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3596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板打孔器。



背景技术: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是平板状,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钢板按厚度分,薄钢板<4毫米(最薄0.2毫米),中厚钢板4~60毫米,特厚钢板60~115毫米。钢板按轧制分,分热轧和冷轧。薄板的宽度为500~1500毫米;厚的宽度为600~3000毫米。薄板按钢种分,有普通钢、优质钢、合金钢、弹簧钢、不锈钢、工具钢、耐热钢、轴承钢、硅钢和工业纯铁薄板等;按专业用途分,有油桶用板、搪瓷用板、防弹用板等;按表面涂镀层分,有镀锌薄板、镀锡薄板、镀铅薄板、塑料复合钢板等。厚钢板的钢种大体上和薄钢板相同。在品各方面,除了桥梁钢板、锅炉钢板、汽车制造钢板、压力容器钢板和多层高压容器钢板等品种纯属厚板外,有些品种的钢板如汽车大梁钢板(厚2.5~10毫米)、花纹钢板(厚2.5~8毫米)、不锈钢板、耐热钢板等品种是同薄板交叉的。另,钢板还有材质一说,并不是所有的钢板都是一样的,材质不一样,其钢板所用到的地方,也不一样。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强度,抗高温、高压、低温,耐腐蚀、磨损以及其它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要求,碳钢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打孔操作,但现有的钢板是经过钻床或钻机进行打孔,需要调整钻床或钻机的位置,且无法固定钢板的位置,误差较大,成本较大,效率较低,同时现有技术中钻头上需要手动用刷子将润滑油刷在钻头上,劳动力较大,且润滑油会过多的溢出,浪费了大量的润滑油,且润滑油过多的留在钻头上,对打孔操作的结果造成影响,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钢板打孔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打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打孔器,包括装置主体、润滑油喷洒机构和打孔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座、气缸、定位板、直柱、钢板本体、工作台和支脚,所述支脚设置在底座下端面,所述气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气缸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底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钢板本体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所述直柱设置在底座上端面,所述打孔机构设置在直柱前端面顶端,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凸轮、连接球、连接杆、导向套、伸缩管、钻头、连接板、弹簧管、固定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直柱前端面顶端,所述凸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套通过支撑杆设置在直柱前端面,所述连接杆套设于导向套内部,所述连接杆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杆下端通过伸缩管与钻头连接,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在导向套两侧端面,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端面,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管,所述润滑油喷洒机构设置在直柱左端,所述润滑油喷洒机构包括油箱、油泵、送油管、回油管、集油槽、过滤网和喷油嘴,所述油箱设置在直柱左端面顶端,所述油泵设置在油箱内部,所述喷油嘴设置在钻头左侧,所述喷油嘴通过送油管与油箱连接,所述集油槽设置在底座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过滤网设置在集油槽内部上侧,所述油泵通过回油管与集油槽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工作台与底座上开设有漏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脚分别设置在底座下端面四个棱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漏油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漏油孔等距开设于底座和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钢板本体通过定位板在工作台上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球与凸轮的工作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内部注有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管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弹簧管等距设置在连接板和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油泵与气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废屑处理装置,所述废屑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出风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因本发明添加了气缸和定位板,该设计可对钢板本体进行固定,无需手动固定;因本发明添加了凸轮、连接球、连接杆、导向套、伸缩管、钻头、连接板、弹簧管、固定板和驱动电机,该设计利用电能对钢板进行打孔操作,无需调整钻头位置,减小误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钢板是经过钻床或钻机进行打孔,需要调整钻床或钻机的位置,且无法固定钢板的位置,误差较大,成本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本发明添加了油箱、油泵、送油管、回油管、集油槽、过滤网和喷油嘴,该设计可自行将润滑油喷洒至钻头上,减轻了劳动了,且多余的润滑油可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头上需要手动用刷子将润滑油刷在钻头上,劳动力较大,且润滑油会过多的溢出,浪费了大量的润滑油,且润滑油过多的留在钻头上,对打孔操作的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打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底座;2.气缸;3.定位板;4.润滑油喷洒机构;5.打孔机构;6.直柱;7.钢板本体;8.工作台;9.支脚;41.油箱;42.油泵;43.送油管;44.回油管;45.集油槽;46.过滤网;47.喷油嘴;501.凸轮;502.连接球;503.连接杆;504.导向套;505.伸缩管;506.钻头;507.连接板;508.弹簧管;509.固定板;510.驱动电机;a.漏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打孔器,包括装置主体、润滑油喷洒机构4和打孔机构5,装置主体包括底座1、气缸2、定位板3、直柱6、钢板本体7、工作台8和支脚9,支脚9设置在底座1下端面,气缸2设有两个,两个气缸2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左右两侧,气缸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工作台8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中间位置,钢板本体7设置在工作台8上端面,直柱6设置在底座1上端面。

