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轮钢圈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46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车轮钢圈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钢块制品为原料,且对其进行清洗,已除去表面的杂质,待钢制品烘干后,通过打磨器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且在打磨过程中保证钢制品的温度为120-240摄氏度,待其表面光滑后备用;

S2:将S1中处理的钢制品通过切割机进行切割处理,将其切割成直径为15-25mm的小块,且在切割前,保持钢制品的温度为450-600摄氏度,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软性,待钢制品小块恢复常温,备用;

S3:准备熔炼所使用的熔炼炉,并且对其进行预热处理,且预热温度为350-540摄氏度,预热时间为30-55分钟,以防止在高温熔炼后对熔炼炉造成损坏;

S4:将S2中处理后的钢制品小块放置到所需要使用的熔炼炉中,对其进行熔炼,且保证熔炼炉内部的温度为1700-1850摄氏度,熔炼时间为45-60分钟;

S5:待钢制品完全熔炼完成后,将其引入过滤装置内,其滤网的过滤直径为3-8mm,从而过滤掉未完全融化的钢杂质,完成后,将其引入到高温保温装置内;

S6:选取与车轮钢圈相匹配的车轮钢圈模具,并将车轮钢圈模具通过高温加热器进行加热预热处理,车轮钢圈模具温度达到380-540摄氏度后,并保持此温度25-30分钟,并保证车轮钢圈模具各处模温基本保持一致,预热完成后,并将车轮钢圈模具的表面填涂耐高温金属涂料,增加了合金溶液的流动性,以防止受热不均;

S7:将S5中处理后的钢制品溶液浇注到S6中处理后的车轮钢圈模具中,且钢制品溶液的浇注温度为1230℃-1350℃,并且保证整个浇注过程在25-35s内完成;

S8:将S7中的车轮钢圈模具移至铸造机上,并对其进行风干冷却处理,待合金溶液初步形成后进行压铸成型,对其进行铸造,且需保持车轮钢圈模具所受压力平稳;

S9:将S8中压制成型的车轮钢圈通过专用的钢圈整圆装置进行外框的整圆,从而保证车轮钢圈的圆润度,待自然风干后;

S10:将处理后的车轮钢圈进行淬火处理,钢圈在700-850摄氏度的高温炉中加热,加热时间为3-6分钟,然后向高温炉中加入碳元素,并使得碳元素与车轮反应35-45分钟后;

S11:经过淬火后的车轮钢圈铸件由耐高温机械手取出,且对其表面进行精细打磨,然后对车轮钢圈铸件成型后材料多出的边角进行修理,将产品合格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喷涂所需要的隔离漆,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轮钢圈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3与S4中所使用的熔炼炉,进行清理处理,且清洗次数不少于3次,避免熔炼炉中的残渣度熔炼造成影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