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束自动穿管机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2085发布日期:2018-08-07 23:10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长线束自动穿管机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电缆往往需要在线束上套设套管,套管可以将多束电线统一集中,便于线束的整理与走线,而且将线束与外界环境隔绝,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中防止线束漏电和外界环境对线束的腐蚀、破坏等不利影响,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目前在进行线束套管时一种方法是将线束直接从一头捅入,不断送入直至从另一头穿出;也可以使用牵引的方法,先将牵引绳一端穿过套管,牵引绳另一端与线束一端打接头,然后拖拽牵引绳,从套管中带出线束,完成套管。上述方法通过人工徒手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如果接头打不好,在拖拽的过程中容易松脱,就得二次返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应用,尤其是在大型电动客车中,汽车电缆呈现小管径、大长度的趋势,其线长可达15米,使得线束套管的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人工穿线方法无法完成套管的工作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套管工作效率低,难以适用于小管径和大长度要求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长线束自动穿管机的夹持机构,能够显著提高穿管工作效率,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多种管径和长度的套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长线束自动穿管机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座、伸缩臂、夹持手及门框型框架,安装座下端固定在驱动链条上,门框型框架底端连接安装座,伸缩臂设置在门框型框架的侧面,伸缩臂朝向穿线杆并连接夹持手,伸缩臂中设有伸缩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工作台台面长度方向设置导轨,夹持机构对套管进行夹持并沿导轨往返移动,将套管穿套在穿线杆或线束上,由控制器对夹持机构的运动进行控制。

工作台台面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直角支架,直角支架自由端连接横梁,横梁上设有若干个滑轮,滑轮上搭载电线或气管。

门框型框架包括长、短竖直部和水平部,长竖直部底端连接安装座,水平部连接长、短竖直部的上端,短竖直部的下端通过支杆与直角支架上的横梁靠近,横梁上的电线延伸到门框型框架上与伸缩臂连接。

安装座底部开有与导轨形成滑动配合的U型导槽。

夹持手包括驱动器和驱动器前端的上下两个夹头,上下夹头在驱动器的驱动下进行张开或夹紧。

夹持手的驱动器与控制器通过气管和电线连接。

伸缩臂的伸缩气缸与控制器通过气管和电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穿管区夹持套管并向穿线杆移动,将套管穿套在穿线杆上,然后在穿线区将套管穿套在线束上,夹持机构自动对两个区的套管进行夹持、移动,操作时仅需对穿管机作出穿管和穿线的指令,穿管机便能自动完成穿管和穿线的工作,实现机械化的操作,使工作更加便捷,节省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置三个夹持机构,按次序进行控制操作,分为准备工步、穿管工步和穿线工步,按照不同工序进行按键操作,实现对各个工序的自动控制,简化了控制操作的步骤,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在运动的过程中,夹持机构通过工作台台面的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进行不同工序的反馈控制,更加高效、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本实用新型的长线束自动穿管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台面;2、夹持机构;3、导轨;4、穿线杆;5、直角支架;6、控制面板;7、控制器;8、位置传感器;9、电线;10、升降支撑夹;11、穿管区;12、穿线区;13、工装位;21、安装座;22、伸缩臂;23、夹持手;24、框架;25、连接杆;26、圆环;31、驱动链条;41、升降滑轮;42、挂钩;51、横梁;61、第一传感器;62、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含有本实用新型的长线束自动穿管机在工作台台面1上方设置导轨3、穿线杆4、夹持机构2及控制面板6,在工作台台面1下设置控制器7,在工作台台面1上设置若干个位置传感器8。工作台具有狭长台面,长度可以达到15米(为了便于显示,附图为缩小长度后的示意图形),台面沿长度方向分为长度相当的穿管区11和穿线区12,穿管区11与穿线区12之间为工装位13。导轨3沿工作台台面1长度方向设置,夹持机构2利用驱动链条31驱动并可沿导轨3移动,穿线杆4设置于工作台台面1的穿管区11中部,平行于导轨3。

穿线杆4的长度小于穿管区11的长度,套管的长度小于穿线杆4的长度。穿线杆4左端固定安装在穿管区11内的支撑件上,中部通过若干个升降滑轮41支撑,右端位于工装位13且右端端部设置一个挂钩42。升降滑轮41包括凹型滑轮和凹型滑轮下方的升降机构(见图3)。在穿管和穿线过程中凹型滑轮的凹槽对套管的管壁进行支撑。如图4所示,在工装位13设置两组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61和第二传感器62,在第一传感器61和第二传感器62之间的侧方位设置升降支撑夹10,升降支撑夹10位于穿线杆4的右端处,对穿线杆4右端进行升降和夹紧,防止穿线杆4右端在穿管和穿线时发生晃动。升降支撑夹10包括上部的夹手和下部的驱动件,驱动件进行升降运动并控制夹手张开或夹紧。升降滑轮41的升降机构和升降支撑夹10的驱动件均与控制器7通过气管连接。

