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0256发布日期:2019-01-08 21:0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风扇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电子产品(诸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等等)的效能及寿命,散热风扇实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的装配,都是人工装配,人工装配效率低,而且精度无法提升,大大限制了产品的质量。虽然有一些辅助装配的设备,但由于其上料不流畅,摩擦片、扣环等定位的精准差,使其容易出现组装不牢固,点胶点油不准确、组装效率低、良品率低的问题,无法大批量生产。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包括基座、治具输送回流装置、摩擦片上料装置、扣环上料装置、轴承上料装置、点油点胶装置、压合装置、扇叶组装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摩擦片上料装置、扣环上料装置、轴承上料装置、点油点胶装置、压合装置、扇叶组装装置和下料装置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设有机架、工作台、脚轮组件、封板和控制机构,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防护罩,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多个所述脚轮组件固定在所述机架底部,多块所述封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马达调速器和电气柜,所述电气柜固定在所述机架内,所述马达调速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马达调速器设在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和所述扇叶组装装置之间,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在所述防护罩前面;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设有治具输送机构和治具回流机构,所述治具输送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中间,所述治具回流机构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设在所述治具输送机构正下方;所述摩擦片上料装置设有摩擦片振动盘支座、摩擦片振动盘、摩擦片输送机构和摩擦片搬运机械手,所述摩擦片振动盘支座设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摩擦片振动盘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振动盘支座上,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设在所述摩擦片振动盘送料轨道的末端,所述摩擦片搬运机械手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摩擦片搬运机械手设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扣环上料装置设有扣环振动盘支座、扣环振动盘、扣环输送机构、扣环搬运机械手和扣环辅助装配机构,所述扣环振动盘支座设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扣环振动盘设在所述扣环振动盘支座上,所述扣环输送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扣环输送机构设在所述扣环振动盘的送料轨道末端,所述扣环搬运机械手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扣环搬运机械手设在所述扣环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扣环辅助装配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一边上,所述扣环辅助装配机构设在所述扣环搬运机械手下方;所述轴承上料装置设有轴承送料机构和轴承搬运机械手,所述轴承送料机构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轴承搬运机械手设在所述轴承送料机构上方,所述轴承搬运机械手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点油点胶装置设有点油机构、点胶机构、点胶辅助压合机构和顶升旋转机构,所述点油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点胶机构设在所述点油机构右侧,所述点胶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一边上,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机构设在所述顶升旋转机构下方,所述顶升旋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顶升旋转机构设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下方;所述压合装置设有压合支架、压合气缸、压合导套、压合导杆、压合升降板、压合压杆、传感器支架和压合定位传感器,所述压合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压合气缸固定在所述压合支架上,两个所述压合导套设在所述压合气缸两边,两个所述压合导套固定在所述压合支架上,两根所述压合导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压合导套滑动连接,所述压合升降板与所述压合气缸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所述压合升降板与两根所述压合导杆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压合压杆固定在所述压合升降板底部,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在所述压合支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设在上端固定有检测块的所述压合导杆的旁边,所述压合定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扇叶组装装置设有扇叶输送流水线和扇叶搬运机械手,所述扇叶输送流水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扇叶搬运机械手设在所述扇叶输送流水线上方,所述扇叶搬运机械手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装置设有下料吸附机构、下料机械手和下料产品滑槽,所述下料吸附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机械手设在所述下料吸附机构右侧,所述下料机械手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产品滑槽固定在所述第四输送组件前侧,所述下料产品滑槽设在所述下料机械手下方。