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用产品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499发布日期:2019-02-15 20:0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器用产品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用产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

现有技术中,对产品进行加工时,需要对产品进行安装定位,但是,现有技术中产品的安装定位效率低、质量差,同时,操作的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用产品定位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定位效率及定位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器用产品定位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产品定位机构及产品安装机构,所述产品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产品定位机构包括左侧限位板及右侧限位板,所述左侧限位板与一左侧限位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右侧限位板与一右侧限位气缸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左侧限位气缸及右侧限位气缸带动所述左侧限位板及右侧限位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产品安装机构包括转轴、支撑板、顶料气缸及接料杆,所述转轴与所述左侧限位气缸的输出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左侧限位板及右侧限位板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顶料气缸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后侧,且所述顶料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后端的顶面转动相连,所述接料杆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前侧,且所述接料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板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左侧滑轨及右侧滑轨,所述左侧限位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左侧滑轨上,所述右侧限位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右侧滑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料气缸输出轴的伸出及回缩带动所述支撑板围绕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接料杆移动设置于所述左侧限位板与右侧限位板内部或者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料杆的外缘面上还套设有一环形定位圈;所述环形定位圈的外缘面上还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螺栓,所述螺栓的内端面抵于所述接料杆的外缘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限位板的右侧面设有左侧限位槽,所述右侧限位板的左侧面上设有右侧限位槽,所述左侧限位槽正对所述右侧限位槽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限位板的左侧设有左侧T型槽,所述右侧限位板的右侧设有右侧T型槽,所述左侧限位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左侧T型件,所述右侧限位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右侧T型件,所述左侧T型件卡设于所述左侧T型槽内,所述右侧T型件卡设于所述右侧T型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接料杆的设置,直接将产品套在接料杆上,利用接料杆对产品进行限位,然后顶料气缸输出轴的伸出及回缩带动产品脱离或者送入到产品定位机构,利用产品定位机构对产品进行定位,这种方式中,对产品安装时,操作人员取放产品的安全性高,同时左、右侧限位板的夹紧效率高,质量好;

2.本实用新型中在左、右侧限位板的侧部设置T型槽与对应的限位气缸输出轴进行连接,这样便于左、右侧限位板的维修更换,便于适应不同型号产品的压紧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产品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产品定位机构的俯视图。

其中:1、机架;2、左侧限位板;3、右侧限位板;4、左侧限位气缸; 5、右侧限位气缸;6、转轴;7、支撑板;8、顶料气缸;9、接料杆;10、左侧滑轨;11、右侧滑轨;12、环形定位圈;13、螺栓;14、左侧限位槽; 15、右侧限位槽;16、左侧T型槽;17、右侧T型槽;18、左侧T型件;19、右侧T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减震器用产品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的产品定位机构及产品安装机构,所述产品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产品定位机构包括左侧限位板2及右侧限位板3,所述左侧限位板2与一左侧限位气缸4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右侧限位板3与一右侧限位气缸5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左侧限位气缸4及右侧限位气缸5带动所述左侧限位板2及右侧限位板3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产品安装机构包括转轴6、支撑板7、顶料气缸8及接料杆9,所述转轴6与所述左侧限位气缸4的输出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轴6安装于所述左侧限位板2 及右侧限位板3的正下方,所述支撑板7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转轴6上,所述顶料气缸8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后侧,且所述顶料气缸8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7后端的顶面转动相连,所述接料杆9安装于所述支撑板7的顶面前侧,且所述接料杆9垂直于所述支撑板7设置。

所述顶料气缸输出轴的伸出及回缩带动所述支撑板围绕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接料杆移动设置于所述左侧限位板与右侧限位板内部或者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产品直接套在接料杆上面,其中,当需要对产品进行更换加工时,顶料气缸的输出轴回缩,带动支撑板的后端上升,支撑板的前端下降,这样接料杆就会随着支撑板的转动而脱离到左、右侧限位板的外部,这样在对产品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更好,降低安全隐患。当产品更好完成之后,顶料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带动支撑板外绕在转轴转动,使支撑板的前端升起,使接料杆及接料杆上面的产品移动到左、右侧限位板之间,这样左、右侧限位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就能够带动左、右侧限位板将产品压紧,实现产品的快速压紧及更换,压紧效率高、质量好,同时安全性高。

参见图1、3所示,所述机架1上设有左侧滑轨10及右侧滑轨11,所述左侧限位板2滑动设置于所述左侧滑轨10上,所述右侧限位板3滑动设置于所述右侧滑轨11上。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接料杆9的外缘面上还套设有一环形定位圈12;所述环形定位圈的外缘面上还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螺栓13,所述螺栓的内端面抵于所述接料杆的外缘面上。

通过环形定位圈及螺栓的设置,这样环形定位圈能够在接料杆的表面进行上下移动,调节环形定位圈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调节完成之后,利用螺栓锁紧,然后产品放到接料杆上面的时候,利用环形定位圈对产品的底部进行限位即可,方便快捷。

参见图3所示,所述左侧限位板2的右侧面设有左侧限位槽14,所述右侧限位板3的左侧面上设有右侧限位槽15,所述左侧限位槽正对所述右侧限位槽设置。通过左、右侧限位槽的设置,这样能够提高产品的定位质量及定位稳定性,增大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提高压紧质量。

参见图3所示,所述左侧限位板2的左侧设有左侧T型槽16,所述右侧限位板3的右侧设有右侧T型槽17,所述左侧限位气缸4的输出轴上设有左侧T型件18,所述右侧限位气缸5的输出轴上设有右侧T型件19,所述左侧T型件卡设于所述左侧T型槽内,所述右侧T型件卡设于所述右侧T型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正对不同型号、尺寸的产品,可能左、右侧限位槽的尺寸不一致,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产品,就需要更换不同的左、右侧限位板,以适应不同的产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左侧T型槽及右侧T型槽,当需要更换不同型号产品加工时,只需要将左、右侧限位气缸对应的T型件从对应的T型槽内取出,然后左、右侧限位槽就能够从对应侧的滑轨上滑出,即可进行更换,方便快捷,适用范围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