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9212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车床配件,尤其涉及车床刀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头类零件加工方式为:采用车床尾座安装麻花钻,人工操作钻孔,由于操作繁琐及钻孔深度公差控制差,造成产品内孔深度尺寸超差及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现有技术中有在车床中托板上安装辅助刀架的方式,将钻头安装在辅助刀架上,利用中托板自动移动的功能带动辅助刀架移动,使钻孔加工实现自动化,提高钻孔效率,但现有技术中安装于中托板的辅助刀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莫氏套的更换不方便,定位稳定性欠佳,不利于保证钻孔精度。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车床上安装钻头的结构加以改进,提高莫氏套的安装稳定性,提高钻孔精度,便于莫氏套的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刀架,用于安装钻头,能够提高莫氏套的安装稳定性,提高钻孔精度,便于莫氏套的更换。本发明的车床刀架,包括刀座和固定于刀座的莫氏套;所述刀座上设有用于通过连接件固定于车床中托板的安装孔;所述刀座上固定有用于安装莫氏套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为侧壁断开的C形套,连接套断开处设有径向向外的两个翻边,位于两翻边之间连接有用于使连接套箍紧或放松的调整螺栓;进一步,所述调整螺栓包括穿过一个翻边并通过螺纹连接于另一翻边的箍紧螺栓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一个翻边并轴向支撑于另一翻边的放松螺栓;进一步,所述刀座包括支撑体和水平固定于支撑体底端的底板;所述安装孔设于底板;进一步,所述支撑体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和固定于两立板之间的加强板;进一步,所述刀座还包括固定于连接套后端面的用于对莫氏套进行轴向支撑的限位板;进一步,所述刀座上还设有用于与车床中托板水平定位的定位孔以及位于该定位孔内的定位销;进一步,所述定位销为内螺纹圆柱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车床刀架,其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于车床中托板的结构,可安装于车床中托板,因此在该车床刀架上安装钻头后能利用车床中托板的自动移动和位移控制来对装夹于刀盘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莫氏套的安装稳定性好,能提高钻孔精度,便于莫氏套的更换,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床刀架,包括刀座1和固定于刀座1的莫氏套2;所述刀座1上设有用于通过连接件3固定于车床中托板的安装孔;所述刀座1上固定有用于安装莫氏套2的连接套4;所述连接套4为侧壁断开的C形套,连接套4断开处设有径向向外的两个翻边5,位于两翻边5之间连接有用于使连接套4箍紧或放松的调整螺栓;采用螺栓插入安装孔内将刀座1固定于车床中托板,莫氏套2的轴线对应刀座1安装于车床中托板后沿车床中托板滑动方向设置并且莫氏套2高度与车床卡盘轴线高度一致,即以此来合理设置莫氏套2与刀座1的相对位置及刀座1的高度,在该车床刀架上安装钻头后能利用车床中托板的自动移动和位移控制来对装夹于刀盘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能够提高钻孔精度和加工效率;利用连接套4对莫氏套2进行箍紧定位,莫氏套2的安装稳定性好,能提高钻孔精度,通过调整螺栓能调整连接套4的大小,便于莫氏套2的更换,利于提高加工效率;连接套上对应其侧壁断开处所在的一侧设有变径槽;所述变径槽沿连接套径向设置并且与连接套轴线垂直;变径槽深度不小于连接套外径的一半,提高连接套的变径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螺栓包括穿过一个翻边5并通过螺纹连接于另一翻边5的箍紧螺栓6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一个翻边5并轴向支撑于另一翻边5的放松螺栓7;拧紧箍紧螺栓6即可使连接套4收紧对莫氏套2进行箍紧固定,旋松箍紧螺栓6后转动放松螺栓7可对两翻边5之间进行支撑,使连接套4放松,便于莫氏套2的更换,利于提高加工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座1包括支撑体和水平固定于支撑体底端的底板8;所述安装孔设于底板8,支撑体与地板焊接固定,便于刀座1的制作。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立板9和固定于两立板9之间的加强板10,两立板9与加强板10焊接固定形成截面为“工”形的钢柱,结构强度高,能提高钻头安装结构稳定性,利于提高钻孔加工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座1还包括固定于连接套4后端面的用于对莫氏套2进行轴向支撑的限位板11,以钻孔加工时的进给方向为前,利用限位板11对莫氏套2的轴向支撑作用能有效抵抗钻孔加工时莫氏套2所受的反作用力,防止莫氏套2轴向移动,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刀座1上还设有用于与车床中托板水平定位的定位孔以及位于该定位孔内的定位销,能提高刀座1的安装精度,进一步保证钻孔加工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为内螺纹圆柱销,可使用与定位销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钉对定位销进行拆装,便于操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