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电感磁芯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555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电感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立式电感磁芯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电感的磁芯为工字型,其制备过程是将粉料制成圆柱形的坯料,然后对坯料进行切削加工成工字型的磁芯。

用于将粉料制成坯料的设备是成型机,其结构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安装有中间托板,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朝向中间托板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支架上还连接有料斗;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竖直贯穿中间托板的、与电机传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上模板、中模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分别连接有与上压辊、下压辊配合的压泵,所述料斗的出料口通过加料管延伸至中模上的成型孔,所述卸料口从中模倾斜向外侧下方延伸;粉料从料斗注入中模上的成型孔中,上模板和下模板在旋转过程中,其上的压泵与上压辊、下压辊接触,对粉料加压形成圆柱形的坯料,坯料从卸料口落入料框。

由于加料管、卸料口、上压辊和下压辊各设一个,坯料成型后还要在成型孔中随着中模旋转一周才脱出,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电感磁芯的成型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立式电感磁芯的成型机在坯料成型后仍需随中模旋转一周才脱出,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立式电感磁芯的成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安装有中间托板,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朝向中间托板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支架上还连接有料斗;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竖直贯穿中间托板的、与电机传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上模板、中模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分别连接有与上压辊、下压辊配合的压泵,所述料斗的出料口通过加料管延伸至中模上的成型孔,卸料口从中模倾斜向外侧下方延伸,所述加料管、卸料口、上压辊和下压辊数量相同,且至少各有两个,均匀分布于中间托板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至少各有两个的加料管、卸料口、上压辊和下压辊,在坯料成型后最多随中模旋转半周就脱出,也就是说,中模上的每个成型孔在旋转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至少两个坯料的加工,加工出的坯料数量成倍增长,大幅提高效率;

二、变频电机可调节速度,以适应不同材质磁芯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立式电感磁芯的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中部安装有中间托板6,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朝向中间托板6的上压辊7和下压辊8,所述支架2上还连接有料斗9;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竖直贯穿中间托板6的、与电机传动的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上连接有上模板4、中模和下模板5,所述上模板4和下模板5分别位于中间托板6上方和下方,所述中模与中间托板6齐平,所述上模板4和下模板5上分别连接有与上压辊7、下压辊8配合的压泵;所述料斗9的出料口通过加料管10延伸至中模上的成型孔,卸料口11从中模倾斜向外侧下方延伸;所述加料管10、卸料口11、上压辊7和下压辊8数量相同,且至少各有两个,均匀分布于中间托板6四周;所述至少两个的加料管10可以如图1所示分别连通一个料斗9,也可以共同连通于一个容积较大的料斗9。

粉料从料斗9注入中模上的成型孔中,上模板4和下模板5在旋转过程中,其上的压泵与上压辊7、下压辊8接触,对成型孔加压使粉料成为圆柱形的坯料,在下一个的卸料口11脱出,大幅提高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