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11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墙组装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世界各城市的伸长和消费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莫不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高层建筑能够节约城市土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加快城市建设。各国的大城市建设部门,都在不断地对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采取改进措施:①提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预作统筹安排,协调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矛盾;②客服高层建筑使大量人口远离绿化地带、生活环境不如底层和多层建筑等缺点;③大力开发高层建筑适用的材料、设备和设计施工技术等基本条件,严控质量,力争降低工程造价及管理费用;④在建筑设计方面采取新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步骤,以求得最佳设计方案来对抗高层建筑带来的日照和电磁波干扰的影响以及交通的影响等。

钢板剪力墙构件焊接量巨大,结构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严重的角变形。相对于厚板焊接结构而言,若焊接变形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直接导致构件的外形尺寸精度严重超差,构件精度根本就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尤其在钢板结构设计尺寸大、板厚较厚、构件外形尺寸控制难度相当大,由于主焊缝板厚大,焊缝长,不能按照常规结构的焊接方法施焊,需重新考虑施坡口角度设计。现有技术坡口设计主要有I型坡口、V型坡口、U型坡口、X型坡口与对U型坡口,但是传统坡口在对侧全部焊接后,很难达到应力平衡,因此需要一种包括新型坡口设计的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组装工艺,其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下料切割,将原料钢板切割成工程所需尺寸,并矫平切割后的墙板;

b.坡口切割,将步骤a所述墙板一侧边缘切割成U型坡口,墙板另一侧边缘切割成V型坡口;

c.组装胎架,首先确定底面基准线并进行划线,然后将胎架按照工程所需尺寸组装;

d.墙板及框架梁组装,先把步骤b得到的墙板组装在胎架上,所述墙板U型坡口朝向同一侧并使坡口对齐,再将框架梁组装在胎架上;

e.一次焊接,将坡口切割后的钢板坡口对齐后,对所述钢板的U型坡口进行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330-360℃,所述预热完成后对U型坡口进行焊接;

f.一次变形矫正,首先把V型坡口加热至530-570℃,然后将所述V型坡口采用不连续焊接;

g.二次焊接,将工程所需附件焊接在步骤f得到的墙板上;

h.二次变形矫正,对步骤g所述的附件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i.栓钉焊接,首先对栓钉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并在步骤h得到的墙板上划线,然后将栓钉焊接在所述划线处;

j.三次变形矫正,对步骤i所述的栓钉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k.后续处理,将步骤j所得到的墙板进行余量切割、检测、冲砂、涂装、编号与存放。

相同长度的焊缝,V型坡口变形量大于U型坡口变形量。因此,通过不连续焊接可以焊缝长度,可以使钢板两侧焊接应力平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进行一次变形矫正后,立即进行220-230℃热后处理,保温150-170min后用保温材料包裹缓慢冷却至15-30℃。该处理可以有效放置焊接后的钢板局部应力过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保温后采用岩棉包裹缓慢冷却至15-30℃。岩棉保温效果好、耐热性能好、价格低、容易获得,适宜用于耐热与保温性能要求高、保温材料数量要求大的场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装先对V型坡口处进行除渣防锈处理,然后用腻子将未焊接部分填满,最后再进行整体涂装。该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所述为焊接部分锈蚀,延长剪力墙寿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焊接、二次焊接与三次焊接使用焊丝,所述焊丝在使用前加热至270-300℃并保温30min。该设置可以有效减小钢板内部应力,增加剪力墙可靠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后的焊丝放入温度为130-140℃的保温桶中,随取随用。该设置可以方便携带高温焊丝,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的火焰矫正温度为620-640℃。该温度设置既可以快速、有效矫正扭曲变形,又可以防止温度过高产生二次变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在进行火焰矫正后使用空气冷却使墙板温度降低至15-28℃。该设置可以避免水冷导致墙板淬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现有技术中I型坡口、V型坡口、U型坡口、X型坡口与对U型坡口,焊接时角变形只能通过火焰矫正来消除;本发明涉及的一侧U型坡口一侧V型坡口,在保留了对型坡口变形小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调整焊缝长度来使钢板两侧应力平衡。其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剪力墙组装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具体效果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以充分的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本发明创造的各项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下料切割,将原料钢板切割成工程所需尺寸,并矫平切割后的墙板;

b.坡口切割,将步骤a所述墙板一侧边缘切割成U型坡口,墙板另一侧边缘切割成V型坡口;

c.组装胎架,首先确定底面基准线并进行划线,然后将胎架按照工程所需尺寸组装;

d.墙板及框架梁组装,先把步骤b得到的墙板组装在胎架上,所述墙板U型坡口朝向同一侧并使坡口对齐,再将框架梁组装在胎架上;

e.一次焊接,将坡口切割后的钢板坡口对齐后,对所述钢板的U型坡口进行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330℃,所述预热完成后对U型坡口进行焊接;

