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丝绕线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3408发布日期:2018-07-17 23:0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火花线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丝绕线筒。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脉冲火花放电蚀除被加工材料来进行加工,加工电极与被加工材料之间因存在液态电介质并不接触,所以可用较软的电极(工具)加工硬而脆的金属等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电火花加工中以移动的线电极切割加工最为广泛。线电极切割有单向走丝(慢走丝)和往复走丝(快走丝)两大类型,其中往复走丝线切割是我国自主发展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我国所特有,其优点是设备造价低廉,钼合金线电极(钼丝)可多次反复放电使用。特别适合机械加工难以胜任的高硬度、高强度、高熔点、高韧性、高脆性材料(如:钨钼合金、记忆合金、镁合金、硬质合金、聚晶金刚石、钕铁硼等)的加工,广泛应用于模具制做、航天航空、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等各领域的精密或异型零部件的加工、制造。

目前已有单向走丝(慢走丝)线切割的电极丝(一般是铜丝)都是一次通过式使用,电极丝由储丝筒引送至加工区一次放电后离开加工区就报废了,尤其是小能量切割时造成电极丝的严重浪费;往复走丝(快走丝)线切割的电极丝是多次反复使用,但因已有往复走丝线切割是单丝筒结构,限制了电极丝的长度(一般只有200~300米)造成20秒左右就换向,工艺过程中形成频繁换向条纹,加工的精度远远差于单向走丝线切割。

CN105562854A公开了“循环使用电极丝的单向电火花线切割方法”,该方法不仅有效的消除了换向放电条纹,还提高了加工精度。实现该方法的重要系统之一是双丝筒变速运丝系统,其中快速装卸绕丝储丝筒机构是重要功能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电极丝绕线筒,该电极丝绕线筒可以实现对绕丝筒体的方便拆卸和牢固定位。

一种电极丝绕线筒,包括绕丝轴,绕丝轴上周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环,至少一个支撑环还与绕丝筒体周向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环在绕丝轴的轴向上夹住绕丝筒体,两个支撑环和绕丝筒体均被锁紧螺母紧固,锁紧螺母与绕丝轴螺纹连接。

通过以支撑环为中间介质实现绕丝筒体的周向定位和轴向定位,使得位于外部的支撑环主要承担轴向定位的载荷,避免支撑环与绕丝轴之间的配合过紧,可以在拆装时方便的将外部的支撑环拆卸或安装,即可拆卸或安装绕丝筒体,从而提高了拆卸的方便程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支撑环与绕丝轴键连接,该支撑环还通过圆柱销与绕丝筒体的端面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支撑环包括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内支撑环与绕丝轴键连接,内支撑环还通过圆柱销与绕丝筒体的端面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内支撑环通过两个平键与绕丝轴键连接,两个平键沿绕丝轴的轴线对称设置,内支撑环通过两个圆柱销与绕丝筒体的端面连接,两个圆柱销沿绕丝轴的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绕丝筒体包括绕丝部和位于绕丝部两侧的法兰部,绕丝部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法兰部的端面和绕丝部的端面与一对支撑环的内表面接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绕丝部的端面设有锥形孔,支撑环的朝向绕丝部的端面的中部设有锥形凸起,锥形孔与锥形凸起相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绕丝部过渡配合在绕丝轴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特征在于:锁紧螺母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极丝绕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极丝绕线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绕丝筒体;2、内支撑环;3、绕丝轴;4、外支撑环;5、锁紧螺母;6、平键;7、圆柱销。

一种电极丝绕线筒,包括绕丝轴3,绕丝轴3上周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环,至少一个支撑环还与绕丝筒体1周向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环在绕丝轴3的轴向上夹住绕丝筒体1,两个支撑环和绕丝筒体1均被锁紧螺母5紧固,锁紧螺母5与绕丝轴3螺纹连接。

通过以支撑环为中间介质实现绕丝筒体1的周向定位和轴向定位,使得位于外部的支撑环主要承担轴向定位的载荷,避免位于外部的支撑环与绕丝轴3之间的配合过紧,可以在拆装时方便的将支撑环拆卸或安装,从而能够快捷的拆下或装上绕丝筒体,提高了拆卸的方便程度。

优选的,支撑环包括内支撑环2和外支撑环4,内支撑环2通过两个平键6与绕丝轴3键连接,两个平键6沿绕丝轴3的轴线对称设置,内支撑环2通过两个圆柱销7与绕丝筒体1的端面连接,两个圆柱销7沿绕丝轴3的轴线对称设置。通过在内支撑环2与绕丝轴3之间设置平键6连接,并且利用圆柱销7与绕丝筒体1连接,可以使得内支撑环2,仅仅承担扭转的作用力,而无需承担径向的载荷,避免了支撑环与绕丝轴3之间的卡死,从而可以方便的拆卸支撑环。而绕丝筒体1与绕丝轴3之间,也没有相对的直接扭转作用可能产生,从而也避免了绕丝轴3与绕丝筒体1之间的卡死。

优选的,绕丝筒体1包括绕丝部和位于绕丝部两侧的法兰部,绕丝部的外表面为圆柱面,法兰部的端面和绕丝部的端面与一对支撑环的内表面接触。通过设置法兰部,可以增加绕丝筒体1与支撑环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绕丝部的端面设有锥形孔,支撑环的朝向绕丝部的端面的中部设有锥形凸起,锥形孔与锥形凸起相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绕丝部过渡配合在绕丝轴3上。通过绕丝部与绕丝轴3的过渡配合,可以实现二者的直接接触,防止绕丝部在旋转过程中的抖动,从而提高电火花线切割的走丝精度。优选的,锁紧螺母5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孔。可以利用诸如杆之类的辅助工具插入到孔中,提高了在旋紧锁紧螺母5时的扭矩,从而提高连接的牢固程度,避免绕丝筒体1在旋转过程中的松脱。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例如:①以上实施例中,内支撑环是通过两个平键与绕丝轴连接的,实际上通过一个平键也可以实现键连接,只不过一个平键的键连接可能会产生对于周的径向力,效果比两个平键略差;②还可以将外支撑环与绕丝轴键连接并与绕丝筒体通过圆柱销连接,而内支撑环不与这两者实现周向固定的连接。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