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9030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冷轧工艺领域,一种冷轧汽车板变截面轧制的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冷轧带材向高品质,高性能、降成本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变截面汽车板冷轧机组用于轧制变截面钢板,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为汽车的轻量化做出了贡献。现如今石油价格高昂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节能减排,车身的轻量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不但能够减少车身钢材的使用量还能够减少燃油的使用,变截面薄板(TRB)正是这种适合于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钢板,因此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旺盛。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对变截面汽车板轧制设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往常规轧机工作辊弯辊系统一般布置在轧机机架上,工作辊弯辊缸是固定的。AGC缸动作时弯辊缸随之动作。弯辊缸的活塞杆是能够上升与下降的,通过弯辊缸活塞杆对工作辊轴承座施加的弯辊力,会依次通过工作辊辊身、支撑辊辊身、支撑辊轴承座,最终传递到AGC缸上。

工作辊弯辊系统和AGC高压系统是同一个高压系统。

常规轧机AGC缸有载调节速度≤2mm/sec,而变截面轧机AGC缸有载调节速度≤25mm/sec。

由于变截面轧制AGC缸需要频繁动作,如果工作辊弯辊缸随之动作,弯辊缸的频繁动作就会对高压系统有干扰,就会对AGC缸产生的轧制力和响应频率都有大的干扰,满足不了精度要求。由于变截面轧制的特殊性,轧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很大的压下量,这些干扰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变截面轧机AGC缸需要频繁动作,工作辊弯辊缸随之动作,弯辊缸的频繁动作就会对高压系统有干扰,就会对AGC缸产生的轧制力和响应频率都有大的干扰,满足不了精度要求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包括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所述的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结构相同,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的下弯辊系统包括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所述的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结构相同;所述的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分别由入口侧和出口侧两个相同的弯辊结构组成。

所述的弯辊结构包括下支承辊轴承座,所述下支承辊轴承座内设置有滑套,所述的滑套固定在支撑辊轴承座上,滑套固定在支撑辊轴承座内不动。所述的滑套内设置有弯辊缸活塞缸体,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能够在滑套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内的活塞同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下支承辊轴承座上,所述的下支承辊轴承座底部设置有AGC缸。

作为优选所述的AGC缸布置在轧机窗口底部,所述的AGC缸缸杆头部与下支撑辊轴承座低端接触。

作为优选下弯辊系统中的四个弯辊结构分别于下工作辊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对称设置,下工作辊安装于下工作辊轴承座上,所述的下工作辊底部设置有下支撑辊。

作为优选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设置有被轧带钢。

本发明所述的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所述下支承辊轴承座内设置有滑套,滑套固定在支撑辊轴承座内不动。所述的滑套内设置有弯辊缸活塞缸体,弯辊缸活塞缸体能够在滑套内上下移动。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内的活塞同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下支承辊轴承座上。将上弯辊系统设置在上支撑辊轴承座上,将下弯辊系统设置在下支撑辊轴承座上。这样布置将上支承辊辊系、上工作辊辊系、上弯辊系统做成一个上部整体;将下支承辊辊系、下工作辊辊系、下弯辊系统做成一个下部整体。上工作辊弯辊力相当于上部整体的一个内力,只作用到上支承辊轴承座上,下工作辊弯辊力相当于下部整体的一个内力,只作用到下支承辊轴承座上,不会传递到AGC缸上,对AGC缸的响应频率也没有影响,提高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大辊径轧制状态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轧制方向,A侧为入口侧,B侧为出口侧)。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C侧为操作侧,D侧为传动侧)。

图3是本发明弯辊结构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下支承辊轴承座,2、固定块,3、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4、弯辊缸活塞缸体,5、下工作辊轴承座,6、滑套,7、AGC缸,8、下支撑辊,9、下工作辊,10、被轧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包括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所述的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结构相同,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的下弯辊系统包括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所述的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结构相同;所述的操作侧弯辊组和传动侧弯辊组分别由入口侧和出口侧两个相同的弯辊结构组成。

上弯辊系统和下弯辊系统分别具有4个相同的弯辊结构。

下弯辊系统中的四个弯辊结构分别于下工作辊9的入口侧和出口侧对称设置,下工作辊9安装于下工作辊轴承座5上,所述的下工作辊9底部设置有下支撑辊8。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9之间设置有被轧带钢10。

所述的弯辊结构包括下支承辊轴承座1,所述下支承辊轴承座1内设置有滑套6,所述的滑套6固定在支撑辊轴承座1上,所述的滑套6内设置有弯辊缸活塞缸体4,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4能够在滑套6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弯辊缸活塞缸体4内的活塞同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3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块2固定于下支承辊轴承座1上,这样使下工作辊弯辊缸活塞杆3和下支承辊轴承座1相当于一个整体,二者保持相对位置不动。

所述的下支承辊轴承座1底部设置有AGC缸7。所述的AGC缸7布置在轧机窗口底部,所述的AGC缸7缸杆头部与下支撑辊轴承座1低端接触。

本发明所述的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结构,具有的变截面轧机无扰动弯辊技术,能提高产品的精度,是变截面轧制的关键技术。

将上弯辊系统组成的上工作辊弯辊系统设置在上支承辊轴承座上,将下弯辊系统组成的下工作辊弯辊系统设置在下支承辊轴承座上,弯辊缸缸杆及活塞固定在支撑辊轴承座上,是不动的。而弯辊缸缸体设置在支承辊轴承座的滑套上,它是上、下移动的,通过它对工作辊轴承座施加弯辊力。

这种技术将上工作辊辊系、上弯辊系统、上支承辊辊系三者合成了上部整体,将下工作辊辊系、下弯辊系统、下支承辊辊系三者合成了下部整体,它们能够一起上升与下降,上工作辊弯辊力相当于上部整体的一个内力,只作用到上支承辊轴承座上为止,下工作辊弯辊力相当于下部整体的一个内力,只作用到下支承辊轴承座上为止,不会干扰轧机其他设备,大大提高轧制精度。

当液压系统供油,弯辊缸活塞缸体4能够在滑套6内上下滑动,弯辊缸活塞缸体4外的凸台插在下工作辊轴承座5的凹槽内,带动下工作辊轴承座5一起上下移动,实现对下工作辊轴承座5施加弯辊力。

本发明所应用的轧机为全液压推上结构,提供轧制力的AGC缸7布置在轧机窗口底部,通过液压系统给油,AGC缸7的活塞杆上升与下降,将轧制力传递到下支撑辊轴承座上1,下支撑辊轴承座1带动下支撑辊8,下支撑辊8辊面与下工作辊9辊面接触,下工作辊9辊面与被轧带钢10表面接触。实现将轧制力传递到了被轧带钢1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