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治具输送机构设有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和第四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第三输送组件和第四输送组件由左至右依次相连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设有摩擦片输送支架、摩擦片输送电机、摩擦片输送驱动轮、摩擦片输送从动轮、摩擦片传送带、摩擦片传送带垫块和摩擦片传送带挡边,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摩擦片输送电机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上,所述摩擦片输送驱动轮外套在所述摩擦片输送电机的旋转轴上,两个所述摩擦片输送从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上,靠近所述摩擦片输送驱动轮一侧的所述摩擦片输送从动轮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摩擦片输送同步轮,所述摩擦片输送同步轮通过皮带与所述摩擦片输送驱动轮连接两个所述摩擦片输送从动轮之间通过所述摩擦片传送带连接,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上,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垫在所述摩擦片传送带下方,所述u型摩擦片传送带挡边固定在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上,所述摩擦片传送带挡边和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将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夹在中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扣环辅助装配机构设有辅助装配左安装板、辅助装配左气缸、辅助装配左夹爪、辅助装配右支架、辅助装配右气缸和辅助装配右定位块,所述辅助装配左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一边上,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左安装板上,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设在所述治具上方,两个所述辅助装配左夹爪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上,所述辅助装配右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的一边上,所述辅助装配右支架设在所述辅助装配左安装板的右侧,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右支架上,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垂直,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设在所述治具上方,所述辅助装配右定位块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的伸缩杆的末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送料机构设有轴承送料支架、轴承送料气缸、轴承送料升降板、轴承送料推杆、轴承送料导套、轴承送料导杆、轴承料斗和轴承送料辅助机构,所述轴承送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轴承送料气缸所述轴承送料支架底部,所述轴承送料升降板与所述轴承送料气缸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轴承送料推杆通过安装套固定在所述轴承送料升降板上面的中间,所述轴承送料推杆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槽,四个所述轴承送料导套固定在所述轴承送料升降板上,四根所述轴承送料导杆分别与四个所述轴承送料导套滑动连接,四根所述轴承送料导杆下端与所述轴承送料支架固定相连,所述轴承料斗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轴承送料推杆穿过所述轴承料斗,所述轴承送料推杆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槽,当所述轴承送料推杆向上移动时可将装在所述轴承料斗中的轴承装入轴承槽,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机构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机构设在所述轴承送料推杆的正上方,辅助将轴承装入所述轴承槽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点油机构设有点油支架、油筒、点油升降气缸、点油升降板、点油升降导套、点油升降导杆、点油平推气缸、点油组件和防油滴漏组件,所述点油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油筒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侧边,所述点油升降气缸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上,所述点油升降板与所述点油升降气缸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点油升降导套设在所述点油升降气缸两边,两个所述点油升降导套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上,两根所述点油升降导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点油升降导套滑动连接,两根所述点油升降导杆的下端与所述点油升降板固定相连所述点油平推气缸固定在所述点油升降板侧边,所述点油组件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点油平推气缸的伸缩杆的末端,所述防油滴漏组件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上,所述防油滴漏组件设在所述点油组件下方。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叶输送流水线设有扇叶输送支架、扇叶输送电机、扇叶输送驱动轮、扇叶输送从动轮、输送驱动皮带、扇叶输送传送带、扇叶输送挡边和扇叶输送挡块,所述扇叶输送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扇叶输送电机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上,所述扇叶输送驱动轮外套在所述扇叶输送电机的旋转轴上,两个所述扇叶输送从动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的两端,所述扇叶输送驱动轮通过所述输送驱动皮带与一个所述扇叶输送从动轮连接,两个所述扇叶输送从动轮通过所述扇叶输送传送带连接在一起,两根所述扇叶输送挡边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的两侧,所述扇叶输送挡块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的一端,所述扇叶输送挡块设在所述扇叶输送传送带的末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吸附机构设有下料吸附支架、吸附升降气缸、吸附升降板、吸附升降导套、吸附升降导杆、升降导杆连接板和产品提升吸附头,所述下料吸附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吸附升降气缸固定在所述下料吸附支架上,所述吸附升降板与所述吸附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套固定在所述下料吸附支架上,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套设在所述吸附升降气缸两侧,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套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吸附升降导杆的下端与所述吸附升降板固定相连,所述升降导杆连接板与两根所述吸附升降导杆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产品提升吸附头上设有可将产品吸住的吸盘,所述产品提升吸附头固定在所述吸附升降板底部。