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167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机械加工行业对加工精度及加工成本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数控自动化在加工领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自带刀库的数控机床在大批量、高复杂、高精度加工领域越来越得到广泛利用,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刀具崩角、崩刃、折断,在下一把刀进行加工时,或者是加工下一个工件时,就会造成工件损坏,或者是下一工序刀具的连带损坏,如果是自动上下料的全自动加工,刀具损坏后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出现大量不合格品,甚至造成刀柄,夹具,机床主轴,和机床精度的严重损坏。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的断刀检测装置也层出不穷。

许多数控加工中心都已自带断刀检测装置,具有极高的加工效率,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对于一些传统的数控机床,或者有待改造的机床,往往都没有比较先进的检测装置,一旦发生断刀问题,机床的进给机构和工件夹具极可能会被磨损,机床的停机时间也会加长,产品质量下降,制造成本增加,从而大大降低了车床的加工效率。因此,在传统机床上应用断刀检测装置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采用两个传感器来进行信号通讯,确保了信号的准确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其中激光传感器通过激光信号获取刀具是否断裂或异常磨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避免了检测装置对刀具的损坏,并且检测效率高、精度高;固定座上设有吹气件,出气孔吹出的气体能够将该刀具表面的杂质吹离,同时,出气孔能够将感应器形成的检测区域内的杂质吹离,避免杂质触发感应器;另外,固定座一侧设有防尘罩,也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其尽量少的接触到灰层和切削杂质,提高断刀感应器的精度,本装置能达到断刀检测的功效,但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检测精度高,在传统数控车床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包括:车床本体、固定座、对刀仪、防尘罩、吹气件,所述车床本体一侧设有卡盘,所述卡盘上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旋转缸上端与防尘罩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缸设在固定座中部,所述旋转缸下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所述固定座下部设有吹气件,所述所述吹气件下侧设有触动开关,所述吹气件、触动开关中部均固定于固定座内部圆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为四分之一圆筒状,且能以旋转缸为中心向上90°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刀仪为激光传感器,其传感信息输出端与机床报警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动开关为接触式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与吹气件、旋转缸开关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气件进气端与车床本体上的气泵连接,所述吹气件出气端与对刀仪检测部位位置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分别与车床本体、固定座螺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断刀测试装置采用两个传感器来进行信号通讯,确保了信号的准确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其中,触动开关可以转换检测装置的运行状态,使不进行刀具检测时处于休眠状态,对刀仪采用激光感应器,其即可以在零件加工前对刀具进行对刀,也可以在零件加工过程对刀具是否断刀进行检测,其中激光传感器通过激光信号获取刀具是否断裂或异常磨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避免了检测装置对刀具的损坏,并且检测效率高、精度高;同时,固定座上设有吹气件,出气孔邻近感应器设置,刀具向靠近感应器的方向运动,出气孔吹出的气体能够将该刀具表面的杂质吹离,同时,出气孔能够将感应器形成的检测区域内的杂质吹离,避免杂质触发感应器;另外,固定座一侧设有防尘罩,也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其尽量少的接触到灰层和切削杂质,提高断刀感应器的精度,本装置能达到断刀检测的功效,但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检测精度高,安装方便,在传统数控车床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床本体、2-支架、3-固定座、4-对刀仪、5-旋转缸、6-防尘罩、7-刀具、8-吹气件、9-触动开关、10-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一种刀片断刀测试装置,包括:车床本体1、固定座3、对刀仪4、防尘罩4、吹气件8,车床本体1一侧设有卡盘10,卡盘10上侧设有支架2,支架2一侧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一端设有对刀仪4,对刀仪4外侧设有防尘罩6,防尘罩6一端设有旋转缸5,所述旋转缸5上端与防尘罩6一端固定连接,旋转缸5设在固定座3中部,所述旋转缸5下端与固定座3固定连接,固定座3下部设有吹气件8,吹气件8下侧设有触动开关9,防尘罩6为四分之一圆筒状,且能以旋转缸5为中心向上90°旋转。,对刀仪4为激光传感器,型号为基恩士LR-TB5000C,其传感信息输出端与机床报警器连接,触动开关9为接触式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与吹气件8、旋转缸5开关相连,吹气件8进气端与车床本体上的气泵连接,吹气件8出气端与对刀仪4检测部位位置对齐,支架2分别与车床本体1、固定座3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断刀测试装置采用两个传感器来进行信号通讯,确保了信号的准确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其中,触动开关9可以转换检测装置的运行状态,使不进行刀具7检测时处于休眠状态,对刀仪4采用激光感应器,其即可以在零件加工前对刀具7进行对刀,也可以在零件加工过程对刀具7是否断刀进行检测,其中激光传感器通过激光信号获取刀具是否断裂或异常磨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避免了检测装置对刀具7的损坏,并且检测效率高、精度高;同时,固定座3上设有吹气件8,出气孔邻近感应器设置,刀具7向靠近感应器的方向运动,出气孔吹出的气体能够将该刀具表面的杂质吹离,同时,出气孔能够将感应器形成的检测区域内的杂质吹离,避免杂质触发感应器;另外,固定座3一侧设有防尘罩6,也可以对装置进行保护,使其尽量少的接触到灰层和切削杂质,提高断刀感应器的精度,本装置能达到断刀检测的功效,但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在传统数控车床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实施方式或工作流程:在零件加工过程前,我们首先通过程序编码将刀具7定位到如图1的位置,让刀具7的刀柄触碰到触动开光9,触动开关9接触到刀具7后将信息传递给旋转缸5和吹气件8,旋转缸5带动防尘罩6旋转,使对刀仪4检测部位和吹气件8出气口露出,同时使吹气件8与气缸连接开关打开,使气体从吹气件出气口吹出,将刀具7和对刀仪4上的灰层和油污吹掉,然后刀具继续向对刀仪检测部位位置移动,如图2,此时对刀仪4上的激光传感器对刀具7进行检测,激光传感器通过激光信号获取刀具的断裂和磨损状态,进而将信号传输到报警器,如果刀具7断裂或者异常磨损,报警器将发出警报,从而提醒操作者跟换刀具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