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6635发布日期:2019-01-08 20:5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用于板料冲压成形和落料分离的模具,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翻孔模等。在冲压模具中,通过模具型腔对板料成形,通过冲压模具的冲裁刃口对板料实施分离或切割。最常用的冲压模具只有一个工位,完成一道生产工序。为提高生产率,可将多道冲压工序,如将落料、拉深、冲孔、切边等工序设计在一个冲压模具上,使板料在一个工位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这种冲压模具称为复合模。

在进行本发明的研究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采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冲压模具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中,上模复位时容易将工件带起,致使工件错位,卸料装置很难将工件顶出,卸料困难,安全性差,冲压得到的工件需要人工进行计数,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从而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指出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模基座、下模基座和长条形的下料槽,所述上模基座的下方固定有冲压凸模,所述的下模基座上开设有与冲压凸模相匹配的冲压凹模,所述下料槽的一端位于下模基座的正下方,所述下料槽的底部由下模基座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降低,所述的下料槽内放置有清水,所述下模基座的下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侧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与一计数器电连接,所述的计数器与显示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杆的长度与导向孔的深度相等,所述下料槽内清水的深度为下料槽深度的1/2-2/3,所述下料槽的底部表面经过抛光处理。

本发明冲压得到的工件直接落入下料槽中,实现了快速卸料,有效解决了上模时将工件带起、卸料装置很难将工件顶出的技术问题,并且冲压完成的工件表面温度较高,下料槽内清水的设计,不仅能够防止工件掉落时与下料槽冲击造成损坏,而且能够通过对清水温度的控制,对工件进行合理的降温;通过光电传感器将掉落工件的数量传送到计数器,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冲压工件的自动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料槽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模基座1、下模基座2和长条形的下料槽3,所述上模基座1的下方固定有冲压凸模4,所述的下模基座2上开设有与冲压凸模4相匹配的冲压凹模5,所述下料槽3的一端位于下模基座2的正下方,所述下料槽3的底部由下模基座2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降低,所述的下料槽3内放置有清水,所述下模基座2的下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6,侧面安装有显示屏8,所述的光电传感器6与一计数器7电连接,所述的计数器7与显示器8电连接。

所述导杆10的长度与导向孔11的深度相等,所述下料槽3内清水的深度为下料槽3深度的1/2-2/3,所述下料槽3的底部表面经过抛光处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上模基座1上的冲压凸模4向下冲压,得到工件,冲压完成后的工件直接向下落入下料槽3中,下料槽3中的清水能够减小对工件的冲击,防止工件损坏,同时,清水能够对工件进行适当的冷却,当工件掉落到下料槽3的底部后,由于底部为斜面设计,工件依靠自身重力向低处逐渐滑落,直至滑落到最低端,在最低端通过机械手将工件取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计数及快速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上模基座、下模基座和长条形的下料槽,所述上模基座的下方固定有冲压凸模,所述的下模基座上开设有与冲压凸模相匹配的冲压凹模,所述下料槽的一端位于下模基座的正下方,所述下料槽的底部由下模基座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降低,所述的下料槽内放置有清水,所述下模基座的下方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侧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与一计数器电连接,所述的计数器与显示器电连接。本发明冲压得到的工件直接落入下料槽中,实现了快速卸料,下料槽不仅能够防止工件掉落时与下料槽冲击造成损坏,而且能够通过对清水温度的控制,对工件进行合理的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博鑫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08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