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机械手设有下料支架、下料平移气缸、下料滑轨、下料滑块、下料滑板、下料升降滑台气缸、产品抓取气缸和产品抓取夹爪,所述下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下料平移气缸所述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滑轨固定在所述下料支架上,所述下料滑块与所述下料滑轨滑动连接,所述下料滑板固定在所述下料滑块上,所述下料升降滑台气缸固定在所述下料滑板上,所述产品抓取气缸固定在所述下料升降滑台气缸的滑动块上,两个所述产品抓取夹爪设在所述产品抓取气缸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设有摩擦片上料装置、扣环上料装置、轴承上料装置、点油点胶装置、扇叶组装装置等,各装置分工合作,组装动作均自动完成,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组装牢固,点胶点油准确,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治具输送机构、治具回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前后平移单元、第二左右平移单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治具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摩擦片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摩擦片输送机构、摩擦片搬运机械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扣环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扣环辅助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轴承送料机构、轴承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轴承送料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轴承预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点油点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点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点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点胶辅助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顶升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扇叶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扇叶输送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扇叶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扇叶搬运平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的下料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下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例所示:1、基座;11、机架;12、工作台;13、胶轮组件;14、封板;15、控制机构;2、治具输送回流装置;21、治具输送机构;211、第一输送组件;2111、第一输送支架;2112、第一输送电机;2113、第一输送驱动轴;2115、第一输送同步轮;2116、第一输送同步带;2117、第一输送挡边;2118、第一输送拨料气缸;2119、第一输送拨料板;212、第二输送组件;2121、第二输送支架;2122、第二输送轨道;2123、第二输送轨道挡边;2124、第二前后平移单元;21241、第二前后平移支架;21242、第二前后平移导杆;21243、第二前后平移导套;21244、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5、第二前后平移气缸;2125、第二左右平移单元;21251、第二左右平移气缸;21252、第二左右平移推块;21253、第二左右平移滑轨;21254、第二左右平移滑块;21255、第二左右平移连接板;21256、第二治具拨块;213、第三输送组件;214、第四输送组件;22、治具回流机构;221、治具顶升组件;2211、治具顶升安装板;2212、治具顶升气缸;2213、治具顶升滑套;2214、治具顶升滑杆;2215、滑杆下固定板;2216、治具顶升板;222、治具回流组件;223、治具下降组件;3、摩擦片上料装置;31、摩擦片振动盘支座;32、摩擦片振动盘;33、摩擦片输送机构;331、摩擦片输送支架;332、摩擦片输送电机;333、摩擦片输送驱动轮;334、摩擦片输送从动轮;335、摩擦片传送带;336、摩擦片传送带垫块;337、摩擦片传送带挡边;34、摩擦片搬运机械手;341、摩擦片搬运支架;342、摩擦片搬运气缸;343、摩擦片搬运滑轨;344、摩擦片搬运滑块;345、摩擦片搬运滑板;346、摩擦片升降滑台气缸;347、摩擦片吸附头;4、扣环上料装置;41、扣环振动盘支座;42、扣环振动盘;43、扣环输送机构;44、扣环搬运机械手;45、扣环辅助装配机构;451、辅助装配左安装板;452、辅助装配左气缸;453、辅助装配左夹爪;454、辅助装配右支架;455、辅助装配右气缸;456、辅助装配右定位块;5、轴承上料装置;51、轴承送料机构;511、轴承送料支架;512、轴承送料气缸;513、轴承送料升降板;514、轴承送料推杆;515、轴承送料导套;516、轴承送料导杆;517、轴承料斗;518、轴承送料辅助机构;5181、轴承送料检测传感器;5182、检测传感器支架;5183、轴承送料辅助气缸支架;5184、轴承送料辅助气缸;5185、轴承送料辅助杆;52、轴承搬运机械手;521、轴承搬运支架;522、轴承搬运气缸;523、轴承搬运滑轨;524、轴承搬运滑块;525、轴承搬运滑板;526、轴承升降滑台气缸;527、轴承取放气缸;528、轴承取放夹爪;529、轴承预压组件;5291、轴承预压气缸;5292、轴承预压导套;5293、轴承预压导杆;5294、轴承预压接头;5295、轴承预压连接板;5296、轴承预压头;6、点油点胶装置;61、点油机构;611、点油支架;612、油筒;613、点油升降气缸;614、点油升降板;615、点油升降导套;616、点油升降导杆;617、点油平推气缸;618、点油组件;6181、点油滑台气缸;6182、点油头安装板;6183、点油头;619、防油滴漏组件;6191、防油滴漏气缸;6192、防油滴漏槽安装板;6193、防油滴漏槽;62、点胶机构;621、点胶支架;622、胶筒;623、点胶升降调节组件;624、点胶连接柱;625、点胶气缸安装板;626、点胶气缸;627、点胶导杆;628、点胶升降板;629、点胶头;63、点胶辅助压合机构;631、点胶辅助压合支架;632、点胶辅助压合气缸;633、点胶辅助压合导套;634、点胶辅助压合导杆;635、点胶辅助压合升降板;636、点胶辅助压合压杆;64、顶升旋转机构;641、顶升气缸安装板;642、顶升气缸;643、顶升导套;644、顶升导杆;645、旋转气缸安装板;646、旋转气缸;647、检测传感器安装支架;648、检测传感器;649、顶升旋转轴;7、压合装置;71、压合支架;72、压合气缸;73、压合导套;74、压合导杆;75、压合升降板;76、压合压杆;77、传感器支架;78、压合定位传感器;8、扇叶组装装置;81、扇叶输送流水线;811、扇叶输送支架;812、扇叶输送电机;813、扇叶输送驱动轮;814、扇叶输送从动轮;815、输送驱动皮带;816、扇叶输送传送带;817、扇叶输送挡边;818、扇叶输送挡块;82、扇叶搬运机械手;821、扇叶搬运支架;822、扇叶搬运导柱;823、搬运气缸安装板垫柱;824、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5、扇叶搬运气缸;826、扇叶搬运升降板;827、扇叶搬运平移组件;8271、扇叶平移安装板;8272、扇叶平移滑轨;8273、扇叶平移滑块;8274、扇叶平移滑板;8275、扇叶搬运吸附头;8276、扇叶平移气缸;828、扇叶搬运缓冲组件;8281、扇叶搬运缓冲滑套;8282、扇叶搬运缓冲弹簧;829、扇叶搬运中转组件;8291、扇叶搬运中转气缸;8292、扇叶搬运中转夹爪;9、下料装置;91、下料吸附机构;911、下料吸附支架;912、吸附升降气缸;913、吸附升降板;914、吸附升降导套;915、吸附升降导杆;916