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管箱密封面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850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大直径管箱密封面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涉及压力容器制造中大直径管箱密封面的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大直径管箱密封面一般都是一次加工完成,但是在管箱和拉杆、折流板、定距杆、换热管等零件装配组焊热处理后密封面容易产生氧化皮,热变形较大,不能保证与密封圈紧密贴合、在试压时容易发生泄漏,质量无法保证,这就需要对热处理后密封面进行二次加工,解决管箱热密封面贴合不紧造成的泄漏问题。密封面在第一次加工后留2mm的工艺余量,但是大直径管箱密封面距离管箱端面一般在1500mm以上,由于镗床行程有限,平旋盘直径不够,现有技术对管箱密封面在装配组焊后无法加工;另外换热器管束在组焊后,在加工管箱密封面时工件不能转动,因此只能依靠刀具的旋转来完成加工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对换热器管箱密封面进行二次加工。

一种大直径管箱密封面加工装置,其结构有动力头2 、刀架3、顶丝5、螺栓6、螺钉7、车刀8、导轨9;所述刀架3利用螺钉7固定在动力头2上;动力头2上装有变频电机;导轨9成“十”字利用螺钉固定在动力头2上与刀架3连接的位置,动力头2可在导轨9上水平、竖直方向移动。

该装置使用方法:

①将动力头2的四个支撑脚利用顶丝5固定在管箱1内壁上,调整动力头2与管箱1中心对正;

②将刀架3利用螺钉7固定在动力头2上;

③车刀8由螺栓6固定在刀架3的下端,调整好车刀8伸出的长度;

④动力头2通电,刀架3随着动力头2上电机的旋转做圆周运动,同时在导轨9上水平、竖直方向内移动,带动车刀8进行密封面4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专用加工装置保证在管箱装配组焊后管板密封面的二次加工;操作快捷方便、节省成本;专用刀杆可提高管板密封面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 本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2 换热器管箱,

图3 动力头,

图4 图3俯视图,

图5 刀架,

图6 图5俯视图,

图中:1管箱、2动力头、3刀架、4密封面、5顶丝、6螺栓、7螺钉、8车刀、导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加工需求,提高加工精度,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作一个刀杆,将刀杆固定在动力头上合适位置,刀具固定在刀杆上,动力头带动刀具做圆周运动,同时在十字导轨上运动,围绕管箱密封面加工,从而保证管箱密封面在热处理后的加工,并提高加工精度。

如附图所示,一种管箱密封面加工装置,其结构有动力头2 、刀架3、顶丝5、螺栓6、螺钉7、车刀8、导轨9;所述动力头2固定在管箱1内壁上;所述刀架3利用螺钉7固定在动力头2上;动力头2上装有变频电机;导轨9成“十”字利用螺钉固定在动力头2与刀架3连接的位置。刀架3随着电机的转动在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同时可在导轨9上水平、竖直方向内移动;动力头通电后,刀架3带动车刀8进行密封面4的加工。

现结合图1,详细叙述该工装使用方法和程序:

①将动力头2的四个支撑脚利用顶丝5固定在管箱1内壁上,调整动力头2与管箱1中心对正,保证动力头2与管箱1的同心度;

②根据待加工密封面4的位置,将刀架3利用螺钉7固定在动力头2上,距离密封面4外边缘2-4mm位置;

③车刀8固定在刀架3的下端,由螺栓6固定,调整好车刀8伸出的长度,一般距离密封面2-4mm;

④动力头2通电后,电机转速可以根据需求人工调节,刀架3随着动力头2上电机的旋转做圆周运动,同时在十字导轨上水平、竖直方向内移动,带动车刀8进行密封面4的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