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葫芦用摩擦片组件与覆膜轴承的专用压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9245发布日期:2019-02-10 22:3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手动葫芦用摩擦片组件与覆膜轴承的专用压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葫芦用摩擦片组件与覆膜轴承的专用压装,属于手动葫芦零件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擦片组件、覆膜轴承是公知手动葫芦的标配零件,其中,摩擦片组件是由一片棘轮和烧结于棘轮上、下两端面的上摩擦片、下摩擦片组成。手动葫芦的装配作业涉及将覆膜轴承压装到摩擦片组件上,而现有压配装置存在覆膜轴承过压或欠压等压装深度不易控制的不足,当覆膜轴承未压到位时,覆膜轴承的上端则并未完全进入棘轮的中心孔,当覆膜轴承压过位时,覆膜轴承的下端会从棘轮的中心孔处外露而出,且易损伤摩擦片组件,致使覆膜轴承变形,有鉴于此,现有压配装置实有改进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装深度易于控制、压装脱膜后装配件取离方便的手动葫芦用摩擦片组件与覆膜轴承的专用压装,该专用压装自身定位精准,且装配件定位可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手动葫芦用摩擦片组件与覆膜轴承的专用压装,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模、定位芯模座和底板,定位芯模座固定于底板上,在上模与定位芯模座之间设有定位芯模,上模在其底部分别开设上模盲孔、上模台阶,定位芯模座具有模座台阶孔和供摩擦片组件搁置的模座顶面,定位芯模自上至下依次具有芯模颈部、芯模肩部和供摩擦片组件穿套的芯模主体部,其中,在芯模肩部与芯模主体部过渡形成供覆膜轴承放置用的芯模台肩,芯模主体部滑配于模座台阶孔中,且芯模主体部通过压簧支承于底板上,上模盲孔套设芯模颈部,上模底面触及芯模肩部,上模台阶的位置恰好与模座顶面呈间隔对应。

上模盲孔的中心线、定位芯模的轴心线和模座台阶孔的中心线共直线。

上模底面至上模台阶的间隔距离略大于摩擦片组件其上摩擦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定位芯模设置合理的芯模台肩后,覆膜轴承的压装深度得到有效控制;

上模一旦卸力伴随压簧的回复作用,摩擦片组件的底面与定位芯模座的模座顶面即脱离接触,可轻松地自定位芯模上取离压装在一起的摩擦片组件连同覆膜轴承;上模盲孔与芯模肩部相套置,且芯模主体部与定位芯模座滑动配合,从而实现了上模、定位芯模和定位芯模座三者的精准定位;摩擦片组件套置芯模主体部,且摩擦片组件搁置于模座顶面上,以及定位芯模开设有供覆膜轴承放置的芯模台肩,则可分别满足摩擦片组件、覆膜轴承的可靠定位,以及覆膜轴承与摩擦片组件的同心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摩擦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覆膜轴承压装到摩擦片组件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2、3所示,手动葫芦用摩擦片组件与覆膜轴承的专用压装,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模1、定位芯模座2和底板3,定位芯模座2通过螺栓7固定于底板3上,在上模1与定位芯模座2之间设有定位芯模4,上模1在其底部分别开设上模盲孔10、上模台阶12,定位芯模座2具有模座台阶孔20和供摩擦片组件M搁置的模座顶面21,定位芯模4自上至下依次具有芯模颈部40、芯模肩部41和供摩擦片组件M穿套的芯模主体部42,其中,在芯模肩部41与芯模主体部42过渡形成供覆膜轴承B放置用的芯模台肩43,芯模主体部42滑配于模座台阶孔20中,且芯模主体部42通过压簧5支承于底板3上,上模盲孔10套设芯模颈部40,上模底面11触及芯模肩部41,上模台阶12的位置恰好与模座顶面21呈间隔对应。

上模1的顶面轴向延伸出一模柄13,模柄13用于与现有结构的压力机连接,并由压力机驱动。

上模盲孔10的中心线、定位芯模4的轴心线和模座台阶孔20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摩擦片组件M是由一片棘轮M2和烧结于棘轮M2上、下两端面的上摩擦片M1、下摩擦片M3组成,上摩擦片M1与下摩擦片M3规格相同。

上模底面11至上模台阶12的间隔距离略大于摩擦片组件M其上摩擦片M1的厚度。

压簧5的上端与台阶200抵触而其下端则抵触于底板3上。

具体压装时,事先安装好上模1,将模柄13固定到压力机上,以及将压簧5、定位芯模4、定位芯模座2和底板3一起组装好,然后放到压力机的工作台上,使底板呈水平状。准备压装作业前,往芯模主体部42套置摩擦片组件M,使摩擦片组件M搁置于模座顶面21上,以及在芯模台肩43上放置覆膜轴承B,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开动压力机进行压装,每进行一次压装作业即可将一只覆膜轴承B压装到摩擦片组件M其棘轮M2的中心孔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