、升降导杆连接板;917、产品提升吸附头;92、下料机械手;921、下料支架;922、下料平移气缸;923、下料滑轨;924、下料滑块;925、下料滑板;926、下料升降滑台气缸;927、产品抓取气缸;928、产品抓取夹爪;93、下料产品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包括基座1、治具输送回流装置2、摩擦片上料装置3、扣环上料装置4、轴承上料装置5、点油点胶装置6、压合装置7、扇叶组装装置8和下料装置9,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2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摩擦片上料装置3、扣环上料装置4、轴承上料装置5、点油点胶装置6、压合装置7、扇叶组装装置8和下料装置9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基座1设有机架11、工作台12、脚轮组件13、封板14和控制机构15,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防护罩,所述工作台12固定在所述机架11上,多个所述脚轮组件13固定在所述机架11底部,多块所述封板14固定在所述机架11上,所述控制机构15固定在所述机架11上,所述控制机构15包括控制面板、马达调速器和电气柜,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气柜、马达调速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气柜固定在所述机架11内,所述马达调速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马达调速器设在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2和所述扇叶组装装置8之间,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在所述防护罩前面。

所述控制机构15与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2、摩擦片上料装置3、扣环上料装置4、轴承上料装置5、点油点胶装置6、压合装置7、扇叶组装装置8、下料装置9电性连接。所述治具输送回流装置2设有治具输送机构21和治具回流机构22,所述治具输送机构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中间,所述治具回流机构22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底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22设在所述治具输送机构21正下方。所述摩擦片上料装置3设有摩擦片振动盘支座31、摩擦片振动盘32、摩擦片输送机构33和摩擦片搬运机械手34,所述摩擦片振动盘支座31设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摩擦片振动盘32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振动盘支座31上,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33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33设在所述摩擦片振动盘32送料轨道的末端,所述摩擦片搬运机械手3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摩擦片搬运机械手34设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33上方。所述扣环上料装置4设有扣环振动盘支座41、扣环振动盘42、扣环输送机构43、扣环搬运机械手44和扣环辅助装配机构45,所述扣环振动盘支座41设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扣环振动盘42设在所述扣环振动盘支座41上,所述扣环输送机构43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扣环输送机构43设在所述扣环振动盘42的送料轨道末端,所述扣环搬运机械手4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扣环搬运机械手44设在所述扣环输送机构43上方,所述扣环辅助装配机构45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的一边上,所述扣环辅助装配机构45设在所述扣环搬运机械手44下方。所述轴承上料装置5设有轴承送料机构51和轴承搬运机械手52,所述轴承送料机构51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轴承搬运机械手52设在所述轴承送料机构51上方,所述轴承搬运机械手5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点油点胶装置6设有点油机构61、点胶机构62、点胶辅助压合机构63和顶升旋转机构64,所述点油机构6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点胶机构62设在所述点油机构61右侧,所述点胶机构6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机构63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的一边上,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机构63设在所述顶升旋转机构64下方,所述顶升旋转机构6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顶升旋转机构64设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下方。所述压合装置7设有压合支架71、压合气缸72、压合导套73、压合导杆74、压合升降板75、压合压杆76、传感器支架77和压合定位传感器78,所述压合支架7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压合气缸72固定在所述压合支架71上,两个所述压合导套73设在所述压合气缸72两边,两个所述压合导套73固定在所述压合支架71上,两根所述压合导杆74分别与两个所述压合导套73滑动连接,所述压合升降板75与所述压合气缸72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所述压合升降板75与两根所述压合导杆74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压合压杆76固定在所述压合升降板75底部,所述传感器支架77固定在所述压合支架71上,所述传感器支架77设在上端固定有检测块的所述压合导杆74的旁边,所述压合定位传感器78固定在所述传感器支架77上。所述扇叶组装装置8设有扇叶输送流水线81和扇叶搬运机械手82,所述扇叶输送流水线8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扇叶搬运机械手82设在所述扇叶输送流水线81上方,所述扇叶搬运机械手8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下料装置9设有下料吸附机构91、下料机械手92和下料产品滑槽93,所述下料吸附机构9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下料机械手92设在所述下料吸附机构91右侧,所述下料机械手9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下料产品滑槽93固定在所述第四输送组件214前侧,所述下料产品滑槽93设在所述下料机械手92下方。所述治具输送机构21设有第一输送组件211、第二输送组件212、第三输送组件213和第四输送组件214,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11、第二输送组件212、第三输送组件213和第四输送组件214由左至右依次相连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治具回流机构22设有治具顶升组件221、治具回流组件222和治具下降组件223,所述治具顶升组件221固定在所述治具回流组件222底部的前端,所述治具回流组件222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的底部,所述治具下降组件223固定在所述治具回流组件222底部的后端,所述治具下降组件223与所述治具顶升组件221结构一致。