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8531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化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自动装配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按顺序分别设置传送单元、取料单元、搬运单元、存料单元,所述取料单元对称设置在传送单元末端两侧,所述取料单元旋转夹子将传送单元输送而来的外壳抓起合拢,并通过搬运单元将外壳搬运至存料单元进行压紧定型。
【专利说明】一种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尤其为一种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广泛制造与使用,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C45断路器是一种很常用的小型低压电器,由于断路器外壳体积比较小,在工业化生产中,目前绝大多数的生产厂家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装配。这样的传统手工作业方式,往往导致难以实现短时间大批量生产的目的,并且生产时间长,需要的装配人员数量多,在目前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下,导致了企业在进行生产统筹时的困难,并且使得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通过人工装配的断路器,由于工人的技术素质不一样,很多工人为生手,在装配时难免会有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产品的不良率较高。目前厂家所能接到的生产订单一般都是大批量,并且需要在短期交货,手工装配形式的传作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现代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自动装配线。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按顺序分别设置传送单元、取料单元、搬运单元、存料单元,所述取料单元对称设置在传送单元末端两侧,所述取料单元旋转夹子将传送单元输送而来的外壳抓起合拢,并通过搬运单元将外壳搬运至存料单元进行压紧定型。
[0005]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单元包括2条传送带,在传送带末端设置料座底板。
[0006]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取料单元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通过旋转齿轮连接旋转支撑座,在旋转支撑座上设置与其滑接配合的下滑板,在下滑板上面设置下滑气缸,前端设置夹子固定座,在夹子固定座上设置夹子,所述夹子后端设置夹子气缸。
[0007]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搬运单元包括搬运框架,在搬运框架上连接搬运气缸,在搬运框架上端一侧设置上推料气缸,下端一侧设置下推料气缸,在下推料气缸相对一侧设置刮料框,所述刮料框下端设置上下移动刮料框架,通过上下移动刮料框架带动刮料框在上下轨道内上下移动,所述刮料框另一侧设置挡板框架,所述挡板框架上端设置刮料框气缸,在挡板框架的末端设置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出料推料气缸。
[0008]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料单元包括压紧挡板,所述压紧挡板至少一侧设置压紧气缸。
[0009]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支撑座下方设置缓冲座。
[0010]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框架一侧设置搬运来回缓冲座。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行装配线的结构优化设计,从而能够实现在一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实现多种的断路开关装配,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减少了产品不良率,产品质量可靠,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取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刮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e,工作台由电木扩展板25、机架26、机脚27、机箱门28组成。所述的工作台e上按顺序分别设置传送单元
a、取料单元b、搬运单元C、存料单元d,所述取料单元b对称设置在传送单元a末端两侧,所述取料单元b旋转夹子将传送单元a输送而来的外壳抓起合拢,并通过搬运单元c将外壳搬运至存料单元d进行压紧定型。
