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0202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焊接材料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在焊接过程中熔融后与母材结合起到连接作用,药皮由多种矿物、合金以及化工产品细颗粒混合而成,主要包括稳弧剂、造渣剂、造气剂、增塑剂和稀释剂;焊接时药皮形成焊接熔渣,焊接熔渣会与金属液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焊缝的质量和性能,对碳、硫、磷等杂质元素有较高要求。

碳对焊缝是有害元素,碳的含量越高,焊缝出现气孔和裂缝的倾向越大。碳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碳的严重偏析,并易产生结晶焊缝,使焊缝的冲击韧性和塑性急剧下降,同时碳氧化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容易引起飞溅或留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因此在一般焊接材料中,碳的含量越低越好。

硫在钢中一般以mns和fes这两种化合物的形态存在,既能熔解于熔渣,也能熔于钢液中。fes的熔点为1193℃,而fes和fe形成共晶的熔点只有958℃,fe、fes、feo形成的共晶熔点更低,是促使焊缝产生热裂缝和热脆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硫化物夹杂易降低焊缝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对塑性和韧性不利。硫还会使焊缝产生气孔,使焊缝的抗腐蚀性能降低。此外,硫极易产生偏析,焊缝中加强硫偏析的元素含量越高,硫对焊缝的危害越大。

磷在钢中主要以fep的形式存在,也能与fe形成共晶。磷的偏析作用很强,会引起焊缝内金属不均匀,并且碳的含量越高,磷的分布不均匀性就越大。磷的主要危害是产生脆化作用,使钢的韧性显著降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明显。因此,低碳钢焊缝金属中含磷量应限制在w(p)0.045%以下,合金钢焊缝金属中含磷量应限制在w(p)0.035%以下。

在焊接材料中,钛系原料对提高焊接材料的引弧性能、稳定电弧、造渣和改善焊缝形成等综合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焊接过程中形成熔渣后可保护熔滴金属和焊接熔池,改善熔渣的流动性和焊缝的成型性能。因此,合理选择焊接材料的钛系原料是提高焊缝金属的质量、减小焊缝中有害杂质的含量、减小有益合金元素的烧损、使焊缝金属得到合适的化学成分的关键步骤。目前,焊接材料中所使用的钛系原料主要有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和还原钛铁矿三类,而天然金红石价格高、资源匮乏;人造金红石生产工艺复杂、价格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还原钛铁矿中tio2含量低、含钛物相呈锐钛型,碳、硫、磷等对焊接材料有害的杂质元素含量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攀枝花钛精矿制得的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碳、硫、磷等有害杂质元素含量低、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所述钛系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tio2≥70%、c≤0.03%、s≤0.03%、p≤0.01%;含钛物相为金红石型。

进一步的是:所述钛系原料中各组分的粒度在0.075mm~0.425mm范围内的比例>90%。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电炉冶炼

将还原剂和tio2≥45%的钛精矿加入冶炼电炉,经过高温作用得到tio2≥74%的酸溶性钛渣;

b、破碎筛分

将酸溶性钛渣经过快速冷却、破碎、筛分,对钛渣进行粒度优选;

c、高温焙烧

将经过筛分的酸溶性钛渣经过高温焙烧处理,使酸溶性钛渣中的含钛物相结构由锐钛型转变为金红石型。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a中的还原剂为焦炭或无烟煤。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中优选出粒度为40目~160目的钛渣。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c中高温焙烧的温度为850℃~1200℃。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c中高温焙烧的方式为流态化焙烧、微波加热焙烧、回转窑加热焙烧、倒焰窑加热焙烧、推板窑加热焙烧或馒头窑加热焙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攀枝花出产的tio2≥45%的钛精矿来制备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在高温中利用还原剂将钛精矿中的feo还原成金属fe,使tio2富积在渣中,渣、铁分离得到tio2含量高的酸溶性钛渣,再对钛渣进行冷却、破碎、筛分,选取粒度符合要求的钛渣经过高温焙烧,将钛渣中的含钛物相由锐钛型转变为金红石型,有利于焊接材料的引弧、稳定电弧,造渣和改善焊缝成形,能有效提高焊缝质量;大幅度降低了钛渣中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得到的钛系原料杂质含量低、产品质量稳定,且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推广前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所述钛系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tio2≥70%、c≤0.03%、s≤0.03%、p≤0.01%;含钛物相为金红石型。本钛系原料中碳、硫、磷此类对焊接有害的杂质元素含量较低,远低于还原钛铁矿中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满足焊接材料对钛系原料的要求。

