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装夹的槽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792发布日期:2019-02-15 19:5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便于装夹的槽刀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装夹的槽刀片。



背景技术:

槽刀片用于在加工工件上留下相应规格的槽。

现有的槽刀片仅在底部设置一个装夹接触面,通过刀杆上方的螺丝施加压力,使槽刀片仅有的一个装夹接触面紧密的接触刀杆上设置的装夹接触面。由于只设置仅有的一个装夹接触面,且螺丝的压紧力垂直于装夹接触面,在加工时由于加工时的切削力、反作用力、震动等外力作用下,被装夹的槽刀片会在装夹接触面旋转或滑移使得槽刀片与刀杆之间松动脱落。而且,在加工进给的反作用力下,槽刀片会反生往后缩的位移,造成加工尺寸不稳定,刀片损耗严重,加工精度降低,影响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夹的槽刀片,能牢固且稳定地安装在刀杆上,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刀片的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装夹的槽刀片,包括刀头和圆柱形的刀柄,所述刀头设有前刃面、两个主刃面和两个侧刃面,两个所述主刃面和两个所述侧刃面均分设在所述刀头的两侧,所述主刃面与所述前刃面相交形成倒角切削刃,所述侧刃面与所述前刃面相交形成侧切削刃;

所述刀柄包括刀脊,所述刀脊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装夹面和第二装夹面,所述第一装夹面与所述第二装夹面之间形成夹角,且所述第一装夹面与所述前刃面的夹角和所述第二装夹面与所述前刃面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夹面与所述第二装夹面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装夹面与所述前刃面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装夹面与所述前刃面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侧切削刃与所述刀柄平行,同一侧的所述倒角切削刃与所述侧切削刃之间形成倒角切削刃角。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切削刃角为30°~80°。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两侧的倒角切削刃角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两侧的倒角切削刃角度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上设有卷屑槽,所述卷屑槽与所述前刃面的夹角为5°~15°。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上设有小平面,所述卷屑槽位于所述前刃面和所述小平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的两侧均设有修整刃,沿所述刀柄至所述刀头方向,所述修整刃位于所述侧切削刃的前方,两个所述修整刃的刃口宽度大于两个所述侧切削刃的刃口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的两侧还设有圆角刃,沿所述刀柄至所述刀头方向,所述圆角刃位于所述修整刃的前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装夹的槽刀片,包括刀头和圆柱形的刀柄,刀头的两侧均设有倒角切削刃和侧切削刃,倒角切削刃和侧切削刃用于切削加工工件;刀柄上设有刀脊,在刀脊的两侧设有第一装夹面和第二装夹面,第一装夹面与第二装夹面之间形成有夹角,该夹角与刀杆的装夹型面匹配,装夹时,通过刀杆上方的螺丝施加锁紧力,使得第一装夹面和第二装夹面在安装锁紧力的作用下紧贴于刀杆上的装夹型面,使得槽片刀安装牢固且稳定,刀片不会因为外力产生松动,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刀片的损耗;而且,第一装夹面与前刃面的夹角和第二装夹面与前刃面的夹角相等,即第一装夹面和第二装夹面形成型面的中线垂直于前刃面,装夹时,第一装夹面和第二装夹面具有自定位作用,使得前刃面始终保持水平,有利于产品加工尺寸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刀具的磨损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便于装夹的槽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便于装夹的槽刀片的前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便于装夹的槽刀片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便于装夹的槽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刀头;2、刀柄;101、前刃面;102、主刃面;103、侧刃面;104、卷屑槽;105、小平面;106、修整刃;107、圆角刃;201、刀脊;202、第一装夹面;203、第二装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4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装夹的槽刀片,包括刀头1和圆柱形的刀柄2,刀头1设有前刃面101、两个主刃面102和两个侧刃面103,两个主刃面102和两个侧刃面103均分设在刀头1的两侧,主刃面102与前刃面101相交形成倒角切削刃,侧刃面103与前刃面101相交形成侧切削刃,倒角切削刃和侧切削刃用于切削加工工件,刀头1的两侧均设有倒角切削刃和侧切削刃,刀头1的两侧同时切削加工槽,在刀头1两侧设置两个倒角切削刃,无需另外增加倒角刀即可加工对称或不对称的任意角度槽口倒角,具有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刀柄2包括刀脊201,刀脊201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装夹面202和第二装夹面203,第一装夹面202与第二装夹面203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与刀杆的装夹型面匹配,且第一装夹面202与前刃面101的夹角和第二装夹面203与前刃面101的夹角相等,装夹时,通过刀杆上方的螺丝施加锁紧力,使得第一装夹面202和第二装夹面203在安装锁紧力的作用下紧贴于刀杆上的装夹型面,使得槽片刀安装牢固且稳定,刀片不会因为外力产生松动,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刀片的损耗;而且,第一装夹面202与前刃面101的夹角和第二装夹面203与前刃面101的夹角相等,即第一装夹面202和第二装夹面203形成型面的中线垂直于前刃面101,装夹时,第一装夹面202和第二装夹面203具有自定位作用,使得前刃面101始终保持水平,有利于产品加工尺寸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刀具的磨损均匀性。

