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1751发布日期:2018-11-02 22:1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部分医疗器械上,需要使用到一种U字形结构的牵引杆(牵引轴),该种结构的牵引杆一般是通过将一根直杆结构的杆件原材折弯处理,然后形成由杆体部和折弯部组成的U字形的牵引杆。而现有技术中在加工牵引杆时,由于牵引杆本身较细,折弯处理时一方面会造成杆体部和折弯部断裂、或弯曲弧度不符合要求,或造成杆体部和折弯部之间平行度不够,无法满足医疗器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定位块、内侧卡块、外侧套管,所述的装置定位块侧面设置牵引杆限位管,牵引杆包括杆体部和折弯部,牵引杆的折弯部设置为能够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状态时,所述的内侧卡块设置为能够夹装在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的结构,外侧套管设置为能够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的结构。

所述的内侧卡块包括卡块本体,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和本体下表面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外侧套管侧面设置套管卡槽,套管卡槽的卡槽上端面和卡槽下端面设置为平行布置结构。

所述的卡块本体一端设置凸出的限位面,限位面呈凸出的弧形面结构,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位设置为呈C字形的连接部,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时,卡块本体一端的限位面设置为能够顶靠贴合在牵引杆的连接部位置的结构。

所述内侧卡块夹装在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位置时,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折弯部内侧的结构,卡块本体的本体下表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杆体部内侧的结构。

所述的外侧套管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时,套管卡槽的卡槽上端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折弯部外侧位置的结构,套管卡槽的卡槽下端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杆体部外侧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内侧卡块夹装在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并且外侧套管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时,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和外侧套管的卡槽上端面之间形成上定型间隙,上定型间隙的高度尺寸设置为等于牵引杆的直径尺寸的结构,卡块本体的本体下表面和卡槽下端面之间形成下定型间隙,下定型间隙的高度尺寸设置为等于牵引杆的直径尺寸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步骤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的处理步骤是:1)将需要折弯的牵引杆的杆体部插装到装置限位块上的牵引杆限位管内,向上折弯牵引杆的折弯部,将牵引杆的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2)将内侧卡块放置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卡块本体夹装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3)将牵引杆和内侧卡块套装到外侧套管内,外侧套管套装在牵引杆的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4)保持上述状态持续0.5min-3min后,再依次取下外侧套管和内侧卡块,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重复上述步骤,可以批量进行牵引杆折弯处理。

将内侧卡块夹装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时,将卡块本体的本体上表面贴合在折弯部内侧位置,将卡块本体的本体下表面贴合在杆体部内侧位置;将外侧套管套装在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时,将套管卡槽的卡槽上端面贴合在折弯部外侧位置的结构,将套管卡槽的卡槽下端面贴合在杆体部外侧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及折弯处理方法,在将直杆结构的杆件原材折弯加工呈U字形的牵引杆时,将杆件原材折弯后形成牵引杆的杆体部插装到装置限位块1上的牵引杆限位管内,向上折弯牵引杆的折弯部,将牵引杆的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再将内侧卡块放置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卡块本体夹装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然后将牵引杆和内侧卡块套装到外侧套管内,外侧套管套装在牵引杆的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最后保持上述状态持续0.5min-3min后,再依次取下外侧套管和内侧卡块,这样就方便快捷地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加工出了符合要求的U字形结构的牵引杆。而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批量进行牵引杆折弯处理。上述结构,在加工牵引杆时工作人员操作折弯处理装置,方便省力,有效确保牵引杆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成品率,降低材料浪费,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需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及折弯处理方法,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折弯牵引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装置定位块;2、内侧卡块;3、外侧套管;4、牵引杆限位管;5、牵引杆;6、杆体部;7、折弯部;8、卡块本体;9、本体上表面;10、本体下表面;11、套管卡槽;12、卡槽上端面;13、卡槽下端面;14、限位面;15、连接部;16、上定型间隙;17、下定型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定位块1、内侧卡块2、外侧套管3,所述的装置定位块1侧面设置牵引杆限位管4,牵引杆5包括杆体部6和折弯部 7,牵引杆5的折弯部7设置为能够折弯到与杆体部6平行布置的状态,折弯部 7折弯到与杆体部6平行布置状态时,所述的内侧卡块2设置为能够夹装在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的结构,外侧套管3设置为能够套装在杆体部6 外侧和折弯部7外侧的结构。上述结构,在将直杆结构的杆件原材折弯加工呈U 字形的牵引杆时,将杆件原材折弯后形成牵引杆5的杆体部6插装到装置限位块1上的牵引杆限位管4内,向上折弯牵引杆3的折弯部7,将牵引杆5的折弯部7折弯到与杆体部6平行布置的状态,再将内侧卡块2)放置到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卡块本体8夹装到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然后将牵引杆5和内侧卡块2套装到外侧套管3内,外侧套管3套装在牵引杆5 的杆体部6外侧和折弯部7外侧,最后保持上述状态持续0.5min-3min后,再依次取下外侧套管3和内侧卡块2,这样就方便快捷地完成牵引杆5的折弯处理,加工出了符合要求的U字形结构的牵引杆。而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批量进行牵引杆5折弯处理。上述结构,内侧卡块2对折弯部和杆体部内表面之间的平行度进行限位、塑形,而外侧套管3对折弯部和杆体部外表面的形状进行压折塑性,在牵引杆成型而取走外侧套管和内侧卡块后,牵引杆形状不会变形反弹。上述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在加工牵引杆时工作人员操作折弯处理装置,方便省力,有效确保牵引杆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成品率,降低材料浪费,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需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的内侧卡块2包括卡块本体8,卡块本体8的本体上表面9和本体下表面10设置为平行布置的结构,外侧套管3侧面设置套管卡槽11,套管卡槽11 的卡槽上端面12和卡槽下端面13设置为平行布置结构。上述结构,块本体8 的本体上表面9和本体下表面10平行布置,这样,当杆件原材折弯后,杆件原材形成的牵引杆的杆体部贴合在本体下表面10,折弯部贴合在本体上表面,使得本体部和折弯部被固定在平行状态,确保折弯后的牵引杆的杆体部和折弯部之间的平行度满足需求,并且杆件原材在折弯后形成的牵引杆的形状不会反弹。

