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536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种门锁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中,有一些很小的锁类零件,结构比较复杂,比如门锁类零件,如图1所示,这类零件采用常规的成形工艺,则往往需要四道工序成形,其成形工艺如图2所示,分为:落料冲孔——沿周翻边——整体折弯——反向折弯;现有的成形方案,最大的问题是在整体折弯之后,再到到反向折弯之间,零件的反向折弯位置由于经过了两次材料加工硬化,会产生开裂缺陷,导致零件容易失效。

而如果采用将中间的反向折弯与整个零件分开,成为两个零件来进行生产,然后单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则又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模具数量会增加为五套,同时增加了焊接工艺,成本增加;其二,零件的强度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零件两次折弯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导致的零件失效,同时缩短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的门锁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门锁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连接凹凸模,所述凹凸模设有型腔,所述型腔的正下方设有能伸入所述型腔内连接在下模座上的凸模;所述凹凸模正下方还设有活动凹模,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凹模内;所述下模座设有容置所述活动凹模和凸模的空间;所述下模座上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从所述下模座底部穿入与所述活动凹模底部连接;所述下模座顶面设有零件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上还设有弹顶销,所述弹顶销顶部能伸入所述型腔中。这样,通过弹顶销对零件起弹顶作用,避免零件无法从型腔中脱落。

优选的,所述凹凸模包括与上模座连接的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端面且是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突出端,所述突出端之间设有所述型腔。这样,通过突出端与活动模座的配合实现零件的整体折弯和沿周翻边,通过型腔和凸模的配合实现零件的反向折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模座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端面与所述突出端适配;所述凸模底部穿过所述第二基体与下模座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二基体底部连接。这样,通过顶杆实现活动模座在下模座内的上下运动。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还设有行程限位块,所述行程限位块位于活动模座下方。这样,利用行程限位块来限制活动模座在下模座内的下行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还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两端分别伸入上模座和下模座中。这样,通过导柱来完成导向,保证上模座的运动轨迹不至于偏离。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顶面与凸模最高点的高度差为a,a≥0mm。这样,保证下模座略高于凸模,避免零件的工序件放置在下模座上被顶起,造成定位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合了现有锁类零件的加工工序,利用本实用新型将四工序的成型过程可缩短为三工序,在一个模具中实现了对零件的折弯和造型,如此,不仅保证了零件的质量和强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门锁类零件

图2是图1示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凹凸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凹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上模座1、下模座2、凹凸模3(型腔3.1、第一基体3.2、突出端3.3)、凸模4、活动凹模5(第二基体5.1)、顶杆6、零件定位板7、行程限位块8、导柱9、零件10、弹性销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3~图6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门锁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连接凹凸模3,所述凹凸模3正下方设有凸模4和活动凹模5,所述凸模4位于所述凹模5内;所述下模座2设有容置所述活动凹模5和凸模4的空间;所述下模座2上设有顶杆6,所述顶杆6从所述下模座2底部穿入与所述活动凹模5底部连接;所述下模座2顶面设有零件定位板7。

再如图3所示,所述上模座2上还设有弹顶销11,所述弹顶销11顶部能伸入所述型腔3.1中。这样,通过弹顶销11对零件10起弹顶作用,避免零件10无法从型腔3.1中脱落。

如图3~图5所示,所述凹凸模3设有型腔3.1,所述型腔3.1的正下方为能伸入所述型腔3.1内连接在下模座2上的凸模4;如图3所示出的一种凹凸模3,图3中的所述凹凸模3包括与上模座连接的第一基体3.2,所述第一基体3.2端面且是沿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突出端3.3,所述突出端3.3之间设有所述型腔3.1。这样,通过突出端3.3与活动模座5的配合实现零件10的整体折弯和沿周翻边,通过型腔3.1和凸模4的配合实现零件10的反向折弯,如此,使得凹凸模3既是零件10的整体折弯凸模,又是零件10中间部位向上折弯的凹模。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模座5包括第二基体5.1,所述第二基体5.1端面与所述突出端3.3适配;所述凸模4底部穿过所述第二基体5.1与下模座2连接;所述顶杆6与所述第二基体5.1底部连接。这样,通过顶杆6实现活动模座5在下模座2内的上下运动。为了限制活动模座5在下模座2内的下行位置,优选的,所述下模座2上还设有行程限位块8,所述行程限位块8位于活动模座5下方。

再如图1所示,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还设有导柱9,所述导柱9两端分别伸入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中。这样,通过导柱9来完成导向,保证上模座1的运动轨迹不至于偏离。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2顶面与凸模4最高点的高度差为a,a≥0mm。这样,保证下模座2略高于凸模3,避免零件的工序件放置在下模座上被顶起,造成定位困难。

工序开始时,活动凹模5在顶杆6的顶起作用下,上升至与下模座2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此高度位置略高于凸模4,此时零件10的工序件放置于下模,并且由下模座2、活动凹模5以及零件定位板7共同对零件10的工序件进行支撑和定位作用。随后,上模座1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带动凸凹模3下行,与零件10的工序件接触时,进一步下行接触活动凹模5,并推动活动凹模5向下运动,当零件中间部位接触到凸模4时,则零件10随着上模的继续下行,逐步完成向上折弯的工作。当上下模脱离接触时,弹顶销11对零件起弹顶作用,避免零件由于包紧力的而沾附于凸凹模3的型腔3.1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