[0015]所述的传送单元a包括2条传送带1,在传送带I末端设置料座底板2。所述的传送带I通过两端设置传动轴29,通过电机30、传动部件31带动传动轴29再带动传送带I转动。在带动传送带I下面设有螺杆32、升降调节盘33、支撑架34,可以调节条传送带I的高低。传送单元的替代方案也可以是:将一条的传送带中间用隔离板隔成左右传送带。
[0016]所述的所述取料单元b包括旋转气缸3,旋转气缸3设置在旋转气缸固定块35、旋转齿框36上。所述旋转气缸3通过旋转齿轮4 (或齿条)连接旋转主轴38,在旋转主轴38上安装旋转支撑座5,在旋转支撑座5上设置与其滑接配合的下滑板6,在下滑板6上面设置下滑气缸7,前端设置夹子固定座8,在夹子固定座8上设置夹子9,所述夹子9后端设置夹子气缸10。所述下滑气缸7通过下滑气缸固定板37、下滑气缸锁轴板40固定,所述夹子固定座8安装在下滑导轨固定板39上。所述的旋转支撑座5下方设置缓冲座23。以缓解夹子滑动后的振动,影响取件成功率。
[0017]所述的搬运单元c包括搬运框架11,所述的搬运框架11通过搬运气缸锁轴块41连接搬运气缸12,在搬运框架11上端一侧设置上推料气缸13,下端一侧设置下推料气缸14,在下推料气缸14相对一侧设置刮料框15,所述刮料框15下端设置上下移动刮料框架16,通过上下移动刮料框架16带动刮料框15在上下轨道17内上下移动,所述刮料框15另一侧设置挡板框架18,所述挡板框架18由下推前侧挡板、下推后侧挡板组成。所述挡板框架18上端设置刮料框气缸19,刮料框气缸19,通过刮料气缸固定板42固定,在挡板框架18的末端设置推板20,所述推板20 —侧设置出料推料气缸24。所述搬运框架11 一侧设置搬运来回缓冲座43。以缓解搬运框架滑动后的振动,出现掉件现象。[0018]所述的存料单元d包括压紧挡板21,所述压紧挡板21 —侧设置压紧气缸22。将装配好的外壳压紧定型。
[0019]工作原理:机械手将模具里面C45外壳44用吸盘吸出,进行分类后,将外壳放至左右传送带上,经传送带送至料座底板。左右取料单元的旋转气缸旋转,通过旋转齿轮带动旋转主轴转动,旋转主轴带动夹子固定座上的夹子转动,使其置外壳正上方。同时,下滑气缸带动下滑板下滑,下滑板将夹子压到外壳上,夹子气缸下顶,使夹子夹住外壳。通过动作倒序,将外壳合拢至搬运框架内。框架内通过搬运气缸缩收,同时,上下移动刮料框架(上下移动刮料框架通过气缸带动其动作,图中末画出)带动刮料框在上下轨道内上移动,移至搬运框架处时,上推料气缸将外壳从搬运框架内顶出至刮料框内,刮料框下移,并通过下推料气缸将外壳顶至挡板框架,通过刮料框气缸将外壳移至挡板框架末端,再通过推板将外壳推送至存料单元。最后通过压紧气缸推动压紧挡板将外壳压紧定型,外壳冷定型后,人工搬走装箱。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台(e),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Θ)上按顺序分别设置传送单元(a)、取料单元(b)、搬运单元(C)、存料单元(d),所述取料单元(b)对称设置在传送单元(a )末端两侧,所述取料单元(b )旋转夹子将传送单元(a )输送而来的外壳抓起合拢,并通过搬运单元(C)将外壳搬运至存料单元(d)进行压紧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单元(a)包括2条传送带(I),在传送带(I)末端设置料座底板(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取料单元(b )包括旋转气缸(3 ),所述旋转气缸(3 )通过旋转齿轮(4 )连接旋转支撑座(5 ),在旋转支撑座(5 )上设置与其滑接配合的下滑板(6 ),在下滑板(6 )上面设置下滑气缸(7 ),前端设置夹子固定座(8),在夹子固定座(8)上设置夹子(9),所述夹子(9)后端设置夹子气缸(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搬运单元(c)包括搬运框架(11),在搬运框架(11)上连接搬运气缸(12 ),在搬运框架(11)上端一侧设置上推料气缸(13),下端一侧设置下推料气缸(14),在下推料气缸(14)相对一侧设置刮料框(15),所述刮料框(15)下端设置上下移动刮料框架(16 ),通过上下移动刮料框架(16)带动刮料框(15)在上下轨道(17)内上下移动,所述刮料框(15)另一侧设置挡板框架(18),所述挡板框架(18)上端设置刮料框气缸(19),在挡板框架(18)的末端设置推板(20),所述推板(20) —侧设置出料推料气缸(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料单元(d)包括压紧挡板(21),所述压紧挡板(21)至少一侧设置压紧气缸(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支撑座(5)下方设置缓冲座(2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外壳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框架(11)一侧设置搬运来回缓冲座(43)。
【文档编号】B23P19/027GK103586671SQ201310566282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乐清市鸿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