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6607发布日期:2020-04-21 22:26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且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面积的托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托盘通常安装或设置在产品上,而作为产品的缓冲与固定组件。托盘可采用塑料、金属或其它混合材料所制成,托盘通常是配合产品的特定外观而采用冲压成型。因此托盘只能适用在相对应的产品上,然而,现有的托盘是根据产品的尺寸与外型而订作,此造成材料的浪费。此外,不同规格的产品需订制对应的托盘,且不同的托盘的共用性并不佳,此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盘,适用于产品的缓冲与固定,且具有改变面积的特性,可适用在不同规格的产品上。

本发明的一种托盘,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外缘面、中心孔、多个内切槽以及多个外切槽。中心孔穿设于本体的中央处,以构成间隔于外缘面的内缘面。多个内切槽成形于本体,且多个内切槽分别自内缘面朝外缘面延伸。多个外切槽成形于本体,且分别设置在多个内切槽之间,多个外切槽分别自外缘面朝中心孔延伸。其中,本体能够沿着多个内切槽与多个外切槽被拉伸,以使中心孔与内切槽所形成的空间变大并改变本体的面积。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托盘适用于产品的缓冲保护与固定,由于托盘本体上成形有多个内切槽与多个外切槽,使用者可通过外力相对展开内切槽与外切槽,进而改变本体的面积以适用在不同规格的产品上。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托盘标示径向施力的密合状态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托盘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托盘适用在产品上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a的托盘标示水平施力的密合状态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托盘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c为图2b的托盘适用在产品上的示意图;

图3a及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托盘于密合状态及展开状态下,适用在不同尺寸产品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100a:托盘;

110、110a:本体;

r:径向;

as:容纳空间;

ch:中心孔;

d1:外径;

d2:内径;

fh:卡合孔;

is:内缘面;

ig:内切槽;

l1:短边;

l2:长边;

os:外缘面;

og:外切槽;

o1:第一变形孔;

o2:第二变形孔;

200a、200b、200c:产品;

210a、210c:圆盘;

220a、220c:圆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托盘标示径向施力的密合状态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托盘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1c为图1b的托盘适用在产品上的示意图。

参考图1a至图1c,本实施例的托盘100包括本体110,且所述本体110例如为柔性材料(如硅胶、塑料或其它类似的材料),以利于变形。当本体110配置在产品上时,可通过柔软特性以达到缓冲保护及固定的目的。本体110包括外缘面os、中心孔ch、多个内切槽ig以及多个外切槽og。

中心孔ch,穿设于本体110的中央处c且贯穿本体110的上下两侧面、且中心孔ch的内侧构成间隔于外缘面os的内缘面is。此外,中心孔ch例如是通过冲压或钻孔加工而形成。

多个内切槽ig成形于本体110,多个内切槽ig分别自内缘面is朝外缘面os延伸。详细而言,多个内切槽ig在本体110上形成多条呈直线延伸的缝隙且贯穿内缘面is以连通中心孔ch,即多个内切槽ig是沿着本体110的径向r朝外缘面os辐射延伸。

多个外切槽og成形于本体110,且分别设置在多个内切槽ig之间,多个外切槽og分别自外缘面os朝中心孔ch延伸。详细而言,多个外切槽og在本体110上形成多条呈直线延伸的缝隙且贯穿外缘面os,即多个外切槽og是沿着本体110的径向r朝内缘面is辐射延伸。

本实施例的本体110采用柔性材料,使得本体110能够沿着多个内切槽ig与多个外切槽og被拉伸,以改变本体110的面积。

进一步而言,多个内切槽ig与多个外切槽og皆为等角设置,且各内切槽ig与各外切槽og呈现为交错间隔设置,而利于通过外力使内切槽ig与外切槽og同时展开或同时密合。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10还包括多个第一变形孔o1及多个第二变形孔o2。各第一变形孔o1贯穿设置在各内切槽ig远离中心孔ch的端部。各第二变形孔o2贯穿设置在各外切槽og靠近中心孔ch的端部。进一步而言,通过各第一变形孔o1与各第二变形孔o2设置,使本体110的各内切槽ig与各外切槽og可任意变形而不会造成本体110的损坏,简言之,第一变形孔o1与第二变形孔o2可提升本体110的变形承受度。

请参考图1a至图1c,以下说明托盘100如何应用于产品200a,其中产品200a具有圆盘210a及设置在圆盘上的圆柱体220a。

本体110在密合状态(见图1a)下呈现为圆形外观,使各内切槽ig与各外切槽og的缝隙微小。施加沿径向r朝外辐射分布的多个外力f1在本体110,当本体110沿着各外切槽og被拉伸时,本体110的外缘面os的外径d1增加。当本体110沿着各内切槽ig被拉伸时,本体110的内缘面is的内径d2增加,即中心孔ch与内切槽ig所形成的空间变大并扩大本体110的圆面积。因此,本体110增加内径d2后的内缘面is可用以套设在产品200a的圆柱体220a外围。另外本体110的外缘面os的外径d1大于或等于圆盘210a的直径,而完全覆盖于圆盘210a上,以达到缓冲保护的功效。

图2a为图1a的托盘标示水平施力的密合状态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托盘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c为图2b的托盘适用在产品上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2a至图2c,以下说明托盘100如何应用于产品200b,其中产品200b为四边形的块状结构。本体110在密合状态(见图2a)下呈现为圆形外观,使各内切槽ig与各外切槽og的缝隙微小。当施加沿径向r朝外分布的两水平外力f2在本体110时,本体110沿着对向设置的其中两外切槽og被拉伸以形成两平行短边l1,且本体110沿着其它的外切槽og未被拉伸而形成两平行长边l2,使本体110呈现为矩形外观,并带动本体110沿着各个内切槽ig被拉伸,而构成多个呈四边形的容纳空间as。如此可将产品200b对应放置在各容纳空间as中,以达到缓冲保护的功效。

以下将列举其他实施例以作说明。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组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组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托盘于密合状态及展开状态下,适用在不同尺寸产品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托盘100a与前述实施例的托盘100大致相同,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本体110a上具有多个卡合孔fh,贯穿于本体110a的上下两侧面,且分别配置在各内切槽ig与各外切槽og之间。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例的托盘100a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产品200c,其中产品200c具有一圆盘210c及多个圆柱体220c。

参考图3a,本体110a在密合状态(见图3a)下呈现为圆形外观且适用于尺寸较小的产品200c,使各内切槽ig与各外切槽og的缝隙微小。将本体110a的多个卡合孔fh分别对应容纳多个圆柱体220c,并以本体110a覆盖圆盘210c。

参考图3b,本体110a在展开状态(见图3b)下呈现为放大圆形外观且适用于尺寸较大的产品200c。使本体110a沿着各外切槽og被拉伸,以增加外缘面os的外径,且本体110a沿着各内切槽ig被拉伸,以增加内缘面is的内径,进而扩大本体110a的圆面积,使多个卡合孔fh改变位置以对应容纳产品200c的多个圆柱体220c,同时以本体110a覆盖圆盘210c。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托盘适用于产品的缓冲保护与固定,由于托盘本体上成形有多个内切槽与多个外切槽,使用者可通过外力相对展开内切槽与外切槽,进而改变本体的面积大小与外形(圆形、矩形)以适用在不同形状、尺寸的产品上。进一步而言,本发明可变形的托盘可依据产品的规格而改变外形与面积,具有共用性佳的特性,可达到节省制作成本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