所述的卡块本体8一端设置凸出的限位面14,限位面14呈凸出的弧形面结构,杆体部6和折弯部7的结合部位设置为呈C字形的连接部15,折弯部7折弯到与杆体部6平行布置的状态时,卡块本体8一端的限位面14设置为能够顶靠贴合在牵引杆5的连接部15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限位面的设置,在将杆件原材折弯形成牵引杆时,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贴合在限位面的凸出的一面,从而使得结合部位弯曲的弧形面结构,确保结合部弧形度满足要求。

所述内侧卡块2夹装在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位置时,卡块本体8的本体上表面9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折弯部7内侧的结构,卡块本体8的本体下表面10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杆体部6内侧的结构。

所述的外侧套管3套装在杆体部6外侧和折弯部7外侧时,套管卡槽11的卡槽上端面12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折弯部7外侧位置的结构,套管卡槽11的卡槽下端面13设置为能够贴合在杆体部6外侧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内侧卡块2夹装在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并且外侧套管3 套装在杆体部6外侧和折弯部7外侧时,卡块本体8的本体上表面9和外侧套管3的卡槽上端面12之间形成上定型间隙16,上定型间隙16的高度尺寸设置为等于牵引杆5的直径尺寸的结构,卡块本体8的本体下表面10和卡槽下端面 13之间形成下定型间隙17,下定型间隙17的高度尺寸设置为等于牵引杆5的直径尺寸的结构。上述结构,上定型间隙对牵引杆的折弯部进行固定塑形,下定型间隙对牵引杆的杆体部部进行固定塑形,确保形成的牵引杆形状符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步骤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方法的处理步骤是:1)将需要折弯的牵引杆5的杆体部6插装到装置限位块1上的牵引杆限位管4内,向上折弯牵引杆3的折弯部7,将牵引杆5的折弯部7折弯到与杆体部6平行布置的状态;2将内侧卡块2)放置到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卡块本体 8夹装到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3)将牵引杆5和内侧卡块2套装到外侧套管3内,外侧套管3套装在牵引杆5的杆体部6外侧和折弯部7外侧; 4)保持上述状态持续0.5min-3min后,再依次取下外侧套管3和内侧卡块2,完成牵引杆5的折弯处理,重复上述步骤,可以批量进行牵引杆5折弯处理。

将内侧卡块2夹装到杆体部6内侧和折弯部7内侧之间时,将卡块本体8 的本体上表面9贴合在折弯部7内侧位置,将卡块本体8的本体下表面10贴合在杆体部6内侧位置;将外侧套管3套装在杆体部6外侧和折弯部7外侧时,将套管卡槽11的卡槽上端面12贴合在折弯部7外侧位置的结构,将套管卡槽 11的卡槽下端面13贴合在杆体部6外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及折弯处理方法,在将直杆结构的杆件原材折弯加工呈U字形的牵引杆时,将杆件原材折弯后形成牵引杆的杆体部插装到装置限位块1上的牵引杆限位管内,向上折弯牵引杆的折弯部,将牵引杆的折弯部折弯到与杆体部平行布置的状态,再将内侧卡块放置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卡块本体夹装到杆体部内侧和折弯部内侧之间,然后将牵引杆和内侧卡块套装到外侧套管内,外侧套管套装在牵引杆的杆体部外侧和折弯部外侧,最后保持上述状态持续0.5min-3min后,再依次取下外侧套管和内侧卡块,这样就方便快捷地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加工出了符合要求的U字形结构的牵引杆。而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批量进行牵引杆折弯处理。上述结构,在加工牵引杆时工作人员操作折弯处理装置,方便省力,有效确保牵引杆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成品率,降低材料浪费,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需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疗器械用牵引杆折弯处理装置及折弯处理方法,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牵引杆的折弯处理,确保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的弧度为圆润的弧形、保障杆体部和折弯部的平行度符合要求,同时有效避免杆体部和折弯部的结合部在折弯处理受力时不会发生断裂,从而全面提高牵引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效降低废品出现概率,降低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