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493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体温计,各组件在组装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组装质量差,导致电子体温计合格率不高,而且成本高,不能够满足批量自动化生产。目前市场上也有采用机器组装的,但是其组装仅限于电子体温计中的个另零部件,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的组装。尤其是蜂鸣片的组装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组装质量差,成品率低。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07年11月21日,公告号:CN 101074893)公开了一种即使降低各种部件的尺寸精度和组装精度,也能够精度良好地将蜂鸣器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上的电子体温计。该电子体温计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如下的机构,该机构具备:支撑部,其支撑振动板的一面的端缘附近;蜂鸣器盖,其通过按压振动板的另一面的端缘附近,而相对于支撑部压紧振动板,且具有挠性,并且通过在蜂鸣器盖的与具有振动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按压蜂鸣器盖的中央附近,使蜂鸣器盖挠曲,从而在蜂鸣器盖的弹性排斥力的作用下,按压振动板的另一面的端缘附近。

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的是蜂鸣器组装的问题,也只是实现了对蜂鸣器的精确组装。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04年7月7日,公告号:CN 1510406C)公开了一种电子体温计的组装方法及构造,其中电子体温计的组装方法是将体温 计本体区分为可作分离和组合的两件式模组化构件,使其中一模组化构件缺少至少二个以上的电子元件,并使该缺少的二个以上的电子元件设于另一模组化构件中,使用时通过二模组化构件的结合,使原为不完整的体温测量电路变成为一完整的体温测量电路,用以测量患者的体温。电子体温计则包括:一测量本体,设有一由集成电路主控且缺少至少二个以上的电子元件(如参考电阻和温度感测元件)的不完整体温测量电路;及一感温器件,至少设有测量本体所缺的二个以上的电子元件;及一连接结构,设于测量本体与感温器件间,具有导电功能;由此形成一模组化的完整体温计构造。

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的是一种电子体温计的组装方法,其涉及的是如何避免病菌传染,使电子体温计能够针对患者唯一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子体温计蜂鸣片需要通过人工组装,操作复杂,效率低,组装质量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高质量、自动完成对电子体温计蜂鸣片组装的电子体温计自动化组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该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为电子体温计自动化组装系统中的一组装装置,该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设置在自动化组装系统中带有工位的转盘的外侧,所述的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包括蜂鸣片上料机构和蜂鸣片吸取机构,所述的蜂鸣片上料机构包括红外传感器、可拆卸上料槽板和上料顶出装置,所述的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可拆卸上料槽板的上方,所述的上料顶出装置设置在可拆卸上料槽板的下方,所述的蜂鸣片吸取机构包括一对真空吸管装置和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所述的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设置转盘工位与上料槽板的中间位置,转盘工位与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 之间的间距以及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与上料槽板之间的间距分别与一对真空吸管装置之间的间距配合设置。

该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蜂鸣片上料机构和蜂鸣片吸取机构实现自动上料安装,蜂鸣片上料机构将蜂鸣片纵向一列一列地设置在上料槽板的槽孔内部,当红外传感器探测不到蜂鸣片时,上料顶出装置动作将下一个蜂鸣片向上顶,以保证真空吸管装置的吸取并实现自动装配。该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实现了电子体温计蜂鸣片的自动化快速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组装质量,提高了电子体温计的生产质量,降低了不合格产品产出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料顶出装置包括上料机架、上料滑轨、上料齿条、上料齿轮和上料顶杆,所述的上料滑轨垂直设置在上料机架的侧面,所述的上料顶杆通过一上料顶杆滑块与上料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料齿条与上料顶杆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料齿轮靠近上料滑道的一侧设置在上料机架的侧面上并且与上料齿条相啮合。上料顶出装置中的上料顶杆通过上料顶杆滑块和上料滑轨的配合在上料齿轮和上料齿条的带动下向上滑动,保证上料顶杆通过将蜂鸣片顶到设定的位置,以方便真空吸管装置的吸取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料槽板通过一对相互滑动连接的槽板滑块和滑轨水平设置在上料机架设有上料顶出装置的一侧,所述的槽板滑块通过一同步电机驱动带轮带动同步带实现水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料槽板与槽板滑块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上料槽板上沿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排蜂鸣片放置槽,所述蜂鸣片放置槽的下方为通孔且小于蜂鸣片放置槽的槽孔,所述的通孔正对上料顶杆设置。上料槽板是可以拆卸的,当整个上料槽板上的所有槽孔内部的蜂鸣片被吸取完毕后,将空 的上料槽板卸下,更换上新的带有蜂鸣片的上料槽板。为了保证每一列中的蜂鸣片都能够被吸取安装,通过同步电机驱动带轮带动同步带动作实现对上料槽板水平方向向转盘工位方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槽和设置在定位槽内部的移动定位夹紧块,所述的定位槽的槽边设置有弧形卡口,所述的移动定位夹紧块上对应于弧形卡口设置有弧形夹口,所述的弧形卡口与弧形夹口形成蜂鸣片定位孔,所述的移动定位夹紧块通过一移动定位气缸控制。设置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是为了保证自动装配工作的连续性,节省工作时间,当一个蜂鸣片在吸取安装的过程中,真空吸管装置同时吸取下一个蜂鸣片,并在前一个蜂鸣片装配时将后一个蜂鸣片放置到定位槽定位内部,然后通过真空吸管装置往复工作,实现自动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吸管装置包括吸管机架、吸管移动滑轨、吸管移动滑块和两个蜂鸣片真空吸管,所述的吸管移动滑轨水平设置在吸管机架上,所述的吸管移动滑块通过移动气缸与吸管移动滑轨连接,两个蜂鸣片真空吸管分别通过一块吸管上下滑块与吸管移动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的吸管上下滑块通过吸管上下气缸控制,所述的蜂鸣片真空吸管内部设置有真空气道,所述的真空气道与真空装置连接。真空吸管装置的上述结构正是为了实现在蜂鸣片装配的过程中同进将下一个蜂鸣片吸取定位而设置的,这样的结构保证了装配工作的连续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及其自动上料组装方法,实现了电子体温计蜂鸣片的自动上料及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组装质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劳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电子体温计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的一种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的一种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蜂鸣片上料机构一种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该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为电子体温计自动化组装系统中的一组装装置,该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设置在自动化组装系统中带有工位2的转盘102的外侧,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8包括蜂鸣片上料机构81和蜂鸣片吸取机构82,蜂鸣片上料机构81包括红外传感器8101、可拆卸上料槽板8102和上料顶出装置8103,红外传感器8101设置在可拆卸上料槽板8102的上方,上料顶出装置8103设置在可拆卸上料槽板8102的下方,蜂鸣片吸取机构82包括一对真空吸管装置8201和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8202,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8202设置转盘工位2与上料槽板8102的中间位置,转盘工位2与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8202之间的间距以及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8202与上料槽板8102之间的间距分别与一对真空吸管装置8201之间的间距配合设置。