打孔机构5设置在直柱6前端面顶端,打孔机构5包括凸轮501、连接球502、连接杆503、导向套504、伸缩管505、钻头506、连接板507、弹簧管508、固定板509和驱动电机510,驱动电机510设置在直柱6前端面顶端,凸轮501与驱动电机5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导向套504通过支撑杆设置在直柱6前端面,连接杆503套设于导向套504内部,连接杆503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球502,连接杆503下端通过伸缩管505与钻头506连接,固定板509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板509对称设置在导向套504两侧端面,连接板507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板507对称设置在连接杆503两侧端面,连接板507与固定板509之间设置有弹簧管508,该设计利用电能对钢板进行打孔操作,无需调整钻头506位置,减小误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钢板是经过钻床或钻机进行打孔,需要调整钻床或钻机的位置,且无法固定钢板的位置,误差较大,成本较大,效率较低的问题。

润滑油喷洒机构4设置在直柱6左端,润滑油喷洒机构4包括油箱41、油泵42、送油管43、回油管44、集油槽45、过滤网46和喷油嘴47,油箱41设置在直柱6左端面顶端,油泵42设置在油箱41内部,喷油嘴47设置在钻头506左侧,喷油嘴47通过送油管43与油箱41连接,集油槽45设置在底座1下端面中间位置,过滤网46设置在集油槽45内部上侧,油泵42通过回油管44与集油槽45内部底端连接,工作台8与底座1上开设有漏油孔a,该设计可自行将润滑油喷洒至钻头506上,减轻了劳动了,且多余的润滑油可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钻头506上需要手动用刷子将润滑油刷在钻头506上,劳动力较大,且润滑油会过多的溢出,浪费了大量的润滑油,且润滑油过多的留在钻头506上,对打孔操作的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支脚9设有四个,四个支脚9分别设置在底座1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漏油孔a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漏油孔a等距开设于底座1和工作台8上,钢板本体7通过定位板3在工作台8上固定,连接球502与凸轮501的工作面相接触,油箱41内部注有润滑油,弹簧管508设有四个,四个弹簧管508等距设置在连接板507和固定板509之间,底座1上设置有控制器,驱动电机510、油泵42与气缸2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废屑处理装置,废屑处理装置包括压缩机和与压缩机连接的出风罩。

本发明在工作时:使用者将钢板本体7放置于工作台8上,运行气缸2,气缸2的输出轴带动定位板3向下移动,定位板3向下移动至与钢板本体7相接触,并配合工作台8对钢板本体7进行固定,运行驱动电机510,驱动电机510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凸轮501转动,凸轮501的工作面与连接球502往复接触,当凸轮501的尖端由上至下转动时,推动连接球502向下移动,连接球502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503向下移动,连接杆503向下移动带动钻头506向下移动,钻头506向下移动对钢板进行接触,且伸缩杆对钻头506增压,钻头506对钢板进行钻孔操作,当凸轮501的尖端由下至上转动时,连接球502向下的推动力消失,弹簧管508由于自身弹力,拉动连接板507向上移动,由此往复,钻头506对钢板进行打孔操作,在打孔的过程中,运行油泵42,油泵42将油箱41中的润滑油通过送油管43输送至喷油嘴47,喷油嘴47将润滑油喷洒至钻头506上,对钻头506进行润滑,多余的润滑油相下流动,并经过漏油孔a进入集油槽45,多余的润滑油经过过滤网46过滤后进入集油槽45底部储存,油泵42通过回油管44将集油槽45内的润滑油抽回油箱41,进行循环使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钢板是经过钻床或钻机进行打孔,需要调整钻床或钻机的位置,且无法固定钢板的位置,误差较大,成本较大,效率较低,同时现有技术中钻头506上需要手动用刷子将润滑油刷在钻头506上,劳动力较大,且润滑油会过多的溢出,浪费了大量的润滑油,且润滑油过多的留在钻头506上,对打孔操作的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