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913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在机械加工、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升降台即可单独工作,也可与其他设备配合工作,如在激光切割机中,为了更好的切割待加工件通常在激光切割机上设有升降台,还有在数控机床加工中也经常设有升降台。

现有升降台按工作原理主要有剪叉式、丝杠式、涡轮蜗杆、齿轮齿条等,目前,激光切割机中采用的升降台形式多样,不同型号的激光切割机因工作台面的大小通常采用不同大小的升降台,甚至采用不同类型的升降台;这无疑增加了激光切割机的制造成本,而且现有升降台还存在同步性较差、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它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稳定、同步性能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底座四周垂直设有若干导柱,导柱上设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有连接轴,底座上还设有导轨,导轨两端分别设有轴承,两轴承上设有双向丝杠,双向丝杠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双向丝杠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导轨上,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杆,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末端分别与移动架上的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和移动架为正方形结构。

所述底座四周垂直设有四根导柱。

所述导轨设置在底座中心线上。

所述移动架上连接有工作台。

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与双向丝杠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激光切割机升降台在使用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升降台,通过设计底座、双向丝杠、导柱和移动架,实现快速稳定的驱动移动架上下移动;通过将底座和移动架设计成正方形,导柱设计成四根,使本申请的升降台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设有双向丝杠和一台驱动电机,保证升降台的同步性;通过设置正方形或三角形移动架,实现不同型号的工作台都可安装在移动架上,因此不同型号的激光切割机可以采用相同的升降台,实现升降台的同一使用,便于管理、生产和维修,有利于降低了激光切割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导柱,3、移动架,4、连接轴,5、导轨,6、轴承,7、双向丝杠,8、驱动电机,9、第一滑块,10、第一驱动杆,11、第二滑块,12、第二驱动杆,1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四周垂直设有若干导柱2,导柱2上设有移动架3,移动架3上设有连接轴4,底座1上还设有导轨5,导轨5两端分别设有轴承6,两轴承6上设有双向丝杠7,双向丝杠7的一端与驱动电机8连接,双向丝杠7上对称设有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底部分别设置在导轨5上,第一滑块9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10,第二滑块11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杆12,第一驱动杆10和第二驱动杆12末端分别与移动架3上的连接轴4转动连接,通过设计底座1、双向丝杠7、导柱2和移动架3,实现快速稳定的驱动移动架3上下移动。

底座1和移动架3为正方形结构,结构更加稳定。

底座1四周垂直设有四根导柱2,使移动架3在沿导柱2运动时更加平稳可靠。

导轨5设置在底座1中心对称线上,结构对称性好,同步性更好。

移动架3上连接有工作台。

驱动电机8设置在底座1上,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驱动电机8通过皮带13与双向丝杠7连接。

驱动电机8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运动精度高,可控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底座1安装在激光切割机上,将工作台安装在移动架3上;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通过皮带13带动双向丝杠7转动,双向丝杠7转动带动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沿导轨5运动,然后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在通过第一驱动杆10和第二驱动杆12带动移动架3沿导柱2运动,从而实现工作台的升降;通过控制驱动电机8的转动方向实现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沿导轨5做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当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沿导轨5做相向运动时,移动架3沿导柱2向上运动,从而将工作台升起,当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1沿导轨5做背向运动时,移动架3沿导柱2向下运动,从而将工作台降落,本申请的升降台,结构简单稳定,只需一套驱动装置就可实现工作台的同步升降,同步性好,而且在保证上述性能的前提下,移动架3上可安装不同型号的工作台,实现不同型号的激光切割机可以采用相同升降台,利于生产标准化,降低制造成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