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箍弯形工装及卡箍双耳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36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卡箍弯形工装及卡箍双耳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箍弯形工装及卡箍双耳成型模具,该双耳成型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所述第一下压模上设有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以及对应于卡箍双耳部分的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止推限位配合的支撑面,所述第一上压模上在与第一成型槽上下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成型槽适配的第一压头。在使用时,第一压头向下运动并将卡箍坯体压向第一成型槽内,同时支撑面对卡箍双耳部分进行支撑挡止,从而形成对卡箍双耳部分的弯折,这种模具的设计和使用保证了双耳部分的弯折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专利说明】卡箍弯形工装及卡箍双耳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尤其涉及卡箍弯形工装及卡箍双耳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飞行器的制造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飞行器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体积小、重量轻的连接零件,现有一种卡箍如图1-2所示,在飞行器的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然而,这种卡箍的生产一般采用手工轻便工具进行加工,加工比较耗时,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手工加工出来卡箍有许多精度不能达到要求,提高了废品率。
[0003]如图3所示为加工卡箍所需要的卡箍坯体,卡箍坯体100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前端的卡箍头部101、包括左右两个耳部的卡箍双耳102、卡箍颈部103以及位于后端的卡箍尾部104,卡箍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工序,第一个工序是对卡箍双耳102进行弯折并加工出第一坯体,第一坯体的结构如图4所示,第二个工序是对卡箍颈部103进行弯折并加工成第二坯体,第二坯体的结构如图5所示,第三个工序是对卡箍尾部104进行压平并加工成卡箍成品,现有的第一工序往往是将卡箍的双耳部分夹在台虎钳上后用锤敲击卡箍头部、颈部以及尾部从而依次弯折卡箍双耳,这样弯折出来的双耳弯折角度不够,双耳不能保证相对平行,精度较差,在使用时就造成连接不牢靠,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卡箍双耳部分加工精度较高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卡箍双耳成型模具的卡箍弯形工装。
[0005]本实用新型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所述第一下压模上设有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以及对应于卡箍双耳部分的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止推限位配合的支撑面,所述第一上压模上在与第一成型槽上下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成型槽适配的第一压头。
[0006]所述第一成型槽内设有用于在卡箍还体放入定位槽中时用于与卡箍还体的下表面接触并支撑卡箍坯体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第一成型槽的槽底之间设有能够在压模成型后退料的弹性件。
[0007]本实用新型的卡箍弯形工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卡箍弯形工装,包括用于对卡箍双耳部分进行压制成型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所述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所述第一下压模上设有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以及对应于卡箍双耳部分的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止推限位配合的支撑面,所述第一上压模上在与第一成型槽上下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成型槽适配的第一压头。
[0008]所述第一成型槽内设有用于在卡箍还体放入定位槽中时用于与卡箍还体的下表面接触并支撑卡箍坯体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第一成型槽的槽底之间设有能够在压模成型后退料的弹性件。
[0009]所述卡箍弯形工装还包括用于对第一坯体进行颈部弯曲成型的U型成型模具,所述U型成型模具包括第二上压模和第二下压模,所述第二下压模上设有用于与卡箍颈部弯曲半径吻合的左右延伸的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下压模上还设有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对卡箍坯体挡止限位用以确定卡箍颈部弯曲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上压模上设有用于与卡箍颈部弯曲半径相同的与第二成型槽相适配的第二压头。
[0010]所述第二下压模在对应于卡箍双耳位置处具有与至少一个卡箍耳部的内侧面挡止配合,并用于在左和/或右方向上对第一坯体限位的侧面。