所述摩擦片输送机构33设有摩擦片输送支架331、摩擦片输送电机332、摩擦片输送驱动轮333、摩擦片输送从动轮334、摩擦片传送带335、摩擦片传送带垫块336和摩擦片传送带挡边337,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33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摩擦片输送电机332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331上,所述摩擦片输送驱动轮333外套在所述摩擦片输送电机332的旋转轴上,两个所述摩擦片输送从动轮334通过轮轴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331上,靠近所述摩擦片输送驱动轮333一侧的所述摩擦片输送从动轮334设有一个与其同轴的摩擦片输送同步轮,所述摩擦片输送同步轮通过皮带与所述摩擦片输送驱动轮333连接两个所述摩擦片输送从动轮334之间通过所述摩擦片传送带335连接,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336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输送支架331上,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336垫在所述摩擦片传送带335下方,所述u型摩擦片传送带挡边337固定在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336上,所述摩擦片传送带挡边337和所述摩擦片传送带垫块336将所述摩擦片传送带335夹在中间。所述摩擦片搬运机械手34设有摩擦片搬运支架341、摩擦片搬运气缸342、摩擦片搬运滑轨343、摩擦片搬运滑块344、摩擦片搬运滑板345、摩擦片升降滑台气缸346和摩擦片吸附头347,所述摩擦片搬运支架34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摩擦片搬运气缸34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搬运支架341上,所述摩擦片搬运滑轨343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搬运支架341上,所述摩擦片搬运滑块344与所述摩擦片搬运滑轨343滑动连接,所述摩擦片搬运滑板345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搬运滑块344上,所述摩擦片升降滑台气缸346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搬运滑板345上,所述摩擦片吸附头347固定在所述摩擦片升降滑台气缸346的移动块上。所述扣环辅助装配机构45设有辅助装配左安装板451、辅助装配左气缸452、辅助装配左夹爪453、辅助装配右支架454、辅助装配右气缸455和辅助装配右定位块456,所述辅助装配左安装板451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的一边上,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452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左安装板451上,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452设在所述治具23上方,两个所述辅助装配左夹爪453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452上,所述辅助装配右支架454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的一边上,所述辅助装配右支架454设在所述辅助装配左安装板451的右侧,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455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右支架454上,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455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辅助装配左气缸452垂直,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455设在所述治具23上方,所述辅助装配右定位块456固定在所述辅助装配右气缸455的伸缩杆的末端。所述轴承送料机构51设有轴承送料支架511、轴承送料气缸512、轴承送料升降板513、轴承送料推杆514、轴承送料导套515、轴承送料导杆516、轴承料斗517和轴承送料辅助机构518,所述轴承送料支架51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底部,所述轴承送料气缸512所述轴承送料支架511底部,所述轴承送料升降板513与所述轴承送料气缸512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轴承送料推杆514通过安装套固定在所述轴承送料升降板513上面的中间,所述轴承送料推杆514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槽,四个所述轴承送料导套515固定在所述轴承送料升降板513上,四根所述轴承送料导杆516分别与四个所述轴承送料导套515滑动连接,四根所述轴承送料导杆516下端与所述轴承送料支架511固定相连,所述轴承料斗517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轴承送料推杆514穿过所述轴承料斗517,所述轴承送料推杆514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槽,当所述轴承送料推杆514向上移动时可将装在所述轴承料斗517中的轴承装入轴承槽,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机构518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机构518设在所述轴承送料推杆514的正上方,辅助将轴承装入所述轴承槽中。所述轴承搬运机械手52设有轴承搬运支架521、轴承搬运气缸522、轴承搬运滑轨523、轴承搬运滑块524、轴承搬运滑板525、轴承升降滑台气缸526、轴承取放气缸527、轴承取放夹爪528和轴承预压组件529,所述轴承搬运支架5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轴承搬运气缸52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支架521上,所述轴承搬运滑轨523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支架521上,所述轴承搬运滑块524与所述轴承搬运滑轨523滑动连接,所述轴承搬运滑板525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滑块524上,所述轴承搬运滑板525与所述轴承搬运气缸522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轴承升降滑台气缸526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滑板525上,所述轴承取放气缸527固定在所述轴承升降滑台气缸526上,两个所述轴承取放夹爪528固定在所述轴承取放气缸527上,所述轴承预压组件529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支架521上,所述轴承预压组件529设在所述轴承取放夹爪528右侧。