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38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在流水线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抓取模具方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现有的机器人抓手在抓取模具时,需要将模具由一个工位移动到下一个工位进行组装及其他操作,模具固定在丝杆模组上并配合滑轨做往返运动,在模具往返运动过程中,由于丝杠本身的加工误差以及相互间的配合误差,当丝杠较长时易出现憋死现象,会降低丝杆运行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丝杆运行精度高、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包括工作平台、下模、移载滑轨、丝杆模组、随动载具、浮动连接块、传动皮带、伺服模组,

所述的移载滑轨有两根,平行固定在工作平台的两侧,移载滑轨与随动载具滑动连接;

丝杆模组设置在两根移载滑轨中间并与移载滑轨平行,丝杆模组与浮动连接块连接,浮动连接块随丝杆模组移动;

下模固定在随动载具上,随动载具具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浮动连接块上端伸入凹槽内,浮动连接块的顶端与凹槽的上表面间有一定的间隔;

伺服模组通过传动皮带与伺服模组连接,为伺服模组提供动力。

丝杆模组的前后运动时,通过固定在丝杆模组上的浮动连接块带动随动载具前后运动,下模固定在随动载具上并与随动载具一起前后运动,因丝杠模组加工精度误差、长度、或运输及使用过程丝杆模组产生弯曲形变,导致丝杠模组运动时产生上下浮动,容易与配合连接件产生憋屈现象或掐死现象等,本产品中浮动连接块的上端不与下模直接连接,不会受到丝杆模组上下浮动影响,从而提高了丝杆运行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丝杆模组上固定有连接座,浮动连接块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座上,浮动连接块的组装及拆卸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随动载具的凹槽的为通孔,便于随动载具的加工及搬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与随动载具间设有浮动弹簧机构,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可以避免下模与随动载具刚性连接而发生碰擦,既保护了下模又延长了随动载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俯视图。

图2图1中AA面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面剖面图。

图4为图1中BB面侧视图。

图5为浮动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1、工作平台 2、下模 3、移载滑轨 4、丝杆模组 5、随动载具 6、传动皮带 7、伺服模组 8、浮动连接块 9、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伺服移载浮动连接机构,包括工作平台1、下模2、移载滑轨3、丝杆模组4、随动载具5、传动皮带6、伺服模组7、浮动连接块8,移载滑轨3有两根,平行固定在工作平台2的两侧,移载滑轨3与随动载具5滑动连接,丝杆模组4设置在两根移载滑轨3中间并与移载滑轨3平行。

丝杆模组4上固定设有连接座9,浮动连接块8通过螺丝与连接座9固定。

随动载具5具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浮动连接块8上端伸入凹槽内,浮动连接块的顶端与凹槽的上表面间有一定的间隔。

随动载具5上固定有若干导柱,下模通过导柱固定在随动载具5上,与随动载具5同步运动。

伺服模组7通过传动皮带6与伺服模组7连接,为伺服模组7提供动力。

在下模2与随动载具5间设有浮动弹簧机构,可以避免下模2与随动载具5刚性连接而发生碰擦,既保护了下模又延长了随动载具的使用寿命。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