[0011]所述卡箍弯形工装还包括用于对卡箍尾部进行按压成型的圆弧成型模具,所述圆弧成型模具包括第三上压模和第三下压模,所述第三上压模包括用于将卡箍尾部压平的平面按压部和用于保持卡箍颈部弯曲部分的圆弧按压部,所述第三下压模上设有用于与卡箍头部贴合的支撑平面。
[0012]所述第三下压模为矩形块,所述支撑平面为矩形块的上表面,矩形块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坯体的前端挡止配合的定位块。
[0013]所述矩形块在对应于卡箍双耳位置处具有与至少一个卡箍耳部的内侧面挡止配合,并用于在左和/或右方向上对第二坯体定位的侧面。
[0014]本实用新型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第一下压模上设有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以及对应于卡箍双耳部分的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挡止限位配合的支撑面,第一上压模上在与第一成型槽上下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成型槽适配的第一压头。在使用时,第一压头向下运动并将卡箍还体压向第一成型槽内,同时支撑面对卡箍双耳部分进行支撑挡止,从而形成对卡箍双耳部分的弯折,这种模具的设计和使用保证了双耳部分的弯折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0015]进一步地,第一成型槽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成型槽槽底之间设有弹性件,在第一压头压制卡箍双耳完成后,弹性件会通过弹性反弹退料,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卡箍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卡箍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卡箍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第一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第二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实施例中下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中A-A处剖视图;
[0023]图8为与图6中的下压模配合使用的上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型成型模具实施例中上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0027]图12为与图10中的上模板配合使用的下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00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U型成型模具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30]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弧成型模具实施例中下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
[0032]图17为与图15中的下压模配合使用的上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8为图17的左视图;
[0034]图19为本实用新型圆弧成型模具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箍弯形工装的实施例:如图6-19所示,该卡箍弯形工装包括分别用于顺序完成三个加工工序的三套成型模具,三套成型模具均包括上、下两个压模,如图6-9所不为用于加工第一工序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如图10-14所不为用于加工第二工序的U型成型模具,如图15-19所示为用于加工第三工序的圆弧成型模具,当然,本实施例分别提供了用于加工第二工序的U型成型模具和用于加工第三工序的圆弧成型模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工序和第三工序可以通过现有的手工加工代替。
[0036]下面根据附图依次对三套模具进行详细说明:
[0037]如图6-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卡箍双耳成型模具的第一下压模1100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下压模1100的上端面设有定位槽1200,定位槽1200具有分别对应于卡箍坯体中间部分的中部凹槽和对应于卡箍坯体两侧双耳位置的两侧凹槽1210,定位槽1200的深度等于或略大于卡箍坯体的厚度,定位槽1200的前侧槽壁1204和槽壁1203分别与卡箍坯体100的卡箍头部101前端和卡箍双耳102后端接触并对卡箍还体100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定位槽1200中在对应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位置处设有从定位槽槽底继续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1220,这样定位槽1200的两个平行槽壁1221构成了第一成型槽1220的两侧槽壁,第一成型槽1220中分别设有能够上下伸缩的弹性件、顶块以及支撑块,其中弹性件为两个橡胶块1222,当然,弹性件可以为其他弹性材料,如采用复位弹簧。两个橡胶块分别相对间隔设于第一成型槽1220的左右两侧且与相应的槽壁1221相贴合,顶块1224夹设在两个橡胶块1222之间且高度低于橡胶块1222,支撑块1223位置橡胶块1222的上端,且其上表面与定位槽1200的槽底平齐,在卡箍坯体放入定位槽1200中时,支撑块1223的上表面与卡箍坯体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支撑块的支撑作用能够使卡箍坯体在压制成型过程中下表面保持较高的平面度,定位槽1200的对应于卡箍本体的两侧双耳位置的凹槽1210的槽底由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嵌块1211的上表面构成,嵌块1211为刚性材料,两个嵌块1211的两个相对侧面构成第一成型槽1220的两侧槽壁,在卡箍坯体放入定位槽中时,嵌块1211的上端面与卡箍坯体的下表面接触并在向下的方向上与卡箍坯体止推限位配合;如图8所示为与第一下压模1100配合使用的第一上压模1300,第一上压模1300上设有与第一成型槽1220吻合的第一压头1310,如图9所示,在采用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对卡箍还体进行加工时,将卡箍还体放在定位槽1200内,第一上压模1300带向下移动,第一压头1310对应于第一成型槽并将卡箍还体的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压进第一成型槽中,此时通过嵌块1211对卡箍坯体双耳位置的挡止作用使卡箍双耳部分弯折成型形成第一坯体,加工完成后,橡胶块通过自身的弹力将支撑板向上推,并将第一坯体退出第一成型槽,实现退料。
