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装置和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080发布日期:2019-04-09 21:1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装置和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电动工具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曲线锯一类的电动工具通常需要安装锯片对工件进行切割操作,因此曲线锯需要设有一个用于夹持锯片的夹持装置。但是现有的夹持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用户需要双手操作或者需要两步动作才能够拆装锯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用户操作的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装置和电动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锁定系统和操作件;装置本体形成有一个用于容纳至少部分工作附件的腔室,锁定系统至少具有将工作附件锁定至装置本体的锁定状态和释放工作附件以允许工作附件脱离装置本体的释放状态,操作件在被用户操作时驱动锁定系统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其中,在工作附件插入腔室时工作附件自身能向锁定系统施加一个驱动锁定系统由释放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的触发力。

进一步地,锁定系统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在锁定系统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向工作附件施加一个使工作附件具有被顶出的趋势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锁定系统包括:驱动件,在锁定系统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弹出工作附件。

进一步地,锁定系统包括:锁定件和孔,锁定件在与工作附件接触时锁定工作附件,孔包括用于接收锁定件的第一孔壁部;在锁定系统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件处于同时与工作附件和第一孔壁部接触的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孔还包括用于接收锁定件的第二孔壁部;在锁定系统处于释放状态时,锁定件处于与第二孔壁部接触的第二位置;第二孔壁部相对第一孔壁部凹陷。

进一步地,孔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孔壁部和第二孔壁部且使得它们两者在连接处形成台阶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锁定系统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在锁定系统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向工作附件施加一个用于弹出工作附件的驱动力的第一驱动部;驱动件还包括:在工作附件向锁定系统施加触发力时驱动锁定件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第二驱动部。

进一步地,驱动件与装置本体构成以第一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位于一个经过第一轴线的平面的两侧。

进一步地,锁定系统还包括:偏压元件;偏压元件产生一个偏压锁定件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的偏压力。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马达和输出件,马达设置在机壳内,输出件被马达驱动以输出动力;电动工具还包括上述的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连接至输出件。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工作附件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曲线锯的平面;

图2是图1中的夹持装置在锯片被锁定至装置本体时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图1中的夹持装置在锯片未插入装置本体时的平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结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夹持装置在锯片插入装置本体且还未与驱动件接触时的右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中的夹持装置在锯片插入装置本体且与驱动件接触时的右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沿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电动工具通过连接一个工作附件以实现其工具功能,该电动工具还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输出件和用于将工作附件连接至输出件的夹持装置20。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动工具具体为一种曲线锯100,对于本实施例的曲线锯100而言,该工作附件具体可以为一个锯片14。

如图1所示,该曲线锯100包括:机壳11、马达12、往复杆13和夹持装置20,其中,马达12设置在机壳11内,夹持装置20用于夹持锯片14。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电动工具以曲线锯100为例,事实上,只要该工具需要使用一个与本发明的实质相同的夹持装置20来夹持一个工作附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马达12具体可以为电机,马达12能驱动往复杆13往复运动。往复杆13沿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夹持装置20连接至往复杆13上。

如图1至图6所示,夹持装置20包括:装置本体21、锁定系统22和操作件23。其中,装置本体21用于将夹持装置20固定连接至往复杆13,锁定系统22用于将锯片14锁定至装置本体21,操作件23用于供用户操作。

装置本体21还形成有一个腔室211,该腔室211可以是敞开的。当锯片14安装至夹持装置20时,锯片14一部分被容纳在腔室211内。

锁定系统22具有如图2所示的锁定状态和如图7所示的释放状态。当锁定系统22处于锁定状态时,锯片14被锁定至装置本体21;当锁定系统22处于释放状态时,锯片14能脱离装置本体21或者插入装置本体21。操作件23用于供用户操作以驱动锁定系统22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当锯片14插入腔室211时,锯片14自身能向锁定系统22施加一个驱动锁定系统22由释放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的触发力。这样,用户只需要一只手握持锯片14并将锯片14插入至装置本体21的腔室211内即能完成锯片14的安装,而无需一只手去操作操作件23、另一手去操作锯片14,从而能够单手操作即能完成锯片14的安装,进而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如图2至图13所示,锁定系统22包括:锁定件221、驱动件222和偏压元件223。其中,锁定件221与装置本体21构成活动连接,锁定件221在相对装置本体21运动时能移动至锁定锯片14的第一位置和释放锯片14的第二位置。如图2至图6所示,当锁定件221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件221与锯片14接触并锁定锯片14相对装置本体21的位置。驱动件222在锁定系统22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能向锯片14施加一个驱动力,该驱动力能使得锯片14具有被顶出的趋势,甚至该驱动力能直接弹出锯片14。这样,当用户需要拆卸锯片14时,用于只需要单手操作操作件23,锯片14即能够被自动弹出,无需用户一只手操作操作件23、另一只手拔出锯片14,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偏压元件223偏压锁定件221以产生一个使锁定件221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的偏压力。

