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弯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2757发布日期:2018-11-14 03:2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弯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圆机,特别是一种立式弯圆机。

背景技术

传统对板材进行弯曲操作的时候,往往需要利用圆柱形的滚轮进行压弯,传统对板材进行压弯是利用两个可转动的滚轮水平设置,把需要压弯的板材至于该两个滚轮上,然后手动利用重物对两个滚轮上的板材进行压弯,从而实现其弯圆的工艺,但是纯人手进行压弯的话,其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而且所压弯出来的产品的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人手对板材的弯圆加工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立式弯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面竖直设置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三者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工作平面,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三者的轴线异面设置,所述机架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分别驱动连接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使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绕各自轴线转动,所述第三工作辊远离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的一侧设置有活塞缸,所述机架内底部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活塞缸,以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两者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压弯平面,所述活塞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工作辊,所述活塞缸带动所述第三工作辊沿垂直所述压弯平面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辊与所述第三工作辊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工作辊与第三工作辊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工作平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滚轮、第二限位滚轮,所述第一限位滚轮、第二限位滚轮的圆柱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上分别套有第一限位套筒、第二限位套筒,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的背向所述第三工作辊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工作辊的轴线的第一滑轨、第二滑轨,所述第一限位套筒联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限位套筒联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万向联轴器连接第三工作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万向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平面上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沿所述活塞缸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滑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三工作辊远离所述工作平面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联动连接所述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一侧面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泵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调整垫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均套接有压轮,所述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的侧面均设置有用于与压轮配合连接的键,所述压轮的圆周面设置有闭环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底部与中部收窄,所述卡接槽的中部往顶部扩宽,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卡接槽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弹性元件的顶部具有圆弧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用于分别带动该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进行旋转运动,使第一工作辊、第二工作辊、第三工作辊分别绕其各自的轴线进行旋转,该活塞缸用于带动该第三工作辊进行靠近或远离该压弯平面的运动,该泵体用于提供活塞缸的运动动力,在实际应用中,该板材置于该压弯平面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活塞缸的相互配合运动实现对板材的压弯;更加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压轮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压轮俯视示意图。

图中:机架1,工作平面2,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活塞缸9,第一限位滚轮10,第二限位滚轮11,第一限位套筒12,第二限位套筒13,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第三万向联轴器16,第一万向联轴器17,第二万向联轴器18,控制面板19,控制箱20,调整垫脚21,散热孔22,支架23,滑块24,第三滑轨25,压轮26,键27,卡接槽28,弹性元件2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4,一种立式弯圆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一侧面竖直设置有工作平面2,所述工作平面2上设置有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三者的轴线均垂直于所述工作平面2,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三者的轴线异面设置,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分别驱动连接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使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绕各自轴线转动,所述第三工作辊5远离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的一侧设置有活塞缸9,所述机架1内底部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活塞缸9,以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两者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压弯平面,所述活塞缸9驱动连接所述第三工作辊5,所述活塞缸9带动所述第三工作辊5沿垂直所述压弯平面的方向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用于分别带动该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进行旋转运动,使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分别绕其各自的轴线进行旋转,该活塞缸9用于带动该第三工作辊5进行靠近或远离该压弯平面的运动,该泵体用于提供活塞缸9的运动动力,在实际应用中,该板材置于该压弯平面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活塞缸9的相互配合运动实现对板材的压弯;更加高效、便捷。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工作辊3与所述第三工作辊5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工作辊4与第三工作辊5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工作平面2设置有第一限位滚轮10、第二限位滚轮11,所述第一限位滚轮10、第二限位滚轮11的圆柱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在实际运用中,待压弯的板材从该第一间隙或者该第二间隙进行上料操作,在上料或者下料的过程中,该第一限位滚轮10、第二限位滚轮11对板材运动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板材往工作平面2的方向靠,使板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上分别套有第一限位套筒12、第二限位套筒13,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的背向所述第三工作辊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工作辊3的轴线的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所述第一限位套筒12联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14,所述第二限位套筒13联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5;该结构简单、设置合理,设置该第一限位套筒12、该第二限位套筒13、第一滑轨14、第二滑轨15,使得该第一限位套筒12、第二限位套筒13可分别沿该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实现根据不同的板材宽度进行调节,实现对不同板材进行限位,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可通过该第一限位套筒12、第二限位套筒13的运动进板材在压弯过程中进行宽度方向的压缩,从而实现板材在多个维度上的压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第三万向联轴器16连接第三工作辊5;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当第三工作辊5进行径向运动使,该第三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依然能够通过该第三万向联轴器16向该第三工作辊5提供动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17连接所述第一工作辊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万向联轴器18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该结构简单、设置合理,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当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进行径向的位置调整后,该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仍然能分别通过第一万向联轴器17、第二万向联轴器18向该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提供动力。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工作平面2上设置有第三滑轨25,所述第三滑轨25沿所述活塞缸9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滑轨25上设置有滑块24,所述第三工作辊5远离所述工作平面2的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联动连接所述滑块24;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该滑块24、支架23、第三滑轨25的设置,使得第三工作辊5的运动方向更为精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的一侧面设置有控制箱20,所述控制箱20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泵体;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利用控制箱20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泵体进行运动,在实际运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对该控制箱20进行编程,实现其自动化运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箱20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9,所述控制面板19电连接所述控制箱20;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可通过手动控制该控制面板19,进而通过控制面板19对控制箱20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三驱动电机8、泵体的控制。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调整垫脚21;该结构简单、设置合理,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利用调整垫脚21对机架1的平行进行微调,能够有效使机架1保持水平安装。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均套接有压轮26,所述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的侧面均设置有用于与压轮26配合连接的键27,所述压轮26的圆周面设置有闭环的卡接槽28,所述卡接槽28的底部与中部收窄,所述卡接槽28的中部往顶部扩宽,所述卡接槽28内设置有弹性元件29,所述弹性元件29与所述卡接槽28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弹性元件29的顶部具有圆弧凸起;该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工作时通过该键27带动有压轮26转动,在压轮26的圆周面设置卡接槽28,在卡接槽28内设置弹性元件29,使得在工作时,可通过该弹性元件29与待加工工件贴合,区别于传统的第一工作辊3、第二工作辊4、第三工作辊5与工件直接接触,本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工件在加工时剧烈的震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1一侧面设置有若干散热孔22;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有效的加快对机架1内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散热的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