[0038]本实施例中,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止推限位配合的支撑面为嵌块的上表面,嵌块的上端面构成定位槽的部分槽底,在其他实施例中,嵌块可以和第一下压模一体成型。
[0039]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槽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下方与第一成型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性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支撑块和弹性件,直接通过第一压头将卡箍坯体压到第一成型槽的槽底,在退料时通过人工直接取出。
[0040]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槽内的弹性件有两个,两个弹性件之间夹设有顶块,通过顶块对第一压头的下压位置进行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顶块,而直接通过控制第一上压模的运动行程控制第一压头的下压深度。
[0041]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压模上还设有定位槽,定位槽通过前后槽壁对卡箍坯体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可以通过左右方向的槽壁对卡箍坯体定位,或者同时采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槽壁对卡箍坯体定位,或者可以不设置定位槽,直接通过人工定位进行加工。
[0042]如图10-1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U型成型模具的第二上压模230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上压模2300上设有第二压头2310,第二压头2310的下端具有与卡箍颈部弯曲半径相同的圆弧形顶压部,如图12-13所示,为与第二上压模2300配合使用的第二下压模2100,第二下压模2100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与第二压头2310配合的U型第二成型槽2120,第二下压模2100的上表面于第二成型槽2120的前方设有用于与第一坯体的前端挡止配合的挡止块2110,挡止块2110与第二成型槽2120之间具有确定的距离以使在第一坯体通过挡止块2110对其在前后方向定位后,第二成型槽2120刚好对应于卡箍颈部需要加工的位置,保证了卡箍颈部的位置精度,此外,第二下压模2100在左右方向的延伸宽度与第一坯体的两个卡箍双耳之间的间距相等,如图12所示,在对第一坯体进行第二工序的加工时,将第一坯体放置在第二下压模2100上,并使第一坯体的前端与挡止块2110接触,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第一坯体,使第一坯体的两个耳部分别卡在第二下压模2100的左右两侧面,由于第二下压模的宽度与卡箍双耳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第二下压模的左右侧面能够对第一坯体在左右方向进行定位,在定位完成后,第二压头向下移动并顶推第一坯体的卡箍颈部进入第二成型槽中,形成第二坯体,将第二坯体从左侧或右侧滑出即可。
[0043]本实施例中,第二下压模的宽度等于卡箍双耳之间的距离,第一坯体通过第二下压模的左右两侧面与卡箍双耳内侧面的挡止配合对第一坯体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下压模的宽度可以小于卡箍双耳之间的距离,此时,通过第二下压模一侧面与卡箍的左侧或右侧任一个耳部的内侧面贴合来对第一坯体进行定位,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定位方式,如在第二下压模上分别开设两个供卡箍双耳插入的定位槽。
[0044]如图15-1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圆弧成型模具的第三下压模310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下压模3100为矩形块,上表面设有左右延伸的用于与第二坯体的前端挡止限位配合的定位块3110,第三下压模3100的宽度等于第二坯体的两个卡箍耳部的距离,这样在将第二坯体放在第三下压模3100上时能够分别通过定位块3110和左右两个侧面3101、3102对第二坯体进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如图17-18所示,为圆弧成型模具的与第三下压模配合使用的第三上压模330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上压模3300上设有第三压头3310,第三压头3310的下端顶压部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位于第三压头前端的将第二坯体的尾部压平的平面按压部3311,第二部分为位于平面按压部3311后侧的与第二坯体的卡箍颈部弯曲半径相等的内凹的圆弧按压部3312,第三部分为位于圆弧按压部3312后侧的与卡箍颈部在向后的方向上止推配合的限位部3313,限位部3313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平面按压部向下延伸的长度,其中,圆弧按压部3312通过内凹圆弧保证卡箍颈部的弯曲形状,平面按压部3311用于将卡箍尾部按压到设计要求位置,限位部3313用于在第三压头向下按压时防止卡箍颈部圆弧部分被向后挤压变形,在第三工序加工时,将第二坯体双耳朝下放在第三下压模上,卡箍的两个耳部内侧面分别与第三下压模的左右侧面贴合,将第二坯体的前端推到与定位块3110接触的位置,第三压头向下运动完成压模动作,即可加工出卡箍成品O