具体而言,装置本体21想成有孔212,孔212连通腔室211,孔212的贯通方向垂直于第一直线101。该孔212大致为腰型孔212。腰型孔212的延伸方向与贯通方向基本垂直。孔212在其延伸方向上还包括第一孔壁部212a、第二孔壁部212b和连接部212c。第一孔壁部212a用于接收锁定件221且使得锁定件221此时处于第一位置,也即是说,当锁定件221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件221与第一孔壁部212a接触。如图6和图9所示,第二孔壁部212b用于接收锁定件221且使得锁定件221此时处于第二位置,也即是说,当锁定件221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件221与第二孔壁部212b接触。连接部212c连接第一孔壁部212a和第二孔壁部212b且第一孔212壁和和第二孔壁部212b在连接处形成台阶212d,从而使得第二孔壁部212b相对第一孔壁部212a凹陷。在本实施例中,锯片14具有一个用于与锁定件221接触的接触平面141,第一孔壁部212a沿一个平面延伸,接触平面141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孔壁部212a所在的平面相交形成一个角度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20度的夹角,从而当锁定件221分别与接触平面141和第一孔212壁接触时形成自锁结构。

锁定件221为一个销,销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延伸,销进一步为圆柱形。销的延伸方向与孔212的贯通方向一致。销穿过孔212且销的一部分设置在孔212内,从而销能沿着孔212的延伸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销沿着孔212的延伸方向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在销移动至第二孔壁部212b处时将会受到台阶212d的限位从而可以阻止销朝向第一位置运动,此时可以将销保持在第二位置,从而此时锁定系统22处于释放状态。

驱动件222包括:第一驱动部222a和第二驱动部222b。第一驱动部222a能在锁定系统22由锁定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时向锯片14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使得锯片14被弹出装置本体21。第二驱动部222b用于在锯片14向锁定系统22施加触发力时驱动锁定件221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使得锁定件221锁定锯片14相对装置本体21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锯片14插入至装置本体21时,锯片14向锁定系统22施加的触发力可以直接施加至第二驱动部222b。

具体而言,驱动件222还包括转轴部222c,驱动件222通过转轴部222c与装置本体21构成以第一轴线103为轴的转动连接。驱动件222相对装置本体21转动的第一轴线103还与往复杆13延伸的第一直线101垂直。第一驱动部222a和第二驱动部222b设置在一个经过第一轴线103的平面的两侧。锯片14与第一驱动部222a接触的部位设置在第一驱动部222a和第二驱动部222b之间,锁定件221也大致设置在第一驱动部222a和第二驱动部222b之间。这样,当锯片14向第一驱动部222a施加触发力时,驱动件222将会以第一轴线103为轴转动,这时第二驱动部222b将会与位于第二位置的锁定件221接触并向其施加驱动力,该驱动力驱动锁定件221越过台阶212d移动至第一孔壁部212a,从而锁定件221锁定锯片14相对装置本体21的位置;而锁定件22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当锁定件221移动至台阶212d处时,锁定件221的位置瞬间发生变化,锁定件221移动至第二孔212壁处,这时锁定件221与第二驱动部222b接触并向第二驱动部222b施加驱动力,这时驱动件222以第一轴线103为轴转动,第一驱动部222a这时将会向锯片14施加一个使得锯片14被弹出的驱动力。

偏压元件223具体可以为扭簧,扭簧的两个壁可以分别连接至装置中本体和锁定件221。当锁定件221被驱动件222驱动脱离台阶212d对其的限位时,这时扭簧能够偏压锁定件221使得锁定件221复位至第一位置,从而锁定锯片14的位置。

操作件23与装置本体21构成以第二轴线104转动连接,操作件23相对装置本体21转动的第二轴线104可以与第一轴线103平行。当用户操作操作件23时,操作件23会与锁定件221接触并能驱动锁定件221克服偏压元件223的偏压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

以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夹持装置20安装锯片14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如图7至图9所示,此时的锯片14没有被安装至夹持装置20,这时,锁定系统22处于释放状态,锁定件221处于第二位置,这时的锁定件221还受到偏压元件223的偏压具有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但是锁定件221因为受到台阶212d的限位而保持在第二位置且与第二孔壁部212b接触。然后,如图10至图11所示,用户操作锯片14插入至装置本体21,这时锯片14还没有与驱动件222接触,因此这时的锁定系统22依然处于释放状态。再然后,用户操作锯片14继续朝向装置本体21内部运动直至运动至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与驱动件222接触的位置,这时,锯片14向第一驱动部222a施加触发力,该触发力使得驱动件222相对装置本体21以第一轴线103为轴沿图13中的箭头方向转动,这时第二驱动部222b驱动锁定件221脱离第二孔壁部212b并越过台阶212d对其的限位。最后,在偏压元件223的偏压力下,锁定件221复位至图4中所示的第一位置,从而锁定件221同时与锯片14的接触平面141和第一孔壁部212a接触,锁定系统22处于锁定状态,进而锯片14的位置被锁定。

以下具体介绍从夹持装置20上拆卸锯片14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如图2至图4所示,此时锁定系统22锁定锯片14相对装置本体21的位置,这时,锁定件221同时与锯片14的接触平面141和第一孔212壁接触。然后,用户转动操作件23由图2所示位置运动至图7所示位置,这时,如图7至图9所示,操作件23驱动锁定件221克服偏压元件223的偏压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当锁定件221移动至台阶212d处时,锁定件221的位置发生突变从而向第二驱动部222b施加驱动力使得驱动件222瞬间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时第一驱动部222a将会向锯片14施加一个使得锯片14被弹出装置本体21的驱动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