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945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风力)发电叶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力发电的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随着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风电叶片源源不断的由生产商运向世界各地风场,风塔塔体需求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目前,在风塔塔体板的坡口制备过程中,首先会对钢板数切下料,然后会吊到坡口工位进行火焰坡口,而坡口加工过程中,两端位置坡口因为火焰坡口机必须走出钢板范围才能致使两端坡口开到头,这就要工装来延续,而如何保证延伸工装能够与钢板形成同一水平面,至关重要,也是保证两端坡口与当中坡口的一致性的重要前提。

在现有技术中,火焰坡口机按照工作原理在整张钢板加工坡口过程中、在坡口机走到钢板两端时,由于已经到钢板尽头,就需要在两端加工一个延伸工装来保证钢板坡口能开到头,又要保证工装与钢板的平直度,才能保证整条焊接坡口的一致性,现有的工装技术就是在坡口机走到工装上时,由于工装自身变形较大,工装安装后刚性问题,安装后有下塌现象严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1、在此延伸工装夹具下,因为工装本身不能保证与钢板直线平面度,工装由于自重原因加上火焰坡口机重量原因,导致整体下榻;2、在此延伸工装夹具下,加工焊接坡口,钝边加大,外坡口减小,两端坡口与整条坡口不能形成一致,由于钢板与工装相交处有台阶,导致两端割伤较明显;3、在此延伸工装夹具下,加工的坡口增加了后续焊接的风险,由于焊接坡口不能整条一致,由于钝边加大,外侧坡口减小,导致后续两端外侧坡口没有熔深,焊丝下不去,内2熔深达不到,造成焊接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针对工装下塌,工装关键部位磨损,以及工装安装后的刚性固定,使其达到工装与钢板在同一平面上,来达到质量方面稳定,使得后道坡口工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单高效的工作。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它包括:基准板、上颚伸出板、L型伸出板、螺杆、螺母和手柄,所述的L型伸出板的一端固定有螺母,螺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并固定在螺母上,螺杆上固定有手柄,L型伸出板的另一端与基准板的下表面固连,所述的基准板上设有坡口,基准板的上表面焊接有上颚伸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L型伸出板与基准板的下表面通过焊接的方式紧固,上颚伸出板、基准板、L型伸出板依次焊接固连,保证了夹具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坡口的角度为50°~55°,使工件和基准板更好的有效接触,减小割伤,得到后续坡口较好的质量,极大减小了焊接缺陷生成原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颚伸出板和螺杆的中间处设有的工件与基准板相抵,防止工装下塌,避免工装关键部位磨损,以及工装安装后的刚性固定,通过改进夹紧装置实现工装刚性的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螺母上设有内螺纹,螺杆上设有外螺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防止工装下塌,避免工装关键部位磨损,以及工装安装后的刚性固定,通过改进夹紧装置实现工装刚性的提高;

2、延长干板同一平面的延伸板,增加调节钢板错边螺母,达到接头处平齐;

3、增加接触部位55度坡口,使其更好的有效接触,减小割伤;

4、得到后续坡口较好的质量,极大减小了焊接缺陷生成原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钢板开坡口用延伸坡口工装夹具,它包括:基准板1、上颚伸出板2、L型伸出板3、螺杆4、螺母5和手柄6。

L型伸出板3的一端固定有螺母5,所述的螺母5上设有内螺纹,螺杆4上设有外螺纹,螺杆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并固定在螺母5上,螺杆4上固定有手柄6,L型伸出板3的另一端与基准板1的下表面焊接固连,所述的基准板1上设有坡口11,坡口11的角度为50°~55°,基准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上颚伸出板2,上颚伸出板2和螺杆4的中间处设有的工件7与基准板1相抵。

实施例1

基准板1要求采用了线切割的方式下料来保证6.5MM钢板平面下料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因为坡口小车要在这上面行走。上颚伸出板2要保证与工件7贴合,并使工件与基准板1在一个平面,通过旋转手柄6,使螺杆4向上顶起工件7,实现工件7相对于夹具的锁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工件7的一端插入上颚伸出板2和螺杆4的中间处并与基准板1相抵,基准板1上与工件7相抵之处设有坡口,坡口11的角度为50°,在基准板1上加设了50°坡口,是为了更好与钢板相交,否则会因为钢板先后坡口的原因导致钢板与工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致使坡口机走到这里的时候,在钢板坡口上导致割伤。

实施例2

基准板1要求采用了线切割的方式下料来保证6.5MM钢板平面下料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因为坡口小车要在这上面行走。上颚伸出板2要保证与工件7贴合,并使工件与基准板1在一个平面,通过旋转手柄6,使螺杆4向上顶起工件7,实现工件7相对于夹具的锁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工件7的一端插入上颚伸出板2和螺杆4的中间处并与基准板1相抵,基准板1上与工件7相抵之处设有坡口,坡口11的角度为53°,在基准板1上加设了53°坡口,是为了更好与钢板相交,否则会因为钢板先后坡口的原因导致钢板与工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致使坡口机走到这里的时候,在钢板坡口上导致割伤。

实施例3

基准板1要求采用了线切割的方式下料来保证6.5MM钢板平面下料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因为坡口小车要在这上面行走。上颚伸出板2要保证与工件7贴合,并使工件与基准板1在一个平面,通过旋转手柄6,使螺杆4向上顶起工件7,实现工件7相对于夹具的锁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工件7的一端插入上颚伸出板2和螺杆4的中间处并与基准板1相抵,基准板1上与工件7相抵之处设有坡口,坡口11的角度为55°,在基准板1上加设了55°坡口,是为了更好与钢板相交,否则会因为钢板先后坡口的原因导致钢板与工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致使坡口机走到这里的时候,在钢板坡口上导致割伤。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