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机边框加工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7310发布日期:2018-11-27 22:35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用于手机边框加工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五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机边框加工的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手机是生活中常用的电子产品,手机的边框通常被设置金属件,然而粗加工的金属边框显然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并且手机的边框除了美观的外表面,其内表面还被用于固定电子元件,因此手机边框的机加工过程涉及复杂的加工方式,高精度的加工要求,这对用于固定手机边框的夹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满足灵活的加工方式,还要满足较高的装夹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用于固定轴件的组合型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机边框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

上固定组件及下固定组件,所述上固定组件及下固定组件通过插销相连接;

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轴套、支撑肋、支撑板、支撑块、支撑柱、第二固定板及主板,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及盖板手柄;

所述第一固定板为表面设有螺孔和轴孔的金属板件,所述轴套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所述轴套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肋为工字型肋板,所述支撑肋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支撑肋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肋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通孔的金属板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支撑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与主板螺栓连接;

所述主板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通孔的金属板件,所述主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主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另一端通过插销与第二盖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盖板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通孔的金属板件,所述第一盖板通过螺钉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凸台的金属板件,所述第二盖板的矩形凸台与第一盖板的矩形通孔相嵌套,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的另一端与盖板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手柄为表面带有螺孔的T字形固定件;

所述支撑板为表面设有螺孔的金属板件,

所述支撑柱为轴心设有通孔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块由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一体构成,所述上支撑台的截面形状大小与第二固定板的矩形通孔的截面形状大小相适应,所述下支撑台的截面形状大小与主板的矩形通孔的截面形状大小相适应,所述支撑块嵌套于第二固定板和主板组合形成的通孔内,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支撑板相接触,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与第二盖板相接触。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一端设有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包括围绕轴孔设置的第一阶梯和用于与外部轴向固定销相配合使用的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与第一阶梯相连通。

所述轴套为一端设有轴向凸缘的金属轴套,所述轴向凸缘表面设有通孔,所述轴套带有凸缘朝向下方,所述轴套自下而上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矩形通孔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

所述主板的矩形通孔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

所述第一盖板的矩形通孔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

所述第一盖板的矩形凸台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

所述主板的两侧设有销孔,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设有带通孔的耳台,所述主板两侧的销孔与所述第二盖板两侧耳台上的通孔通过柱销相配合。

所述主板的表面设有与板销相配合的销孔。

所述盖板手柄端面积较小的一端与第二盖板的另一端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夹具固定难度大、费用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夹具设计成组合型的夹具,将夹具分为与机床固定的下固定组件和与下固定组件配合使用实现固定手机边框的上固定组件,使得夹具的使用更为高效、应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板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上固定组件~10 下固定组件~20

第一固定板~11 轴套~12

支撑肋~13 支撑板~14

支撑柱~15 支撑块~16

第二固定板~17 主板~18

下固定组件~20 第一盖板~21

第二盖板~22 盖板手柄~23

轴孔~111

第二固定板的矩形通孔~171

主板的矩形通孔~181

第一盖板的矩形通孔~211

上支撑台~161 下支撑台~16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然而,实施方式可以按各种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认为限制于本文中提及的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传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为了避免混淆本公开的主题,可能没有详细描述或示出已知的功能或结构。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手机边框加工的夹具包括上固定组件10及下固定组件20,所述上固定组件10及下固定组件20通过插销相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左右的方位应当理解为基于图1的状态所示的方位,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名称前缀只是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具有特定含义。

具体地,所述上固定组件10及下固定组件20通过插销相连接应当理解为所述夹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为了方便夹具的使用,通过插销实现上固定组件与下固定组件的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上固定组件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轴套12、支撑肋13、支撑板14、支撑柱15、支撑块16、第二固定板17及主板18,所述下固定组件20包括第一盖板21、第二盖板22及盖板手柄23;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为表面设有螺孔和轴孔111的金属板件,所述轴套12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111,所述轴套12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螺孔指的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于第一固定板表面的螺栓孔、螺钉孔、半螺栓孔、通孔等用作螺栓、螺钉、螺柱等连接件配合起到连接两部件作用的孔的总称。

其中,所述支撑肋13为工字型肋板,所述支撑肋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17之间,所述支撑肋1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肋1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板17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支撑肋指的是图1中位于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支撑件,本实施例中支撑肋的悬臂端面设有通孔,以便于用户安装螺栓。

所述第二固定板17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通孔171的金属板件,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一端与支撑肋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另一端与主板18螺栓连接;所述主板18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通孔181的金属板件,所述主板18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17螺栓连接,所述主板18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盖板21固定连接,所述主板18的另一端通过插销与第二盖板相连接;

所述第一盖板21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通孔211的金属板件,所述第一盖板21通过螺钉与第二盖板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22为表面设有螺孔和矩形凸台221的金属板件,所述第二盖板22的矩形凸台221与第一盖板21的矩形通孔相嵌套,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22的另一端与盖板手柄23固定连接;所述盖板手柄23为表面带有螺孔的T字形固定件;所述支撑板14为表面设有螺孔的金属板件,所述支撑柱15为轴心设有通孔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块16由上支撑台161和下支撑台162一体构成,所述上支撑台的截面形状大小与第二固定板的矩形通孔171的截面形状大小相适应,所述下支撑台的截面形状大小与主板的矩形通孔181的截面形状大小相适应,所述支撑块嵌套于第二固定板和主板组合形成的通孔内,所述支撑块的一端与支撑板相接触,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端与第二盖板相接触。所述第一固定板11的轴孔111的一端设有工艺槽,所述工艺槽包括围绕轴孔设置的第一阶梯和用于与外部轴向固定销相配合使用的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与第一阶梯相连通。

所述轴套12为一端设有轴向凸缘的金属轴套,所述轴向凸缘表面设有通孔,所述轴套带有凸缘朝向下方,所述轴套自下而上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所述第二固定板17的矩形通孔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所述主板18的矩形通孔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一盖板21的矩形通孔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二盖板22的矩形凸台的几何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轴孔的中心线上所述主板18的两侧设有销孔,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设有带通孔的耳台,所述主板两侧的销孔与所述第二盖板两侧耳台上的通孔通过柱销相配合。所述主板18的表面设有与板销相配合的销孔。所述盖板手柄23端面积较小的一端与第二盖板22的另一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和主板的矩形通孔用于容置支撑块。

具体地,所述上固定组件10与下固定组件20配合实现对手机边框的装夹,具体地,第一盖板用于支撑手机边框的内壁,设置于主板侧面的板销实现对手机边框向内卡紧。

籍此,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夹具固定难度大、费用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夹具设置为上固定组件及下固定组件,使得夹具的使用更为高效、应用更加灵活。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