上料顶出装置8103包括上料机架8104、上料滑轨8105、上料齿条8106、上料齿轮8107和上料顶杆8108(见图3),上料滑轨8105垂直设置在上料机架8104的侧面,上料顶杆8108通过一上料顶杆滑块8109与上料滑轨8105滑动连接,上料齿条8106与上料顶杆滑块8109固定连接,上料齿轮8107靠近 上料滑道8105的一侧设置在上料机架8104的侧面上并且与上料齿条8107相啮合。

上料槽板8102通过一对相互滑动连接的槽板滑块8110和滑轨8111水平设置在上料机架8104设有上料顶出装置8103的一侧,槽板滑块8110通过一同步电机8112驱动带轮8113带动同步带8114实现水平移动,上料槽板8102与槽板滑块8110通过连接件8115可拆卸连接,上料槽板8102上沿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排蜂鸣片放置槽8116,蜂鸣片放置槽8116的下方为通孔8117且小于蜂鸣片放置槽8116的槽孔,通孔8117正对上料顶杆8108设置。

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8202包括定位槽8203和设置在定位槽8203内部的移动定位夹紧块8204,定位槽8203的槽边设置有弧形卡口8204,移动定位夹紧块8204上对应于弧形卡口8204设置有弧形夹口8205,弧形卡口8204与弧形夹口8205形成蜂鸣片定位孔8206(见图4),移动定位夹紧块8204通过一移动定位气缸8207控制。

真空吸管装置8201包括吸管机架8208、吸管移动滑轨8209、吸管移动滑块8210和两个蜂鸣片真空吸管8211,吸管移动滑轨8209水平设置在吸管机架8208上,吸管移动滑块8210通过移动气缸8212与吸管移动滑轨8210连接,两个蜂鸣片真空吸管8211分别通过一块吸管上下滑块8213与吸管移动滑块8210滑动连接,吸管上下滑块8213通过吸管上下气缸8214控制,蜂鸣片真空吸管8211内部设置有真空气道8215,真空气道8215与真空装置连接。

一种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的自动上料组装方法,该自动上料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启动;(2)自动上料:蜂鸣片上料机构中的红外传感器对上料槽板内部的蜂鸣片进行检测,有蜂鸣片则蜂鸣片吸取机构动作;如果没有检测到蜂鸣片则上料顶出装置动作对蜂 鸣片自动上料;(3)自动组装:蜂鸣片吸取机构中的真空吸管装置吸取到蜂鸣片后向装配工位移动,对实现蜂鸣片的组装,同时,另外一组真空吸管装置在前一个蜂鸣片组装过程中,吸取下一个蜂鸣处并移动放置到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中;(4)往复动作,实现电子体温计蜂鸣片自动化上料组装。

该蜂鸣片自动上料组装系统,通过设置蜂鸣片上料机构和蜂鸣片吸取机构,通过蜂鸣片上料机构将蜂鸣片纵向一列一列地设置在上料槽板的槽孔内部,当红外传感器探测不到蜂鸣片时,上料顶出装置动作将下一个蜂鸣片向上顶,以保证真空吸管装置的吸取装配。上料顶出装置中的上料顶杆通过上料顶杆滑块和上料滑轨的配合在上料齿轮和上料齿条的带动下向上滑动,保证上料顶杆通过将蜂鸣片顶到设定的位置,以方便真空吸管装置的吸取装配。上料槽板是可以拆卸的,当整个上料槽板上的所有槽孔内部的蜂鸣片被吸取完毕后,将空的上料槽板卸下,更换上新的带有蜂鸣片的上料槽板。为了保证每一列中的蜂鸣片都能够被吸取安装,通过同步电机驱动带轮带动同步带动作实现对上料槽板水平方向向转盘工位方向移动。蜂鸣片过渡定位装置是为了保证自动装配工作的连续性,节省工作时间,当一个蜂鸣片在吸取安装的过程中,真空吸管装置同时吸取下一个蜂鸣片,并在前一个蜂鸣片装配时将后一个蜂鸣片放置到定位槽定位内部,然后通过真空吸管装置往复工作,实现自动装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