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272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



背景技术:

拉丝机作为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设备,目的是为了把由钢材生产厂家生产运输至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线材或棒材经过拉丝机的拉拔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

现有技术中对拉丝机的控制多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来满足生产的需要,众所周知,拉丝机在拉丝的过程中易出现断线或线材打结现象,当故障发生时需要紧急停机,操作人员按照拉丝机上的按钮正常操作,在紧急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要先逃离拉丝现场,到达安全的地方后再按急停按钮,操作特别不方便,而且在改制不良品时,拉丝机将频繁地出现断线或线材打结现象,操作人员就要频繁逃离拉丝现场,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拉丝机控制操作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等缺陷,提出一种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以方便操作人员对拉丝机的控制,提高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机床及其PLC控制器,所述终端遥控设备包括遥控端以及接收端,所述遥控端发出控制信号,由接收端接收,接收端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进而实现对拉丝机的遥控;

所述遥控端包括发射模块PT2262,发射模块PT2262的数据输入端D3(管脚11)、数据输入端D4(管脚12)、数据输入端D5(管脚13)分别与遥控端的急停按键、停止按键和启动按键的一端电连接,且急停按键、停止按键和启动按键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与数据输入端D3(管脚11)、数据输入端D4(管脚12)和数据输入端D5(管脚13)之间还分别连接有阻值为 10KΩ的电阻R1、R2和R3;其编码启动端TE(管脚14)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振荡电阻输入端OSC1(管脚16)与振荡电阻输出端OSC2(管脚15)之间通过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的阻值为200kΩ;发射模块PT2262的电源正端VCC (管脚18)通过一电阻R5与一发光二极管E1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E1的负极接地;且遥控发射模块PT2262的编码输出端Dout(管脚17)与一高频发射电路电连接,高频发射电路包括三极管Q4、晶振G1、电阻R7、线圈L,电容 C1和电容C2,遥控发射模块PT2262的电源正端VCC(管脚18)连接线圈L的一端,线圈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晶振G1、电阻R7与三极管 Q4的基极和发射极组成闭合回路,且三极管Q4的基极与编码输出端Dout(管脚17)相连,电容C1并联在电阻R7的两端,电容C2的两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相连,电容C1的一端与电容C2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接收端采用接收模块PT2272,且在其电源正端Vcc(管脚10)、电源负端Vss(管脚9)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DIN(管脚14)之间连接有接收头,用以接收高频发射电路发出的信号;PT2272的振荡电阻输入端OSC1(管脚13)与振荡电阻输出端OSC2(管脚12)之间通过电阻R8连接,且接收模块PT2272的数据输出端D3(管脚17)、数据输出端D4(管脚16)和数据输出端D5(管脚15) 分别与第一光电耦合器T1、第二光电耦合器T2和第三光耦合器T3的正极电连接,以滤除干扰信号,提高电路稳定性,且第一光电耦合器T1、第二光电耦合器T2和第三光耦合器T3的负极接地、集电极接电源,其发射极分别通过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与继电器线圈一M1、继电器线圈二M2和继电器线圈三M3电连接,且继电器线圈一M1、继电器线圈二M2和继电器线圈三M3的常开触点分别与拉丝机机床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急停按钮并联,在不更改设备线路的情况下实现遥控控制,通用性广,安装设置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包括发射模块PT2262和接收模块 PT2272,采用315高频发射电路设计方案,发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拉丝机的遥控控制,并在接收模块设置管坯隔离器有效隔离干扰信号,提高控制电路稳定性,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继电器线圈与拉丝的控制按钮的两端并联,对接收的高电平后触点吸合,进而控制拉丝机的启动、停止、急停按钮闭合接通,不改变原有设备线路,维护方便,通用性广,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遥控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收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拉丝机终端遥控设备,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机床及其PLC控制器,所述终端遥控设备包括遥控端以及接收端,所述遥控端发出控制信号,由接收模块接收,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进而实现对拉丝机的遥控;

如图1所示,所述遥控端包括发射模块PT2262,发射模块PT2262的数据输入端D3(管脚11)、数据输入端D4(管脚12)、数据输入端D5(管脚13)分别与遥控端的急停按键、停止按键和启动按键的一端电连接,且急停按键、停止按键和启动按键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与数据输入端D3(管脚11)、数据输入端D4(管脚12)和数据输入端D5(管脚13)之间还分别连接有阻值为10KΩ的电阻R1、R2和R3;其编码启动端TE(管脚14)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振荡电阻输入端OSC1(管脚16)与振荡电阻输出端OSC2(管脚15) 之间通过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4的阻值为200kΩ;发射模块PT2262的电源正端VCC(管脚18)通过一电阻R5与一发光二极管E1的正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E1的负极接地;且遥控发射模块PT2262的编码输出端Dout(管脚17) 与一高频发射电路电连接,高频发射电路包括三极管Q4、晶振G1、电阻R7、线圈L,电容C1和电容C2,遥控发射模块PT2262的电源正端VCC(管脚18)连接线圈L的一端,线圈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晶振G1、电阻R7 与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组成闭合回路,且三极管Q4的基极与编码输出端 Dout(管脚17)相连,电容C1并联在电阻R7的两端,电容C2的两端与三极管 Q4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相连,电容C1的一端与电容C2相连,另一端接地。

结合图2所示,所述接收端采用接收模块PT2272,且在其电源正端Vcc(管脚10)、电源负端Vss(管脚9)以及数据信号输入端DIN(管脚14)之间连接有接收头,用以接收高频发射电路发出的信号;PT2272的振荡电阻输入端OSC1 (管脚13)与振荡电阻输出端OSC2(管脚12)之间通过电阻R8连接,且接收模块PT2272的数据输出端D3(管脚17)、数据输出端D4(管脚16)和数据输出端D5(管脚15)分别与第一光电耦合器T1、第二光电耦合器T2和第三光耦合器T3的正极电连接,以滤除干扰信号,提高电路稳定性,且第一光电耦合器 T1、第二光电耦合器T2和第三光耦合器T3的负极接地、集电极接电源,其发射极分别通过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与继电器线圈一、继电器线圈二和继电器线圈三电连接,且继电器线圈一、继电器线圈二和继电器线圈三的常开触点分别与拉丝机机床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急停按钮并联,在不更改设备线路的情况下实现遥控控制,通用性广,安装设置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