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790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痕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凹陷修复技术,目前主要通过汽车钣金修复机,简称介子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阻点焊技术,将介子焊到汽车车身上面,通过借助拉拔工具拉动介子,使得汽车车身出现的凹坑被拉起来,达到修复车身的目的,这种方式的修复时间相对较长,因为采用电阻点焊的工艺,必须将车身的油漆去除,所以修复完车身后还需进行补漆处理,耗时很多,当前也提出采用感应加热的技术对弹性的凹坑进行修复,其采用的也是感应加热的方式,通过热胀冷缩原理,使得凹坑自动修复。但目前市场上的该技术产品也存在其加热头设计不合理,易造成车漆脱落,使用人员存在触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解决现有车身凹痕修复存在花费时间长、易破坏车身油漆、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作业人员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保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包括:逆变电源和工作头,所述逆变电源对所述工作头供电,所述工作头在车身凹痕处产生磁场涡流,所述涡流使凹痕区域中的车身钣金受热膨胀,所述工作头包括:壳体、电源连接端、电源控制开关、U型磁芯和电感线圈;

所述电感线圈缠绕在所述U型磁芯上,所述电感线圈的两端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端与所述逆变电源的电源输出端相连,在所述电感线圈通电时,所述U型磁芯产生磁场涡流;

所述壳体设有工作面,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源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U型磁芯和所述电感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U型磁芯与所述工作面垂直设置,所述U型磁芯的凹槽面向所述工作面;

所述壳体侧面设有电源控制开关,在所述电源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逆变电源对所述电感线圈通电。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工作面为水平面,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工作面与所述U型磁芯的接触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的内侧设有限位凸台,所述U型磁芯通过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壳体卡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件,其材料为工程塑料。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源控制开关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壳体固定。

优选的,所述电感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U型磁芯的凸起部上,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端与所述逆变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线圈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端与所述逆变电源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相连;

所述逆变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输出互为反相的逆变电流,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电后,所述U型磁芯产生交替磁场。

优选的,所述电源连接端为快速连接插头。

优选的,所述电源控制开关包括:按钮面板、控制开关板;

所述按钮面板设有圆形按钮,所述圆形按钮的内壁镀有铜层;所述控制开关板设有两个开关接触端,在按下所述圆形按钮时,两个所述开关接触端通过所述铜层导通,使所述电源控制开关闭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通过电感线圈缠绕在U型磁芯上,在电感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涡流,能使车身凹痕修复,解决现有车身凹痕修复存在花费时间长、易破坏车身油漆、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作业人员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头的壳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逆变电源

2 壳体

3 电源连接端

4 电感线圈

5 U型磁芯

6 电源控制开关

61 按钮面板

611 圆形按钮

62 控制开关板

621 开关接触端

21 通孔

22 工作面

23 限位凸台

24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针对当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存在处理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通过电感线圈缠绕在U型磁芯上,在电感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涡流,能使车身凹痕修复,解决现有车身凹痕修复存在花费时间长、易破坏车身油漆、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作业人员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保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包括:逆变电源1和工作头,所述逆变电源1对所述工作头供电,所述工作头在车身凹痕处产生磁场涡流,所述涡流使凹痕区域中的车身钣金受热膨胀,所述工作头包括:壳体2、电源连接端3、电源控制开关6、U型磁芯5和电感线圈4。所述电感线圈4缠绕在所述U型磁芯5上,所述电感线圈4的两端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端3与所述逆变电源的电源输出端相连,在所述电感线圈4通电时,所述U型磁芯5产生磁场涡流。所述壳体2设有工作面22,所述壳体2与所述电源连接端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U型磁芯5和所述电感线圈4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部,所述U型磁芯5与所述工作面22垂直设置,所述U型磁芯5的凹槽面向所述工作面22;壳体2侧面设有电源控制开关6,在电源控制开关6闭合时,逆变电源1对电感线圈4通电。

具体地,采取将U型磁芯密封在壳体内部,以实现绝缘可以避免漏电产生的风险,同时因为将线圈与车身隔离开,避免直接接触,使得加热功率减小,车身温度缓慢上升可以避免损伤车漆。在工作头与车身凹痕相接触,在电感线圈通电后,工作头在车身金属板结构内产生磁场涡流,由于金属的电阻,所述涡流使金属产生热量,该凹痕受热膨胀,进而得到修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逆变电源可对功率和工作时间分别进行调节,功率可为100HZ内的工作脉宽进行设置,工作时间可从0.2秒起进行设定。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的工作面22为水平面,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通孔21。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工作头与车身的接触面为水平面,在平面处设置通孔21,可以进行散热,使得电感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21排出,进行散热,同时,因U型磁芯与车身被壳体所隔离,与车身没有直接接触,使得加热的温度得到缓慢提升,便于控制加热温度,不易使车身油漆损坏。

进一步,所述通孔21设置在所述工作面与所述U型磁芯的接触位置上。

如图2所示,所述工作面的内侧设有限位凸台23,所述U型磁芯5通过所述限位凸台23与所述壳体2卡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限位凸台可设置多个,所述限位凸台可直接卡接在所述U型磁芯的凹槽内,使其避免左右晃动。所述限位凸台的形状可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件,其材料为工程塑料。可以有效防止作业人员触电事故发生。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2侧面设有安装孔24,所述电源控制开关6通过所述安装孔24与所述壳体2固定。

进一步,所述电感线圈4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U型磁芯5的凸起部上,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端与所述逆变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线圈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端与所述逆变电源的第二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逆变电源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输出互为反相的逆变电流,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电后,所述U型磁芯产生交替磁场。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源连接端3为快速连接插头。所述壳体可为圆筒状,易于作业人员操作,不易刮伤车漆。

如图4所示,所述电源控制开关6包括:按钮面板61、控制开关板62;按钮面板61设有圆形按钮611,所述圆形按钮611的内壁镀有铜层;控制开关板62设有两个开关接触端621,在按下圆形按钮611时,两个开关接触端621通过所述铜层导通,使电源控制开关6闭合。

具体地,所述按钮面板可采用弹性面膜板,并在所述面膜板上设置圆形凸起作为所述圆形按钮。所述控制开关板可采用线路板,所述开关接触端可在线路板上设置镀金层并形成触点,所述触点分别分布于控制开关板的正反面,所述反面的两个触点在所述控制开关板反面处与逆变电源的电源控制线焊接,在所述圆形凸起被按下时,所述正面的两个触点在所述控制开关板正面处与所述铜层接触,使两个开关接触端连通逆变电源的电源控制线。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凹痕修复装置,通过电感线圈缠绕在U型磁芯上,在电感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涡流,能使车身凹痕修复,解决现有车身凹痕修复存在花费时间长、易破坏车身油漆、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提高作业人员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保障。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