所述点油机构61设有点油支架611、油筒612、点油升降气缸613、点油升降板614、点油升降导套615、点油升降导杆616、点油平推气缸617、点油组件618和防油滴漏组件619,所述点油支架61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油筒612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611侧边,所述点油升降气缸613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611上,所述点油升降板614与所述点油升降气缸613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点油升降导套615设在所述点油升降气缸613两边,两个所述点油升降导套615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611上,两根所述点油升降导杆616分别与两个所述点油升降导套615滑动连接,两根所述点油升降导杆616的下端与所述点油升降板614固定相连所述点油平推气缸617固定在所述点油升降板614侧边,所述点油组件618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点油平推气缸617的伸缩杆的末端,所述防油滴漏组件619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611上,所述防油滴漏组件619设在所述点油组件618下方。所述点胶机构62设有点胶支架621、胶筒622、点胶升降调节组件623、点胶连接柱624、点胶气缸安装板625、点胶气缸626、点胶导杆627、点胶升降板628和点胶头629,所述点胶支架6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胶筒622固定在所述点胶支架621侧边,所述点胶升降调节组件623固定在所述点胶支架621上,所述点胶连接柱624固定在所述点胶升降调节组件623上,所述点胶气缸安装板625与所述点胶连接柱624固定相连,所述点胶气缸626固定在所述点胶气缸安装板625上,两根所述点胶导杆627分别与两个固定在所述点胶气缸安装板625上的导套滑动连接,两根所述点胶导杆627设在所述点胶气缸626两边,所述点胶升降板628与两根所述点胶导杆627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点胶升降板628与所述点胶气缸626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所述点胶头629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点胶升降板628上。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机构63设有点胶辅助压合支架631、点胶辅助压合气缸632、点胶辅助压合导套633、点胶辅助压合导杆634、点胶辅助压合升降板635和点胶辅助压合压杆636,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支架631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的一边上,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气缸632固定在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支架631上,两个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导套633固定在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支架631上,两个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导套633设在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气缸632两边,两根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导杆634分别与两个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导套633滑动连接,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升降板635与所述点胶辅助压合气缸632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升降板635与两根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导杆634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压杆636固定在所述点胶辅助压合升降板635底部。所述顶升旋转机构64设有顶升气缸安装板641、顶升气缸642、顶升导套643、顶升导杆644、旋转气缸安装板645、旋转气缸646、检测传感器安装支架647、检测传感器648和顶升旋转轴649,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64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顶升气缸642固定在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641底部,所述顶升气缸642的伸缩杆穿过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641,四个所述顶升导套643固定在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641上,四根所述顶升导杆644分别与四个所述顶升导套643滑动连接,四根所述顶升导杆644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气缸安装板645固定相连,所述顶升气缸642的伸缩杆末端与所述旋转气缸安装板645固定相连,所述旋转气缸646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安装板645底部,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支架647固定在所述旋转气缸安装板645上,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支架647的安装板中间固定有一个轴承,所述检测传感器648固定在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支架647上,所述顶升旋转轴649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旋转气缸646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顶升旋转轴649穿过固定在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支架647上的轴承,所述顶升旋转轴649设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的正下方。所述扇叶输送流水线81设有扇叶输送支架811、扇叶输送电机812、扇叶输送驱动轮813、扇叶输送从动轮814、输送驱动皮带815、扇叶输送传送带816、扇叶输送挡边817和扇叶输送挡块818,所述扇叶输送支架81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扇叶输送电机812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811上,所述扇叶输送驱动轮813外套在所述扇叶输送电机812的旋转轴上,两个所述扇叶输送从动轮814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811的两端,所述扇叶输送驱动轮813通过所述输送驱动皮带815与一个所述扇叶输送从动轮814连接,两个所述扇叶输送从动轮814通过所述扇叶输送传送带816连接在一起,两根所述扇叶输送挡边817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811的两侧,所述扇叶输送挡块818固定在所述扇叶输送支架811的一端,所述扇叶输送挡块818设在所述扇叶输送传送带816的末端。