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7128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生产在我国还处于起步不久,很多先进技术都被国外所掌握,导致我国汽车制造业生产力低下,各个零部件的质量跟不上,但随着我国不断的进行技术上革新,使各种零部件制造技术更加完善和先进,极大减少零部件的报废率,如汽车侧门就是一块比较重要的零部件。

因侧围内板此类结构产品形状高低起伏大,形状结构复杂,板材厚度较薄;在常规冲压成型过程中易出现产品开裂现象,同时伴随有叠料起皱现象。常规工艺处理常常是解决冲压成型中零件的开裂问题,而牺牲零件的叠料起皱现象来达成零件制造的目的,但按此常规方案制造出来的零件表面质量比较差,伴有2-3处叠料和起皱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其造价便宜、生产效率高,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冲压成型后出现的开裂、起皱的现象发生,提高产品的制造合格率,增加企业的生产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柱和模棱,所述模棱通过底部顶针固定在下模柱内,所述模棱沿四周设有定位杆,所述下模柱四个角固定有起吊杆和行程限位块,所述下模柱的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壁侧固定有导向块,所述模棱四周分布有限位槽,所述模棱中间固定有凸模,且左上角包覆型向外凸起,所述上模两侧固定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导向片,所述上模中间固定有凹模,所述凹模在左上角以及中间位置各固定有一把突破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模柱和上模的上下两侧沿横向分布有机床固定槽,用于机床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模沿着凹模外侧固定有上平衡导柱,所述模棱外侧固定有与上平衡导柱相互对应的下平衡导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模柱采用灰铁H300材质,所述模棱和上模均采用钼铬铁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新型冲压模具是在常规冲压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革新,增加过程突破及材料流动控制等新型结构包括增加了两把突破刀,可以在冲压时吸收周围的应力,减少零部件破损,同时,凸模左上角包覆型向外凸起可以减少冲压材料的破损;整个结构具有成本低,不增加常规模具开发周期,对加工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具有普遍的可实现和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中上下模合模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侧围内板新型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柱11和模棱18,所述模棱18通过底部顶针固定在下模柱11内,所述模棱18沿四周设有定位杆13,所述下模柱11四个角固定有起吊杆111和行程限位块17,所述下模柱11的左右两侧设有导向槽19,所述导向槽19内壁侧固定有导向块110,所述模棱18四周分布有限位槽16,所述模棱18中间固定有凸模112,且左上角包覆型向外凸起,所述上模1两侧固定有与导向槽19相配合的导向柱25,所述导向柱25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导向片21,所述上模1中间固定有凹模24,所述凹模24在左上角以及中间位置各固定有一把突破刀23。

所述下模柱11和上模1的上下两侧沿横向分布有机床固定槽12,用于机床固定。

所述上模1沿着凹模24外侧固定有上平衡导柱22,所述模棱18外侧固定有与上平衡导柱22相互对应的下平衡导柱14。

所述下模柱11采用灰铁H300材质,所述模棱18和上模1均采用钼铬铁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中,零件成型过程:在使用时模棱18的下端会有顶针顶住并使模棱18沿着定位杆13向上提起至预设位置,顶针贯穿下模2,然后把需要冲压的零件原材料板材放置在定位杆13的上端部,行程限位块17的作用是在模棱18四个角内壁固定有一个卡块,卡块随着模棱18往上提起但由于行程的关系需要在一定位置止住,因此,行程限位块17可以抵挡住卡块使模棱18在行程限位块17和卡块之间的行程内上下移动,而起吊杆111用于维修和保养时用起吊机勾起方便转移,上平衡导柱22和下平衡导柱14的作用是,在上平衡导柱22的端面涂抹丹红或者颜料,当上平衡导柱22和下平衡导柱14接触时,可以在下平衡导柱14看到所涂抹的颜料,如果看不到其中一根涂有颜料,就可断定上模1和下模2之间不平衡需要进行修整检查,突破刀23分为两把分布固定在凹模24左上角以及中间位置上,而凸模112上相对应的位置也有与突破刀23相对应的凹槽,在成型过程中突破刀23会在预设的强档时间点位置进行应力释放,材料流动控制坎易会在成型时间段对易产生叠料与起皱的区域进行分散与涨紧处理;并至成型出比常规更加优质的产品,最后上模1向下垂直施压压制与模棱18接触并保持材料周边设定压强开始成型,其中,两把突破刀23的设置在零部件冲压成型的废料区,废料破裂时可以吸收A处周围大部分的应力,减少零部件的破损率,而在上下模之间都设置有放置突破刀23的槽,上模1上固定有刀,刀呈弧形。

同时,在下平衡导柱14的位置内测还设有距离传感器,可以对上平衡导柱22上下位置进行判断并控制拉伸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