[0045]本实施例中,圆弧成型模具的第三上压模上设有第三压头,第三压头上设有圆弧按压部、平面按压部以及挡止部,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限位部,即第三压头的圆弧按压部的前后两侧位于同一平面上。
[0046]本实施例中,第三下压模为矩形块,矩形块的上表面为支撑平面,矩形块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定位第二坯体的定位块,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下压模可以为平板,可以不设置定位块而通过人工定位,或者可以通过对第二坯体的后端进行挡止而进行定位。
[0047]本实施例中,矩形块的宽度等于第二坯体的卡箍双耳之间的间距,即矩形块通过用于与卡箍的两个耳部内侧面相贴合来对第二坯体的左右方向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矩形块的宽度可以小于卡箍的两个耳部之间的距离,通过矩形块的一侧面对第二坯体在向左或向右的方向进行定位,第三下压模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可以在第三下压模上开设供第二坯体的两个卡箍双耳对应插入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槽对第二坯体进行定位,或者也可以不设置左右定位结构,通过人工直接定位。
[0048]本实用新型的卡箍弯形工装通过适用于三个工序的三套工装能够加工出精度较高的卡箍,实现快速高效的机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4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箍双耳成型模具的实施例:如图6-9所示,其具体结构与上述卡箍变心工装中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所述第一下压模上设有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以及对应于卡箍双耳部分的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止推限位配合的支撑面,所述第一上压模上在与第一成型槽上下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成型槽适配的第一压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槽内设有用于在卡箍坯体放入定位槽中时用于与卡箍坯体的下表面接触并支撑卡箍坯体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第一成型槽的槽底之间设有能够在压模成型后退料的弹性件。
3.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卡箍双耳部分进行压制成型的卡箍双耳成型模具,所述卡箍双耳成型模具包括第一上压模和第一下压模,所述第一下压模上设有与卡箍头部、卡箍颈部以及卡箍尾部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第一成型槽以及对应于卡箍双耳部分的用于与卡箍双耳在向下的方向上止推限位配合的支撑面,所述第一上压模上在与第一成型槽上下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成型槽适配的第一压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槽内设有用于在卡箍坯体放入定位槽中时用于与卡箍坯体的下表面接触并支撑卡箍坯体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第一成型槽的槽底之间设有能够在压模成型后退料的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弯形工装还包括用于对第一坯体进行颈部弯曲成型的U型成型模具,所述U型成型模具包括第二上压模和第二下压模,所述第二下压模上设有用于与卡箍颈部弯曲半径吻合的左右延伸的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下压模上还设有用于在前后方向上对第一坯体挡止限位用以确定卡箍颈部弯曲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上压模上设有用于与卡箍颈部弯曲半径相同的与第二成型槽相适配的第二压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压模在对应于卡箍双耳位置处具有与至少一个卡箍耳部的内侧面挡止配合,并用于在左和/或右方向上对第一坯体限位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弯形工装还包括用于对卡箍尾部进行按压成型的圆弧成型模具,所述圆弧成型模具包括第三上压模和第三下压模,所述第三上压模包括用于将卡箍尾部压平的平面按压部和用于保持卡箍颈部弯曲部分的圆弧按压部,所述第三下压模上设有用于与卡箍头部贴合的支撑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压模为矩形块,所述支撑平面为矩形块的上表面,矩形块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坯体的前端挡止配合的定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箍弯形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在对应于卡箍双耳位置处具有与至少一个卡箍耳部的内侧面挡止配合,并用于在左和/或右方向上对第二坯体定位的侧面。
【文档编号】B21D45/04GK204262183SQ20142071489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叶瑞 申请人: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