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内定位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4948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浮动式内定位下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式内定位下模。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一种将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者半成品的特殊工艺装备。按照工序组合分类有级进模和单工序模之分。级进模(也成为连续模)是指由一卷料或者长条料从模具的一头进入,按照固定的步距向前移动,在一套模具内每走一步完成一个工艺,最终经多个工艺完成一个产品的模具。单工序模是指一片材料经多套模具分别冲压完成一个产品的模具。

单工序模在前工序冲压完毕之后,后工序冲压时必须与前工序冲压的对应位置完全一致。单工序模通常使用型面定位或者材料周边外定位的方式进行产品定位。有些产品因前工序成型或者拉伸工艺引起内应力作用导致产品翘曲变形。操作人员在将翘曲的产品放入后工序模具中时,不管是使用型面定位或者材料周边定位都不稳定,难以将产品精确定位,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产品变形压伤或者外形尺寸超公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确定位产品的浮动式内定位下模。

一种浮动式内定位下模,包括:下模座、连接在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下模板,以及连接在下模座与下模板之间的浮动式内定位组件;下模座设有垂直贯穿下模座的第一活动通道;下模板设有垂直贯穿下模板的第二活动通道;第二活动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一活动通道且与第一活动通道连通;浮动式内定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销、弹性件以及固定件;定位销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部、连接部和挂台部;抵接部的宽度小于连接部的宽度;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挂台部的宽度;抵接部位于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连接部收容于第二活动通道之中;挂台部的宽度大于第二活动通道且位于第一活动通道靠近下模板的一端;弹性件收容于第一活动通道之中,且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挂台部,另一端连接固定件;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活动通道远离下模板的一端。

上述浮动式内定位下模,产品放置在下模板的承载面时,浮动式内定位组件的定位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起并且使其抵接部插入到产品自带的孔中,而且定位销的连接部的端面抵接在产品的背面,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浮动式内定位的方式定位产片,抵消因产品内应力而产生的翘曲变形。当冲压模具的上模压下时,定位销也随之被压下,但是定位销的抵接部仍然位于产品自带的孔中,当冲压模具完成冲压并且开模时,定位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因此,不管是冲压模具冲压前、冲压过程中以及冲压完成,定位销始终保持定位在产品自带的孔内,从而弥补了产品外定位的不足,提高产品定位的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销为子弹形结构设置,其中,抵接部为圆锥形结构设置,连接部为圆柱形结构设置,挂台部为圆盘形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圆线螺旋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为止付螺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浮动式内定位下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浮动式内定位下模中的定位销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浮动式内定位下模;

20-下模座,21-第一活动通道;

30-下模板,31-第二活动通道;

40-浮动式内定位组件,41-定位销,42-弹性件,43-固定件,44-抵接部,45-连接部,46-挂台部;

5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浮动式内定位下模10。

该浮动式内定位下模10,其包括:下模座20、连接在下模座20的承载面的下模板30,以及连接在下模座20与下模板30之间的浮动式内定为组件40。

该下模座20设有垂直贯穿下模座20的第一活动通道21。

该下模板30设有垂直贯穿下模板30的第二活动通道31。第二活动通道31的宽度小于第一活动通道21且与第一活动通道21连通。

该浮动式内定为组件40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销41、弹性件42以及固定件43。定位销41为子弹形结构设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圆锥形结构设置的抵接部44、圆柱形结构设置的连接部45,以及圆盘形结构设置的挂台部46。抵接部44的宽度小于连接部45的宽度。连接部45的宽度小于挂台部46的宽度。抵接部44位于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连接部45收容于第二活动通道31之中。挂台部46的宽度大于第二活动通道31且位于第一活动通道21靠近下模板30的一端。弹性件42收容于第一活动通道21之中,且弹性件42的一端连接挂台部46,另一端连接固定件43。固定件43固定在第一活动通道21远离下模板30的一端。该弹性件42为圆线螺旋弹簧,其收容在第一活动通道21中且位于挂台部46和固定件43之间。该固定件43为止付螺栓。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浮动式内定为组件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设置两个浮动式内定为组件40,其分别位于产品50的对角线方向上。而第一活动通道21和第二活动通道31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也是与浮动式内定为组件40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一一对应。另外,连接部45的长度可以设置为所加工的产品50的厚度的2.5至3倍。

上述浮动式内定位下模10,产品50放置在下模板30的承载面时,浮动式内定为组件40的定位销41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弹起并且使其抵接部44插入到产品50自带的孔中,而且定位销41的连接部45的端面抵接在产品50的背面,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浮动式内定位的方式定位产片,抵消因产品50内应力而产生的翘曲变形。当冲压模具的上模压下时,定位销41也随之被压下,但是定位销41的抵接部44仍然位于产品50自带的孔中,当冲压模具完成冲压并且开模时,定位销41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复位。因此,不管是冲压模具冲压前、冲压过程中以及冲压完成,定位销41始终保持定位在产品50自带的孔内,从而弥补了产品50外定位的不足,提高产品50定位的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