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机器人冲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1835发布日期:2019-03-22 20:5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机器人冲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机器人冲孔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副车架冲孔机设备的结构设计非常复杂。冲孔单元间通过机械结构紧凑的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的组合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但多单元的密集组合对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很难精确到理想的范围,其拥挤的结构设计对生产制造及维护修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太多组件链接在一起,更换步骤较为繁琐,易造成零部件的漏装、丢失及更换过程中对其它完好部件造成破坏。例如,更换一些小型易损的零部件时,需要拆除多个冲孔单元设备,个别案例需要拆除液压机构进行更换。这就使得更换零件耗时严重,严重影响生产,给企业利益造成高额的经济损失。由于冲孔机设备的冲孔单元结构复杂,维修人员对设备的日常保养有很大的不便。设备复杂、结构连接度较为紧密,工人在检查、保养设备时存在很多盲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传统冲孔设备的复杂性,提供一种将冲孔单元从设备中独立出来、可以带多个冲孔单元的柔性冲孔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柔性机器人冲孔设备,包括夹具设备、电控柜和冲孔机构,还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机器人控制柜,所述的冲孔机构分为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本体两侧的第一冲孔单元和第二冲孔单元,所述的第一冲孔单元和第二冲孔单元均设置在一换枪盘支架上;所述的夹具设备设置在第一冲孔单元和第二冲孔单元连线的一侧,夹具设备与电控柜相连,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与机器人控制柜和一储气罐相连。

所述的换枪盘支架包括设置冲孔单元定位托盘及设置在冲孔单元定位托盘旁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上设有杠杆压臂,杠杆压臂的一端与一气缸相连。

所述杠杆压臂的另一端与一防尘盖相连,防尘盖位于冲孔单元定位托盘上方,防尘盖可盖住冲孔单元。

所述的机器人控制柜和电控柜和储气罐设置在一工作围栏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冲孔设备区分化处理,使得冲孔设备不再紧密连接,简洁化冲孔单元的结构,显著的减少了更换零件所用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区分后的设备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得维护更加全面。

(2)本发明的设备区分化处理,降低了传统冲孔设备的复杂程度。显著的降低了液压与气路的复杂程度,减少了零部件重复安装的次数,相对于传统冲孔机而言,极大的提高了冲孔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简单的设备结构,缩短了安装、维修的时间,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企业利益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枪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气罐 ;2、机器人控制柜;3、电控柜;4、第一冲孔单元;5、机器人本体;6、第二冲孔单元;7、待加工零件;8、夹具设备;9、工作围栏;10、气缸;11、杠杆压臂;12、防尘盖;13、支撑立柱;14、冲孔单元定位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机器人冲孔设备,包括夹具设备8、电控柜3和冲孔机构,还包括机器人本体5和机器人控制柜2,所述的冲孔机构分为分别设置在机器人本体5两侧的第一冲孔单元4和第二冲孔单元6,所述的第一冲孔单元4和第二冲孔单元6均设置在一换枪盘支架上;所述的夹具设备8设置在第一冲孔单元和第二冲孔单元连线的一侧,夹具设备8与电控柜3相连,给零件提供稳定精确的定位与夹持条件;所述的机器人本体5与机器人控制柜2和一储气罐1相连,机器人控制柜2提供机器人控制所需的程序及电源,储气罐1为提供相应压力及流量的气体存储装置,气体压力需要大于5公斤。

所述的换枪盘支架包括设置冲孔单元定位托盘及设置在冲孔单元定位托盘旁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上设有杠杆压臂,杠杆压臂的一端与一气缸相连。

所述杠杆压臂的另一端与一防尘盖相连,防尘盖位于冲孔单元定位托盘上方,防尘盖可盖住冲孔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电控柜3控制夹具设备8将待加工零件7(即汽车副车架)夹紧,气缸1带动杠杆压臂11打开防尘盖12,机器人本体带着冲孔单元,放置在定位托盘14上,机器人离开,气缸带动杠杆压臂合上防尘盖12;同理,1号孔冲孔结束后进行2号孔的冲孔,完成所有冲孔动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