进一步地,第一装夹面202与第二装夹面203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装夹面202与前刃面101的夹角为45°,第二装夹面203与前刃面101的夹角为45°,第一装夹面202与第二装夹面203形成一个夹角为90°的V型面,该V型面与刀杆上的V型面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侧切削刃与刀柄2平行,沿刀头1至刀柄2的方向,两个主刃面10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即同一侧的倒角切削刃与侧切削刃之间形成倒角切削刃角,倒角切削刃角为被加工工件槽口的倒角角度,一般地,倒角切削刃角为30°~80°。根据工件的要求,刀头1两侧的倒角切削刃角可以相等(即A=B),也可以设置成不相等(即A≠B),具体可以通过控制刀头1前端面与主刃面102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述,刀头1前端端面到两侧主刃面102之间的距离分别为C.L1和C.L2,根据工件的要求,可以设计为C.L1等于C.L2和C.L1不等于C.L2等两种组合形式,其作用在于:C.L1和C.L2的长度分别控制两侧倒角切削刃角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刀头1上设有卷屑槽104,卷屑槽104与前刃面101的夹角为5°~15°,沿刀柄2至刀头1方向,卷屑槽104位于前刃面101的前方,卷屑槽104设有圆弧面,圆弧半径为1mm,卷屑槽104用于使切屑卷缩以及断屑均匀,有利于排屑。

进一步地,在刀头1上设有小平面105,卷屑槽104位于前刃面101和小平面105之间,小平面105的前端为刀尖,沿刀柄2至刀头1方向,设置小平面105的长度为0.2mm~0.5mm,有利于增加刀尖强度,增强刀尖的耐磨性能,同时与具有圆弧面的卷屑槽104形成折面,更有利于断屑。

进一步地,刀头1的两侧均设有修整刃106,沿刀柄2至刀头1方向,修整刃106位于侧切削刃的前方,修整刃106的长度L为0.2mm~0.6mm,修整刃106与侧切削刃之间形成有夹角,两个修整刃106的刃口宽度大于两个侧切削刃的刃口宽度,一般设置两个修整刃106的刃口宽度比两个侧切削刃的刃口宽度宽大概0.1mm~0.4mm,如图4所示,两侧的修整刃106形成刃口宽度C.W,两侧的侧切削刃形成刃口宽度D.W,C.W的刃口宽度实际为被加工工件槽的宽度,设置C.W大于D.W,其主要作用是D.W起到避空的作用,减少刃口与工件的接触,减少摩擦,降低切削温度,减低切削力,避免刀具断裂的风险。

刀头1的两侧还设有圆角刃107,圆角刃107与刀尖连接,圆角刃107的圆角为R0.1~R0.5,沿刀柄2至刀头1方向,圆角刃107位于修整刃106的前方,通过设置圆角刃107有利于增加刀尖的强度和耐磨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