所述扇叶搬运机械手82设有扇叶搬运支架821、扇叶搬运导柱822、搬运气缸安装板垫柱823、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扇叶搬运气缸825、扇叶搬运升降板826、扇叶搬运平移组件827、扇叶搬运缓冲组件828和扇叶搬运中转组件829,所述扇叶搬运支架8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两根所述扇叶搬运导柱822垂直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支架821上,所述搬运气缸安装板垫柱823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支架821上,所述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设在所述搬运气缸安装板垫柱823上,所述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与外套在两根所述扇叶搬运导柱822的两个导套固定相连,所述扇叶搬运气缸825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上,所述扇叶搬运升降板826与所述扇叶搬运气缸825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扇叶搬运导柱822外套有两个升降导套,所述扇叶搬运升降板826固定在两个所述升降导套上,所述扇叶搬运平移组件827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升降板826上,所述扇叶搬运缓冲组件828外套在所述扇叶搬运导柱822上,所述扇叶搬运缓冲组件828设在所述扇叶搬运升降板826下方,所述扇叶搬运中转组件829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上。所述下料吸附机构91设有下料吸附支架911、吸附升降气缸912、吸附升降板913、吸附升降导套914、吸附升降导杆915、升降导杆连接板916和产品提升吸附头917,所述下料吸附支架91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吸附升降气缸912固定在所述下料吸附支架911上,所述吸附升降板913与所述吸附升降气缸912的伸缩杆的下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套914固定在所述下料吸附支架911上,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套914设在所述吸附升降气缸912两侧,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杆915分别与两个所述吸附升降导套914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吸附升降导杆915的下端与所述吸附升降板913固定相连,所述升降导杆连接板916与两根所述吸附升降导杆915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产品提升吸附头917上设有可将产品吸住的吸盘,所述产品提升吸附头917固定在所述吸附升降板913底部。所述下料机械手92设有下料支架921、下料平移气缸922、下料滑轨923、下料滑块924、下料滑板925、下料升降滑台气缸926、产品抓取气缸927和产品抓取夹爪928,所述下料支架9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下料平移气缸922所述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下料支架921上,所述下料滑轨923固定在所述下料支架921上,所述下料滑块924与所述下料滑轨923滑动连接,所述下料滑板925固定在所述下料滑块924上,所述下料升降滑台气缸926固定在所述下料滑板925上,所述产品抓取气缸927固定在所述下料升降滑台气缸926的滑动块上,两个所述产品抓取夹爪928设在所述产品抓取气缸927上。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11设有第一输送支架2111、第一输送电机2112、第一输送驱动轴2113、第一输送驱动轮、第一输送同步轮2115、第一输送同步带2116、第一输送挡边2117、第一输送拨料气缸2118和第一输送拨料板2119,所述第一输送支架211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第一输送电机2112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2111上,所述第一输送驱动轴2113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输送电机2112的旋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输送驱动轴2113通过穿过两个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2111上的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输送驱动轮外套在所述第一输送驱动轴2113上,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同步轮2115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2111上,两根所述第一输送同步带2116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输送驱动轮滚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同步轮2115分两组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输送同步带2116滚动连接,两根所述第一输送挡边2117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2111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拨料气缸2118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2111的左端,所述第一输送拨料板2119与所述第一输送拨料气缸2118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12设有第二输送支架2121、第二输送轨道2122、第二输送轨道挡边2123、第二前后平移单元2124和第二左右平移单元2125,所述第二输送支架21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支架2121顶部,两根所述第二输送轨道挡边2123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单元212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单元2124设在所述第二输送轨道2122下方,所述第二左右平移单元2125固定在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单元2124上。所述治具顶升组件221设有治具顶升安装板2211、治具顶升气缸2212、治具顶升滑套2213、治具顶升滑杆2214、滑杆下固定板2215和治具顶升板2216,所述治具顶升安装板2211固定在所述治具回流组件222底部的前端,所述治具顶升气缸2212固定在所述治具顶升安装板2211底部,四个所述治具顶升滑套2213固定在所述治具顶升安装板2211底部,四个所述治具顶升滑杆2214分别与四个所述治具顶升滑套2213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下固定板2215与四根所述治具顶升滑杆2214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治具顶升板2216的底部中间与所述治具顶升气缸2212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治具顶升板2216的底部四角分别与四根所述治具顶升滑杆2214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机构518设有轴承送料检测传感器5181、检测传感器支架5182、轴承送料辅助气缸支架5183、轴承送料辅助气缸5184和轴承送料辅助杆5185,所述轴承送料检测传感器5181固定在所述检测传感器支架5182上,所述轴承送料检测传感器5181设在所述轴承料斗517上方,所述检测传感器支架518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气缸支架5183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气缸5184固定在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气缸支架5183上,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杆5185固定在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气缸5184的伸缩杆末端,所述轴承送料辅助杆5185设在所述轴承料斗517上方。