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马达独立下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792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新型马达独立下压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贯机,尤其涉及新型马达独立下压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规的高速机型使用的都是直线电机一体下压式的,速度上面提升的空间有限,且针对每站的下压精度很难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独立下压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马达独立下压机构,其中,包括双联下压浮块、空间圆柱凸轮、凸轮轴承、伺服马达、压杆和接近开关,所述伺服马达驱动所述空间圆柱凸轮旋转,在所述空间圆柱凸轮与所述凸轮轴承配合动作下所述双联下压浮块实现上下移动,所述压杆设于所述双联下压浮块底部,所述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双联下压浮块顶部。

上述马达独立下压机构,其中,所述压杆的末端设有压头。

上述马达独立下压机构,其中,所述接近开关大于1个。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针对高速单双轨机型采用马达单独下压(有双工位,单工位),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马达独立下压机构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马达独立下压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发明马达独立下压机构,包括双联下压浮块1、空间圆柱凸轮2、凸轮轴承3、伺服马达4、压杆5和接近开关6,伺服马达4驱动空间圆柱凸轮2旋转,在空间圆柱凸轮2与凸轮轴承3配合动作下双联下压浮块1实现上下移动,压杆5设于双联下压浮块1底部,接近开关6设于双联下压浮块1顶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压杆5的末端设有压头7,下压位置可以微调,接近开关6大于1个。伺服马达4带动空间圆柱凸轮2旋转由凸轮轴承3传递运动曲线实现上下运动,本机构为双联,一颗马达同时下压两个工位,每个工位有独立的叠料报警装置(即接近开关6)。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针对高速单双轨机型采用马达单独下压(有双工位,单工位),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型马达独立下压机构,包括双联下压浮块、空间圆柱凸轮、凸轮轴承、伺服马达、压杆和接近开关,所述伺服马达驱动所述空间圆柱凸轮旋转,在所述空间圆柱凸轮与所述凸轮轴承配合动作下所述双联下压浮块实现上下移动,所述压杆设于所述双联下压浮块底部,所述接近开关设于所述双联下压浮块顶部。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高速单双轨机型采用马达单独下压(有双工位,单工位),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艾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赢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1.18
技术公布日:2017.0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