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辊调整机构的防水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710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辊调整机构的防水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辊调整机构的防水防尘装置,属于冶金行业轧钢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粗轧机在轧钢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是开坯,轧辊调整装置是粗轧机的关键机构,其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轧机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轧辊调整装置分为径向调整机构和轴向调整机构,通过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对轧辊进行调整,即可以保证相配合的一对轧辊相互位置的准确性,按规定道次的压下量进行轧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补偿轧辊自身的磨损量。

轧辊的下辊调整机构主要采用压上螺丝的方式,压上螺丝大多采用圆柱齿轮传动,其调整机构的优点主要是易于调整且调整量大,调整速度快。但由于压上机构处于轧机的底部,压下丝杆与压下丝母易受轧制过程中冷却水及氧化铁皮的浸蚀,需要有较好的密封措施。

目前,参照附图1,下辊调整机构中的压下螺丝的密封大多采用密封圈与挡水套来共同完成。挡水套的主要作用主要是防水和防尘,同时作为密封压盖。但是由于受到压下螺丝上部的安全臼尺寸的影响,挡水套的壁厚通常较薄,一般不超过两毫米,且挡水套与油封压盖为一体设计,使用中,由于经常受到安全臼的冲击,薄壁结构的挡水套经常损坏,油封压盖处的螺栓也极易松动,造成密封失效,无法起到挡水和防尘的作用。水及氧化铁皮通过压盖等处进入压下箱体,单单依靠密封圈的密封无法阻挡水与氧化铁皮的浸蚀。此外,由于压下螺丝在密封圈里上下运动,造成密封圈不可避免的磨损,形成间隙,水与氧化铁皮很容易的进入压下螺丝里面,而使压下螺丝与压下丝母挤死无法动作,使得下调整机构失效,从而影响生产。这时,只能通过加垫的形式来调整下辊,造成调整速度慢,调整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辊调整机构的防水防尘装置,能够防止水与氧化铁皮进入压下螺丝内部,使压下螺丝与压下丝母挤死无法动作,影响下辊的调整,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辊调整机构的防水防尘装置,包含安全臼、挡水套、油封压盖、压上螺母、压上螺丝和压下箱体,压下箱体内设有压上螺丝和与压上螺丝相配合的压上螺母,压上螺丝的上部设有挡水套、油封压盖和与压上螺丝相配合的安全臼,挡水套固定在油封压盖外侧的压下箱体上,在压上螺丝上部的挡水套上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下部设有滴水槽,所述滴水槽与挡水套的外表面扣合连接。

所述挡水套为圆筒状,防尘盖为与挡水套相配合的圆盘状。

所述防尘盖下部的滴水槽沿防尘盖圆周方向布置,滴水槽的内径大于挡水套的外径。

所述防尘盖与压上螺丝的上端过盈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从轧辊上下来的冷却水及氧化铁皮通过防尘盖下部的滴水槽排出,避免顺着压上螺丝的上部及防尘盖的边缘进入到压上螺丝与压上螺母的配合面内,使压下螺丝与压下丝母挤死无法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水与氧化铁皮进入压下螺丝内部,使压下螺丝与压下丝母挤死无法动作,影响下辊的调整。另外,防尘盖和其下部的滴水槽还起到了加强立筋板的作用,避免了挡水套与安全臼的刚性接触,大大提高了挡水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全臼1、挡水套2、密封圈3、支撑套4、油封压盖5、压上螺母6、压上螺丝7、大齿轮8、导轮9、防尘盖10、滴水槽11、压下箱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2,一种下辊调整机构的防水防尘装置,包含安全臼1、挡水套2、油封压盖5、压上螺母6、压上螺丝7和压下箱体12,压下箱体12内设有压上螺丝7和与压上螺丝7相配合的压上螺母6,压上螺丝7的上部设有挡水套2、油封压盖5和与压上螺丝7相配合的安全臼1,挡水套2固定在油封压盖5外侧的压下箱体12上,在压上螺丝7上部的挡水套2上设有防尘盖10,所述防尘盖10的下部设有滴水槽11,所述滴水槽11与挡水套2的外表面扣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2,制作安装过程如下:

(1)制作一个上部为圆筒状钢套的壁厚加厚的挡水套2,并且焊固在油封压盖5外侧的压下箱体12上,这样就将所有会产生缝隙的地方,都处于挡水套2的内部,即使油封压盖螺栓松动,水及氧化铁皮也不会进入压下箱体内部;

(2)制作一个与压上螺丝7的上部顶杆外圆为过盈配合的带滴水槽11的防尘盖10,防尘盖10为与挡水套2相配合的圆盘状,防尘盖10由厚度较大的钢板加工而成,防尘盖10下部的滴水槽11沿防尘盖10圆周方向布置,滴水槽11的内径略大于挡水套2的外径,使滴水槽11能够与挡水套2的外表面扣合在一起。这样有效的避免了从轧辊上下来的冷却水及氧化铁皮顺着压上螺丝7的上部顶杆及防尘盖10的边缘进入到压上螺丝7与压上螺母6的配合面内,造成导轮9与大齿轮8组成的调整机构执行上调整动作时螺旋结合部位卡死失效;

(3)计算压上螺丝7的上端头部位处于最低位置时,防尘盖10与挡水套2的距离以压上螺丝7处于最低位置时,挡水套2与防尘盖10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

(4)为了增加防尘盖10的强度且损坏后易于更换,可将防尘盖10的下部与压上螺丝7的上部顶杆外圆部位进行焊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