钛系原料中粒度在0.075mm~0.425mm范围内的组分的比例>90%,且在制备过程中要进行筛选,粒度可根据焊接材料对钛系原料的要求进行调节。

本发明选用攀枝花产的钛精矿作为制备的原料,攀枝花的钛精矿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原料来源充足。

本发明所述的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电炉冶炼

将还原剂和tio2≥45%的钛精矿加入冶炼电炉,还原剂为焦炭或无烟煤,经过高温作用,钛精矿中的feo被c还原成金属fe,从而可方便的将铁和渣进行分离,而tio2富积在渣中,将铁和渣分离后得到tio2≥74%的酸溶性钛渣;

b、破碎筛分

将酸溶性钛渣经过快速冷却、破碎、筛分,对钛渣进行粒度优选,选取粒度为40目~160目的钛渣进入后续工艺流程,此步骤筛选后剩余的细粒级钛渣可用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能降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对钛渣的细磨时间,节约生产成本;

c、高温焙烧

将经过筛分的酸溶性钛渣经过高温焙烧处理,焙烧时温度为850℃~1200℃,主要目的是改变酸溶性钛渣中含钛物相结构,使酸溶性钛渣中的含钛物相结构由锐钛型转变为金红石型,同时会大幅度降低酸溶性钛渣中碳、硫、磷此类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使其达到焊接材料的要求。高温焙烧的焙烧方式可选用流态化焙烧、微波加热焙烧、回转窑加热焙烧、倒焰窑加热焙烧、推板窑加热焙烧或馒头窑加热焙烧;本发明中优流态化焙烧、回转窑加热焙烧和微波加热焙烧。

实施例1

选取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的攀枝花产钛精矿:

表1实施例1钛精矿主要化学成分

将上述钛精矿和焦炭一起送入12.5mw钛渣电炉中,经过冶炼得到酸溶性钛渣,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

表2实施例1酸溶性钛渣主要化学成分

酸溶性钛渣从电炉出渣后,经过快速冷却后进行破碎,然后进行粒度优选,选取40~160目的钛渣备用,剩余钛渣装袋后送至钛白粉生产企业用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选用流态化反应器作为高温焙烧的工具,将选取出的40~160目的钛渣加入反应器高温料仓进行流态化焙烧,控制流态化反应器焙烧温度为850~1200℃,气速为0.3~0.7m/s,物料平均停留时间为1.0~2.5h,经过高温焙烧的钛渣自然冷却后即得到成品的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成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3:

表3实施例1成品钛系原料主要化学成分

实施例2

选取主要化学成分如表4的攀枝花产钛精矿:

表4实施例2钛精矿主要化学成分

将上述钛精矿和焦炭一起送入12.5mw钛渣电炉中,经过冶炼得到酸溶性钛渣,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

表2实施例2酸溶性钛渣主要化学成分

酸溶性钛渣从电炉出渣后,经过快速冷却后进行破碎,然后进行粒度优选,选取40~160目的钛渣备用,剩余钛渣装袋后送至钛白粉生产企业用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选用微波反应器作为高温焙烧的工具,将选取出的40~160目的钛渣进行微波加热焙烧,控制焙烧温度为850~1200℃,物料平均停留时间为1.5~3.0h,经过高温焙烧的钛渣自然冷却后即得到成品的焊接材料用钛系原料,成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6:

表6实施例2成品钛系原料主要化学成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