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伤样管刻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390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伤样管刻伤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探伤样管刻伤机。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漏磁探伤的钢管、钢棒标定缺陷的刻伤设备。



背景技术:

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漏磁探伤是现在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进行涡流探伤、超声波探伤、漏磁探伤,对材料或工件进行缺陷评定,需要一个用于参照的标定缺陷。现在应于于钢管、钢棒的无损探伤,试样管子的标定缺陷一般都通过人工加工制作。人工操作不能精确保证伤的伤度(长宽高),降低了刻伤的精度,降低了探伤的效果。

电火花加工(EDM),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420029001.0、名称为机械传动式电火花刻伤机的授权专利,公布了一种刻伤机的结构,该刻伤机主要包括有电源、给回油箱,其中:该结构还包括固定有支架的底座,在支架的端部设有装卡定位样管的机架;在底座上固定有导向滑轨,在滑轨上通过与手轮固定连接的传动丝杠实现上下移动的升降架,其一端固定有连接刀架的中空刀杆,其另一端与油箱的油管连通,油管中的油通过升降架腔内油路经刀杆的中空管路直供到装有刀片的刀架上,在机架的底部设有回油槽,回油槽通过油管与给回油箱连通;电源的一端导线连接有样管作阳极,电源的另一端导线连接有刀片作阴极;刻伤深度跟踪检测装置固定在与其同步的升降架上。

上述设备使用手轮和丝杆相配合,控制电极刀片的送进量,精度较低,容易出现刻伤深度不满足探伤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的探伤样管刻伤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探伤样管刻伤机,包括:与脉冲电源相连通的电极片、导向装置和送进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极片固定相连的推杆,用于推动所述电极片前后运动,还包括导向块,该导向块内设有滑道,所述推杆与滑道滑动配合,用于对所述推杆进行导向,防止电极片运动过程中偏离;所述送进装置包括滑轨、安装板,该安装板的上端面两侧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板可沿滑轨滑动;所述安装板经连接杆与所述推杆固定相连,该安装板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所述滑轨的边缘设置线性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线性齿条相啮合,可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精确控制推杆的位移量,进而精确控制电极片的送进量,以使加工出的人工伤尺寸精度高,易于控制。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端面的两端设置两组轴承座,所述滑轮经安装轴与所述轴承座轴承配合,用于带动安装板沿滑轨滑动。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探伤样管刻伤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伺服电机和线性齿条控制电极片的送进量,避免使用丝杆和手轮控制,精度更高;(2)将推杆套接在导向块的滑道内,避免电极片歪斜,提高刻伤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探伤样管刻伤机对钢棒端面进行刻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探伤样管刻伤机对钢棒圆周面进行刻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探伤样管刻伤机对钢管内壁进行刻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样棒1,电极片2,固定板3,导向块4,推杆5,连接杆6,安装轴7,滑轮8,齿轮9,伺服电机10,线性齿条11,轴承座12,滑轨13,安装板14,样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探伤样管刻伤机,包括与脉冲电源相连通的电极片2、导向装置和送进装置,导向装置包括与电极片2固定相连的推杆5,用于推动电极片2前后运动,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3上的导向块4,该导向块4内设有滑道,推杆5与滑道滑动配合,用于对推杆5进行导向,防止电极片2运动过程中偏离;送进装置包括滑轨13、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端面的两端设置两组轴承座12,滑轮8经安装轴7与轴承座12轴承配合,以使滑轮8在安装板14的上端面两侧与滑轨13滑动配合;安装板14经连接杆6与推杆5固定相连,该安装板14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0,该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9,滑轨13的边缘设置线性齿条11,齿轮9与线性齿条11相啮合,可通过伺服电机10的转动精确控制推杆5的位移量,进而精确控制电极片2的送进量,以使加工出的人工伤尺寸精度高,易于控制。

上述探伤样管刻伤机可对钢棒、钢管进行刻伤;如图1所示,对钢棒1端面进行刻伤时,将钢棒1固定,使得电极片2对准钢棒1的轴心,且推杆5与钢棒1同轴设置,启动伺服电机10推动电极片2送进,同时接通电极片2的脉冲电源,完成人工伤的加工。

如图2所示,对钢棒1圆周面进行刻伤时,将钢棒1固定,使得电极片2垂直于钢棒1的轴线,且推杆5与钢棒1轴向垂直设置,启动伺服电机10推动电极片2送进,同时接通电极片2的脉冲电源,完成人工伤的加工。

如图3所示,对钢管15内壁进行刻伤时,将钢管15固定,电极片2设置呈倒Π型,使得电极片2深入钢管15内部,且电极片2垂直于钢管15的轴线设置,推杆5与钢管15轴向垂直设置,启动伺服电机10推动电极片2送进,同时接通电极片2的脉冲电源,完成人工伤的加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