所述轴承预压组件529设有轴承预压气缸5291、轴承预压导套5292、轴承预压导杆5293、轴承预压接头5294、轴承预压连接板5295和轴承预压头5296,所述轴承预压气缸5291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支架521顶部,两个所述轴承预压导套5292固定在所述轴承搬运支架521顶部,两个所述轴承预压导套5292设在所述轴承预压气缸5291两边,两根所述轴承预压导杆5293与所述轴承预压导套5292滑动连接,所述轴承预压接头5294外套在所述轴承预压气缸5291的伸缩杆的末端,所述轴承预压连接板5295与所述轴承预压接头5294固定相连,所述轴承预压连接板5295与两根所述轴承预压导杆5293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轴承预压头5296固定在所述轴承预压连接板5295底部。所述点油组件618设有点油滑台气缸6181、点油头安装板6182和点油头6183,所述点油滑台气缸6181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点油平推气缸617的伸缩杆末端,所述点油头安装板6182固定在所述点油滑台气缸6181的滑动块上,所述点油头6183固定在所述点油头安装板6182上。所述防油滴漏组件619设有防油滴漏气缸6191、防油滴漏槽安装板6192和防油滴漏槽6193,所述防油滴漏气缸6191固定在所述点油支架611侧边,所述防油滴漏槽安装板6192固定在所述防油滴漏气缸6191的伸缩杆末端,所述防油滴漏槽6193固定在所述防油滴漏槽安装板6192上。所述扇叶搬运平移组件827设有扇叶平移安装板8271、扇叶平移滑轨8272、扇叶平移滑块8273、扇叶平移滑板8274、扇叶搬运吸附头8275和扇叶平移气缸8276,所述扇叶平移安装板8271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升降板826上,两根所述扇叶平移滑轨8272固定在所述扇叶平移安装板8271上,四个所述扇叶平移滑块8273两两一组分别与两根所述扇叶平移滑轨8272滑动连接,所述扇叶平移滑板8274固定在所述扇叶平移滑块8273上,两个所述扇叶搬运吸附头8275固定在所述扇叶平移滑板8274底部,所述扇叶平移气缸8276固定在所述扇叶平移安装板8271背面,所述扇叶平移气缸8276的伸缩杆末端与所述扇叶平移滑板8274固定相连。所述扇叶搬运缓冲组件828设有扇叶搬运缓冲滑套8281和扇叶搬运缓冲弹簧8282,两个所述扇叶搬运缓冲滑套8281分别外套在所述扇叶搬运导柱822上,两个所述扇叶搬运缓冲弹簧8282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扇叶搬运缓冲滑套8281的底部相连,两个所述扇叶搬运缓冲弹簧8282下端与所述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接触连接。所述扇叶搬运中转组件829设有扇叶搬运中转气缸8291和扇叶搬运中转夹爪8292,所述扇叶搬运气缸安装板824上还固定有中转气缸微调组件,所述扇叶搬运中转气缸8291固定在所述中转气缸微调组件上,与所述扇叶外形相匹配的所述扇叶搬运中转夹爪8292固定在所述扇叶搬运中转气缸8291上。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单元2124设有第二前后平移支架21241、第二前后平移导杆21242、第二前后平移导套21243、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4和第二前后平移气缸21245,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支架2124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2上,两根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导杆21242并排固定在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支架21241上,两个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导套21243分别外套在两根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导杆21242上,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4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前后平移导套21243上,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气缸21245固定在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4上,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气缸21245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4,其末端与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支架2124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左右平移单元2125设有第二左右平移气缸21251、第二左右平移推块21252、第二左右平移滑轨21253、第二左右平移滑板21254、第二左右平移连接板21255和第二治具拨块21256,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气缸21251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4上,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推块21252与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气缸21251的伸缩杆的末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滑轨21253与固定在所述第二前后平移板21244顶部的三个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滑板21254固定在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滑轨21253上,所述第二左右平移连接板21255一端与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滑板21254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推块21252固定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治具拨块21256两两一组固定在所述第二左右平移滑板21254上。

工作原理:本实施例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设备的圆锥,将扇框放在治具上,通过治具输送回流装置实现治具的输送和回流,将摩擦片、扣环、轴承放在振动盘中,通过摩擦片上料装置实现摩擦片的送料及组装,通过扣环上料装置实现扣环的送料及组装,通过轴承上料装置实现轴承的送料及组装,通过点油点胶装置实现自动点油和自动点胶,通过压合装置实现轴承与扇框的压合,通过扇叶组装装置实现扇叶的输送及组装,最后通过下料装置实现产品自动下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设有摩擦片上料装置、扣环上料装置、轴承上料装置、点油点胶装置、扇叶组装装置等,各装置分工合作,组装动作均自动完成,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组装牢固,点胶点油准确,适合大批量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