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115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



背景技术:

走线槽又名线槽、配线槽、行线槽,是用来将电源线、数据线等线材规范的整理,固定在墙上或者天花板上的电工用具,一般有塑料材质和金属材质两种,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走线槽可以分为:绝缘配线槽、拨开式配线槽、迷你型配线槽、分隔型配线槽、室内装潢配线槽、一体式绝缘配线槽、电话配线槽、日式电话配线槽、明线配线槽、圆形配线管、展览会用隔板配线槽、圆形地板配线槽、软式圆形地板配线槽、盖式配线槽等。

在线束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用到走线槽,有时候购买的走线槽长度不符合实际生产需求,故而需要将此类的走线槽裁断成符合生产需求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通过走线槽导向装置和定位装置进行定位,通过气缸带动裁断刀进行裁断,使其裁断后的走线槽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气缸、裁断刀与走线槽导向装置,气缸通过导柱导套与裁断刀连接,走线槽导向装置位于裁断刀的下方,裁断刀的刀口形状与走线槽导向装置的形状相对应,走线槽导向装置的形状与待裁断的走线槽相对应,在走线槽导向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定位装置,从而能裁断出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走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走线槽导向装置与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落料口,裁断刀到走线槽导向装置末端的距离小于走线槽导向装置末端到落料口的距离,在落料口的下方连接有废料收纳器,这样裁断后的废料由于重力作用会掉落至落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装置本体包括放置在地面的脚踏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装置本体包括透明安全防护罩,透明安全防护罩在走线槽导向装置的位置设置有供走线槽放置的开口,透明安全防护罩在起到保护内部机械结构同时,使作业员也能看到内部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通过走线槽导向装置和定位装置进行定位,通过气缸带动裁断刀进行裁断,使其裁断后的走线槽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同时设置有落料口和废料收纳器进行废料的自动收集,设置透明安全防护罩来保护内部机械结构;整体设计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实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如下附图标记:气缸1、导柱导套2、裁断刀3、走线槽导向装置4、脚踏开关5、定位装置6、落料口7、废料收纳器8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走线槽裁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气缸1、裁断刀3、走线槽导向装置4、脚踏开关5、透明安全防护罩,其中气缸1通过导柱导套2与裁断刀3连接,走线槽导向装置4位于裁断刀3的下方,裁断刀3的刀口形状与走线槽导向装置4的形状相对应,走线槽导向装置4的形状与待裁断的走线槽相对应,在走线槽导向装置4的后方设置有定位装置6;在走线槽导向装置4与定位装置6之间还设置有落料口7,裁断刀3到走线槽导向装置4末端的距离小于走线槽导向装置4末端到落料口7的距离,在落料口7的下方连接有废料收纳器8;透明安全防护罩在走线槽导向装置4的位置设置有供走线槽放置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的裁断刀3、走线槽导向装置4供设置有三套,即可同时裁断三根走线槽,三套裁断刀3均与中间的导柱导套2连接,位于两边的导柱导套2起到了稳定裁断刀3的作用。

结合图1-图2可知,在实际生产时的工作过程如下:作业员可同时将三根走线槽分别放置在三套走线槽导向装置4上,穿过开口,顶到定位装置6,通过脚控制脚踏开关5,在气缸1的带动下,三套裁断刀3对三根走线槽进行裁断,位于裁断刀3后方的废料,由于其悬空部分长于在走线槽导向装置4上的部分,所以废料会受到重力作用下,向着落料口7掉落,然后掉入到废料收纳器8,从而完成废料的自动收集;而位于裁断刀3前方的,即为符合实际生产需求长度的走线槽,该长度的距离可以通过调整定位装置6到裁断刀3的距离,从而间接控制实际生产所需求的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