f.一次变形矫正,首先把V型坡口加热至530℃,然后将所述V型坡口采用不连续焊接;

g.二次焊接,将工程所需附件焊接在步骤f得到的墙板上;

h.二次变形矫正,对步骤g所述的附件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i.栓钉焊接,首先对栓钉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并在步骤h得到的墙板上划线,然后将栓钉焊接在所述划线处;

j.三次变形矫正,对步骤i所述的栓钉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k.后续处理,将步骤j所得到的墙板进行余量切割、检测、冲砂、涂装、编号与存放。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进行一次变形矫正后,立即进行220℃热后处理,保温150min后用保温材料包裹缓慢冷却至1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保温后采用岩棉包裹缓慢冷却至1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装先对V型坡口处进行除渣防锈处理,然后用腻子将未焊接部分填满,最后再进行整体涂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焊接、二次焊接与三次焊接使用焊丝,所述焊丝在使用前加热至270℃并保温30min。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后的焊丝放入温度为130℃的保温桶中,随取随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的火焰矫正温度为62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在进行火焰矫正后使用空气冷却使墙板温度降低至15℃。

实施例二、参见图1,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下料切割,将原料钢板切割成工程所需尺寸,并矫平切割后的墙板;

b.坡口切割,将步骤a所述墙板一侧边缘切割成U型坡口,墙板另一侧边缘切割成V型坡口;

c.组装胎架,首先确定底面基准线并进行划线,然后将胎架按照工程所需尺寸组装;

d.墙板及框架梁组装,先把步骤b得到的墙板组装在胎架上,所述墙板U型坡口朝向同一侧并使坡口对齐,再将框架梁组装在胎架上;

e.一次焊接,将坡口切割后的钢板坡口对齐后,对所述钢板的U型坡口进行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345℃,所述预热完成后对U型坡口进行焊接;

f.一次变形矫正,首先把V型坡口加热至555℃,然后将所述V型坡口采用不连续焊接;

g.二次焊接,将工程所需附件焊接在步骤f得到的墙板上;

h.二次变形矫正,对步骤g所述的附件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i.栓钉焊接,首先对栓钉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并在步骤h得到的墙板上划线,然后将栓钉焊接在所述划线处;

j.三次变形矫正,对步骤i所述的栓钉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k.后续处理,将步骤j所得到的墙板进行余量切割、检测、冲砂、涂装、编号与存放。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进行一次变形矫正后,立即进行225℃热后处理,保温160min后用保温材料包裹缓慢冷却至2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保温后采用岩棉包裹缓慢冷却至2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装先对V型坡口处进行除渣防锈处理,然后用腻子将未焊接部分填满,最后再进行整体涂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焊接、二次焊接与三次焊接使用焊丝,所述焊丝在使用前加热至285℃并保温30min。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后的焊丝放入温度为135℃的保温桶中,随取随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的火焰矫正温度为63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在进行火焰矫正后使用空气冷却使墙板温度降低至23℃。

实施例三、参见图1,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下料切割,将原料钢板切割成工程所需尺寸,并矫平切割后的墙板;

b.坡口切割,将步骤a所述墙板一侧边缘切割成U型坡口,墙板另一侧边缘切割成V型坡口;

c.组装胎架,首先确定底面基准线并进行划线,然后将胎架按照工程所需尺寸组装;

d.墙板及框架梁组装,先把步骤b得到的墙板组装在胎架上,所述墙板U型坡口朝向同一侧并使坡口对齐,再将框架梁组装在胎架上;

e.一次焊接,将坡口切割后的钢板坡口对齐后,对所述钢板的U型坡口进行预热,所述预热温度为360℃,所述预热完成后对U型坡口进行焊接;

f.一次变形矫正,首先把V型坡口加热至570℃,然后将所述V型坡口采用不连续焊接;

g.二次焊接,将工程所需附件焊接在步骤f得到的墙板上;

h.二次变形矫正,对步骤g所述的附件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i.栓钉焊接,首先对栓钉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并在步骤h得到的墙板上划线,然后将栓钉焊接在所述划线处;

j.三次变形矫正,对步骤i所述的栓钉的焊接处进行火焰矫正;

k.后续处理,将步骤j所得到的墙板进行余量切割、检测、冲砂、涂装、编号与存放。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进行一次变形矫正后,立即进行230℃热后处理,保温170min后用保温材料包裹缓慢冷却至3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板保温后采用岩棉包裹缓慢冷却至3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装先对V型坡口处进行除渣防锈处理,然后用腻子将未焊接部分填满,最后再进行整体涂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焊接、二次焊接与三次焊接使用焊丝,所述焊丝在使用前加热至300℃并保温30min。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后的焊丝放入温度为140℃的保温桶中,随取随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的火焰矫正温度为64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变形矫正与三次变形矫正,在进行火焰矫正后使用空气冷却使墙板温度降低至2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