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用管闷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926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航空航天用管闷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类型的钢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用管,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各种管材加工设备也应运而生。闷头机是用于钢管、铜管、铝管端部的螺母(端盖)压入,以及边缘收口,使用广泛。现有的闷头机采用人工填装螺母,工人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闷头机填装麻烦,自动化程度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航天用管闷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航天用管闷头机,包括机座、夹管器和填装器,夹管器和填装器对称分布在机座的两端,机座上设有导料杆、拨料轮和电机,导料杆上设有挡料环,拨料轮上设有拨料杆,电机通过皮带与拨料轮连接,导料杆呈滑梯状,下部延伸到夹管器的前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挡料环呈拱形,位于导料杆上部的拐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导料杆均匀分布在拨料轮的圆周上,位于挡料环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机座上设置导料杆、拨料轮和电机,导料杆上设有挡料环,拨料轮上设有拨料杆,电机通过皮带与拨料轮连接,导料杆呈滑梯状,下部延伸到夹管器的前端,形成自动填装机构。使用时,先将螺母串装在导料杆上,最前端的螺母被拱起的挡料环挡住,然后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拨料轮旋转,带动拨料杆转动,接着拨料杆拨动最前端的螺母越过挡料环,随后螺母沿着斜坡滑下,直至夹管器的前端中央,贴在管件的管口,最后通过填装器将螺母塞入管件内,周而复始循环作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机座,2. 夹管器,3. 填装器,4. 导料杆,5. 拨料轮,6. 电机,7. 挡料环,8. 拨料杆,9. 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航空航天用管闷头机,包括机座1、夹管器2和填装器3,夹管器2和填装器3对称分布在机座1的两端,机座1上设有导料杆4、拨料轮5和电机6,导料杆4上设有挡料环7,拨料轮5上设有拨料杆8,电机6通过皮带9与拨料轮5连接。导料杆4呈滑梯状,下部延伸到夹管器2的前端。挡料环7呈拱形,位于导料杆4上部的拐角部。导料杆4均匀分布在拨料轮5的圆周上,位于挡料环7的上方。

在机座1上设置导料杆4、拨料轮5和电机6,导料杆4上设有挡料环7,拨料轮5上设有拨料杆8,电机6通过皮带9与拨料轮5连接,导料杆4呈滑梯状,下部延伸到夹管器2的前端,形成自动填装机构。使用时,先将螺母串装在导料杆4上,最前端的螺母被拱起的挡料环7挡住,然后电机6通过皮带9驱动拨料轮5旋转,带动拨料杆8转动,接着拨料杆8拨动最前端的螺母越过挡料环7,随后螺母沿着斜坡滑下,直至夹管器2的前端中央,贴在管件的管口,最后通过填装器3将螺母塞入管件内,周而复始循环作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