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42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镗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



背景技术:

镗床进行镗削加工时,为了提高主轴的承载能力,通常会选择刚性较好的主轴材料并对主轴材料进行繁杂的热处理,往往忽略了主轴轴承的作用。轴承是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类型、配置、精度、安装、调整和润滑等,都直接影响主轴组件的工作性能,刚度大、承载能力强是对主轴轴承的基本要求。镗床进行镗削加工时,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但轴向载荷也不可忽略,现有技术中多选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这样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且由于滚锥数量较多,故刚性和承载能力大。

现欲设计专用于镗削加工某型空压机上减荷阀体Φ40—Φ200 mm孔,设计计算出需要Φ50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标准件中没有对应尺寸,使用尺寸相近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不利于轴承的预紧和防松,使主轴旋转精度降低且易偏移、易振动,长此以往使得主轴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选用合适的主轴轴承替代不符要求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并配套使用合适的组合件,提高了主轴的旋转精度,延长了主轴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包括箱体,箱体端部设有主轴,所述箱体与主轴之间设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隔套,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关于隔套对称,主轴上还设有定位环、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定位环设于箱体内侧,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设于箱体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没有Φ50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就选用两个Φ50圆锥滚子轴承背对背安装,并在中间用隔套隔开,修磨隔套的厚度便可调整轴承的间隙并预紧。

优选的,主轴上还设有压块锁紧螺母,压块锁紧螺母紧贴定位环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调整压块锁紧螺母来调节两个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间隙及预紧。

优选的,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与箱体端部之间设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起到防水、防油的密封作用。

优选的,主轴的轴肩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设有迷宫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为阶梯轴形状,将迷宫密封圈垫在阶梯轴的轴肩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不仅可防止主轴的轴肩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直接接触,还可以增强主轴轴肩处的密封性。

优选的,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上设有与迷宫密封圈配合的环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迷宫密封圈与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的配合,可增强箱体与主轴连接处的密封性。

优选的,箱体另一端与主轴之间设有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的一侧与主轴轴肩之间设有套筒一,圆柱滚子轴承的另一侧与主轴轴肩之间设有第一轴用弹性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滚子轴承作为主轴的后支承,设于主轴相邻两处轴肩之间,通过两处轴肩分别对套筒、轴用弹性挡圈的限位作用,间接对圆柱滚子轴承进行限位。

优选的,主轴另一端还设有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设于箱体外侧,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与主轴接触的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毡圈油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增强主轴与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连接处的密封性,具有良好的防漏油效果。

优选的,主轴上还设有套筒二、直齿圆柱齿轮,直齿圆柱齿轮与主轴通过键连接,套筒二设于直齿圆柱齿轮与压块锁紧螺母之间,直齿圆柱齿轮相对于套筒二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用弹性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直齿圆柱齿轮与主轴固定良好,保持传动平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主轴轴承具有较高的旋转精度,主轴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轴向载荷,还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漏油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箱体;2、主轴;3、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隔套;6、定位环;7、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8、压块锁紧螺母;9、垫片;10、迷宫密封圈;101、环形凸起;11、圆柱滚子轴承;12、套筒一;13、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4、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141、环形槽;15、毡圈油封;16、套筒二;17、直齿圆柱齿轮;18、第二轴用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高刚性大径自动进给镗削动力头,如图1所示,主轴2为前端大后端小的阶梯轴,主轴2与箱体1的两端接触处分别设有前支承、后支承,前支承为一对设于主轴2上的轴承,分别为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两者之间还设有隔套5,两个轴承关于隔套5对称,且轴承外圈均朝外定位。主轴2靠近右端处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压块锁紧螺母8、定位环6、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隔套5、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7,其中: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设于轴承与箱体1的夹缝中,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7封于箱体1外端;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7与箱体1右端通过螺栓连接,且两者之间垫有垫片9;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与主轴2轴肩之间垫有迷宫密封圈10,且第一凸缘式轴承端盖7上伸出可与迷宫密封圈10配合的环形凸起71。

定位环6左侧的主轴2上紧贴地套有一根套筒二16,套筒二16左侧的主轴2上套有第二轴用弹性挡圈18,第二轴用弹性挡圈18与套筒二16之间紧压固定有一个直齿圆柱齿轮17,直齿圆柱齿轮17与主轴2通过键连接。

主轴2靠近左端处从左至右依次套设有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14、圆柱滚子轴承11,其中圆柱滚子轴承11左端设有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3,右端设有套筒一12,且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3、套筒一12均被主轴2轴肩压紧在圆柱滚子轴承11上;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14与主轴2的接触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41,环形槽141内设有毡圈油封15,第二凸缘式轴承端盖14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左端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