工作台台面1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直角支架5,直角支架5的竖直端固定在台面边缘,水平端通过横梁51串接,横梁51上设有若干个滑轮,滑轮上搭载电线9与气管。在工装位13的直角支架5上安装控制面板6,控制器7对应设置在控制面板6的下方位置。如图3所示,夹持机构2包括安装座21、伸缩臂22、夹持手23及门框型框架24,门框型框架24包括长、短竖直部和水平部,长竖直部底端连接安装座21,水平部连接长、短竖直部的上端,短竖直部的下端通过支杆与直角支架5上的横梁51靠近。夹持机构2的安装座21下端固定在驱动链条31上,安装座21底部开有与导轨3形成滑动配合的U型导槽。伸缩臂22设置在门框型框架24的长竖直部的侧面,伸缩臂22前端连接夹持手23朝向穿线杆4,伸缩臂22中设有伸缩气缸,横梁51上的电线9延伸到门框型框架24上与伸缩臂22连接。夹持手23包括驱动器和驱动器前端的上下两个夹头,上下夹头在驱动器的驱动下进行张开或夹紧。夹持手23夹头形成的夹口与套管的外径相配合,能适度夹持套管并拉动套管一起运动。伸缩臂22的伸缩气缸和夹持手23的驱动器均与控制器7通过气管连接。本发明设置有三个夹持机构2,按照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第一、三夹持机构的间距总长小于穿管区11长度。第三夹持机构的安装座21右侧连接连接杆25,连接杆25的悬臂端连接与伸缩臂22平行的支撑臂,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圆环26,圆环26与穿线杆4基本同心。

驱动链条31由工作台台面1下的链轮驱动,链轮与电机联接。导轨3通过下方连接的支撑杆固定在工作台台面1上。所述位置传感器8分布在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上,用于测量夹持机构2在整个工作台台面1上的位移,对夹持机构2在工作台台面1上的位置进行监测,反馈到控制器7,控制器7对夹持机构2的运动进行控制。电机、夹持机构2、位置传感器8及控制面板6与控制器7均通过电线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工步,初始状态时驱动链条31上的三个夹持机构2全部移动到穿线区12等待命令,第一夹持机构位于工装位13右侧。点击控制面板6的准备按钮,升降支撑夹10上升并托住穿线杆4,使穿线杆4到达夹持手23的夹头高度。将套管的头端穿套在穿线杆4右端外周。

点击控制面板6的穿管按钮执行穿管工步,第一夹持机构的伸缩臂22向前伸出,夹持手23的夹头夹紧套管的头端。然后,升降支撑夹10下降。三个夹持机构2在驱动链条31的带动下向左移动,第一传感器61和第二传感器62位于升降支撑夹10的前后两侧,用于检测套管穿套在穿线杆10上后是否沿着穿线杆10行进。第一夹持机构离开工装位13后,位置传感器8将位置信息传递到控制器7,控制升降滑轮41上升顶起套管,便于套管穿套在穿线杆4上。然后三个夹持机构2继续向左移动,带动套管一起向左移动,使套管穿套在穿线杆4上。当第二夹持机构通过工装位13后,同样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第二夹持机构的伸缩臂22前伸,夹持手23夹持套管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套管的长度小于第一、三夹持机构之间距离的总长,当套管完全套在穿线杆4上,挂钩42再次露出套管尾端时,第三夹持机构还没有到达工装位13,此时暂停驱动链条31的移动,第一、二夹持机构的夹持手23张开,松开夹持的套管,然后,驱动链条31恢复向左移动,直到第三夹持机构通过工装位13后停止。此时,第三夹持机构的夹持手23位于工装位13左侧,伸缩臂22前伸,夹持手23夹持套管的尾端,第三夹持机构右方的圆环26位于工装位13右侧。同时,升降支撑夹10抬起并夹持穿线杆4。在整个移动过程中,通过多个位置传感器8对三个夹持机构2的位置进行监测,当有夹持机构2到达升降滑轮41前方时,控制器7控制升降滑轮41下降,当夹持机构2通过升降滑轮41的位置后,升降滑轮41再次抬起对套管进行支撑。

最后是穿线工步,将线束的头端用钢丝绳捆缚并留有一个套圈,将套圈穿过第三夹持机构右方的圆环26后挂在穿线杆4的挂钩42上,线束展开并放置在工作台的穿线区12上,基本与套管同轴的位置。点击控制面板6的穿线按钮,升降支撑夹10松开穿线杆4并下降,驱动链条31向右移动,第三夹持机构带着套管向线束方向穿线。第三夹持机构右方的圆环26对放置在前方的线束进行抬起并预对准,使线束正确穿到套管中。第二夹持机构移动到工装位13后,伸缩臂22前伸,夹持手23夹持套管。当线束的头端从套管的头端露出时,第二、三夹持机构停止移动,夹持手23松开套管,取下穿好的线束和套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的套管长度仅为举例,本实用新型中套管长度一般小于穿线杆4的长度,通过穿线杆4长度的设定,可以适用于各种长度的线束和套管。采用穿线杆4作为中间媒介,通过穿线杆4直径的设定,可以适用于各种管径的线束和套管。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仅需对穿管机作出穿管和穿线的指令,穿管机便能自动完成穿管和穿线的工作,实现自动化的操作,节省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