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卡箍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073发布日期:2019-02-22 21:2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卡箍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箍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卡箍的全自动卡箍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卡箍做为一种常用部件,通常用在装有套管的设备上,比如汽车、机床等,主要为了夹紧套管连接需要紧固的位置,目前,在组装时通常是由操作人员手动将卡箍压紧,但是这种人工的组装方式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劳动力及生产成本,且当组装的卡箍为小型卡箍时,操作人员连拿握都相当吃力,这会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人工操作时难以避免会出错,降低了组装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全自动卡箍组装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卡箍组装装置,包括竖置架体,升降气缸和下压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竖直设置于竖置架体上靠下位置,该升降气缸输出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滑轨上;所述滑块上方设置有成圆装置,所述成圆装置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所述竖置架体上端设置有横置架体,所述下压气缸横置于横置架体上,该下压气缸输出端朝向竖置架体方向,所述下压气缸输出端设置有推块,通过推块驱动压头上下运动。

所述升降气缸一侧设置有退轴气缸,所述退轴气缸通过固定板与滑块相连;该退轴气缸通过连杆机构驱动下芯轴横向运动。

所述推块上端设置有坡面结构,所述压头尾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坡面结构处。

所述压头下表面设置为弧状,该压头上设置有块状凹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端连有条带的卡座悬挂式送入本装置,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下压气缸启动,驱动推块前移,带动压头前移,压头尾端设置的滚轮与推块上的坡面结构配合驱使压头下压,压住连有条带的卡座避免移动;此时升降气缸启动,驱动滑块上升,同时带动成圆装置上升,成圆装置的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卡座上的垂下的条带在成圆装置上升时会滑入圆弧状凹槽中,在圆弧状凹槽导向作用下,条带弯曲成圆,完成卡箍组装,此外,由于成圆的卡箍包裹在芯轴上无法取出,此时,需要退轴气缸将下芯轴退出(芯轴分为两部分,包括上芯轴和下芯轴),所述退轴气缸启动后通过连杆机构驱动下芯轴横向运动,下芯轴退出后卡箍即可退出取下,完成了自动化卡箍组装,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竖置架体 2、升降气缸 3、下压气缸

4、滑块 5、滑轨 6、成圆装置

7、横置架体 8、推块 9、压头

10、退轴气缸 11、固定板 12、连杆机构

13、下芯轴 14、坡面结构 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卡箍组装装置,包括竖置架体1,升降气缸2和下压气缸3,所述升降气缸2竖直设置于竖置架体1上靠下位置,该升降气缸2输出端设置有滑块4,所述滑块4设置于滑轨5上;所述滑块4上方设置有成圆装置6,所述成圆装置6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所述竖置架体1上端设置有横置架体7,所述下压气缸3横置于横置架体7上,该下压气缸3输出端朝向竖置架体1方向,所述下压气缸3输出端设置有推块8,通过推块8驱动压头9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气缸2一侧设置有退轴气缸10,所述退轴气缸10通过固定板11与滑块4相连;该退轴气缸10通过连杆机构12驱动下芯轴13横向运动;所述推块8上端设置有坡面结构14,所述压头9尾端设置有滚轮15,所述滚轮15位于坡面结构14处;所述压头9下表面设置为弧状,该压头9上设置有块状凹槽。

将一端连有条带的卡座悬挂式送入本装置,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下压气缸3启动,驱动推块8前移,带动压头9前移,压头9尾端设置的滚轮15与推块4上的坡面结构14配合驱使压头9下压,压住连有条带的卡座避免移动;此时升降气缸2启动,驱动滑块4上升,同时带动成圆装置6上升,成圆装置6的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卡座上的垂下的条带在成圆装置6上升时会滑入圆弧状凹槽中,在圆弧状凹槽导向作用下,条带弯曲成圆,完成卡箍组装,此外,由于成圆的卡箍包裹在芯轴上无法取出,此时,需要退轴气缸10将下芯轴退出(芯轴分为两部分,包括上芯轴和下芯轴),所述退轴气缸10启动后通过连杆机构12驱动下芯轴横向运动,下芯轴退出后卡箍即可退出取下,完成了自动化卡箍组装,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