块8通过锁紧把手9与悬臂4相连。切割装置2包括动力装置、连接杆和切割片,动力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切割片相连,连接杆为六棱柱形。使用时,将定位胀紧装置I有定位螺母7的一端插入换热管10中,调节定位螺母7的位置,再推动定位轴5内的芯轴6,使卡爪穿过定位孔,胀紧管壁,从而为整个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整个装置不晃动、不脱落。再将切割片通过连接杆与动力装置相连,形成切割装置2。将切割装置2通过滑块8与锁紧把手9的相互配合,固定在悬臂4上。组装好后,打开动力装置,转动悬臂4,即可将相应区域内的管端去除。通过滑块8与锁紧把手9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扩展设备的加工半径。采用六棱柱形连接杆,能够便于更换切割片,提高加工速度。采用本实用新型切割管端,在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明显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资源、能源和工时,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工人操作难度,避免产品质量隐患,降低设备、资源和能源成本投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对于不同规格的换热管10,只需要相应调定位节胀紧装置定位段直径,即可实现各种规格的换热管10端的切除。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管端余量的加工瓶颈,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难度,切实做到低碳高效、节能环保。[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包括定位胀紧装置(I )、切割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胀紧装置(I)上设置有转筒(3 ),所述定位胀紧装置(I)与转筒(3 )采用轴承连接,所述转筒(3 )上设置有悬臂(4),所述悬臂(4)与切割装置(2 )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端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胀紧装置(I)包括定位轴(5),所述定位轴(5)内设置有芯轴(6),所述定位轴(5)的管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卡爪,所述定位轴(5)上设置有定位螺母(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管端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圆柱形孔,所述卡爪为圆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端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4)为T形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端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2)上设置有与悬臂(4)相配合的滑块(8),所述滑块(8)通过锁紧把手(9)与悬臂(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新型管端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2)包括动力装置、连接杆和切割片,所述动力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切割片相连,所述连接杆为六棱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管端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管端切割机,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管端切割设备,切削吃刀量小,一次只能切割一个管端,速度慢,效率低,且价格昂贵,设备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定位胀紧装置、切割装置,所述定位胀紧装置上设置有转筒,所述定位胀紧装置与转筒采用轴承连接,所述转筒上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切割装置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能够显著提升切割速度数十倍以上。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切割管端,能够显著提高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3D21/00GK202963598SQ2012206486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杨继东, 吴家顺, 黄荣杰, 车现梅 申请人:四川川润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