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网片的全自动双层换模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9612发布日期:2019-08-31 02:2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金属网片的全自动双层换模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市推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网片的全自动双层换模工作台。



背景技术:

超市推车是方便了购物,并在大型商场中广泛使用,其一般有篮筐,推把以及设置在篮筐底部的车轮组成,其中篮筐由设置在四壁以及底部的网片焊接而成,金属网片由横竖相间的金属条焊接而成,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人工把金属丝摆放在模框中,然后推送到焊接机下方进行焊接,在一条焊接生产线上,一个模框内的金属网焊接完成需要重新回位再次摆丝然后再回来焊接,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网片的全自动双层换模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金属网片的全自动双层换模工作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包括设置在机架上方两端的摆丝位,焊接位以及设置在摆丝位和焊接位之间的交换位,所述机架两侧边上方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设有相同的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所述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靠近摆丝位的一边设有把手,所述机架底部滑动设有送料模块,所述送料模块包括滑动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输出轴上的卡头,所述卡头与把手相匹配,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设置在机架底部的齿条啮合,所述机架侧边滑动设有抬模机构,所述抬模机构包括与皮带固定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第二升降气缸,与第二升降气缸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抬臂以及设置在抬臂上方两侧的夹紧气缸,所述固定座一侧边向上延伸有轨道固定板,所述抬臂上下滑动设置在轨道固定板上。

具体地:所述皮带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

具体地:还包括顶料机构,所述顶料机构设置在交换位下方,所述顶料机构包括顶料气缸以及与顶料气缸输出轴连接的顶料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初始状态时,挡料气缸处于上升状态,把摆完金属丝的第一模框从摆丝位推至挡料气缸的挡块处,第一升降气缸驱动卡头插入把手中,伺服电机驱动送料模块向焊接机运动并开始焊接,此时第二模框拉入摆丝位进行摆丝,第一模框内的金属网焊接完成时,第二模框内的金属丝也摆放完成,此时第一升降气缸的卡头脱离第一模框的把手并由送料模块驱动去插入第二模框的把手来把第二模框中的网片运送至焊接机进行焊接,同时第一模框由抬模机构夹紧上抬并由第二伺服电机运送至顶料机构下方,顶料机构顶起焊接好的网片由人工取走,由抬模机构把第一模框顶起并人工把焊接好的网片取走,抬模机构松开下放第一模框至轨道上,人工把第一模框拉到摆丝位进行摆丝,以此循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完成金属网片的不停歇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抬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机架;2-轨道;3-摆丝位;4-送料机构;41-底座;42-第一升降气缸;43-卡头;44-第一伺服电机;45-齿轮;5-抬模机构;51-固定座;52-第二升降气缸;53-抬臂;54-轨道固定板;55-夹紧气缸;56-皮带;6-顶升机构;61-顶升气缸;62-顶料组;7-第一模框;8-第二模框;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4,一种用于金属网片的全自动双层换模工作台,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方两端的摆丝位3,焊接位4以及设置在摆丝位3和焊接位4之间的交换位,所述机架1两侧边上方设有轨道2,所述轨道2上滑动设有相同的第一模框7和第二模框8,所述第一模框7和第二模框8靠近摆丝位3的一边设有把手9,所述机架1底部滑动设有送料模块4,所述送料模块4包括底座41,设置在底座41上的第一升降气缸42以及设置在第一升降气缸42输出轴上的卡头43,所述卡头43与把手9相匹配,所述底座41上还设有第一伺服电机4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与齿轮45连接,所述齿轮45与设置在机架1底部的齿条(未标出)啮合,所述机架1侧边滑动设有抬模机构5,所述抬模机构5包括与皮带56固定的固定座51,设置在固定座51上的第二升降气缸52,与第二升降气缸52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抬臂53以及设置在抬臂53上方两侧的夹紧气缸55,所述固定座51一侧边向上延伸有轨道固定板54,所述抬臂53上下滑动设置在轨道固定板54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皮带56由第二伺服电机(未标出)驱动。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顶料机构6,所述顶料机构6设置在交换位下方,所述顶料机构6包括顶料气缸6以及与顶料气缸61输出轴连接的顶料组62。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初始状态时,把摆完金属丝的第一模框7从摆丝位3推至交换位,第一升降气缸42驱动卡头43插入把手9中,第一伺服电机44驱动送料模块4向焊接机运动并开始焊接,此时第二模框8拉入摆丝位3进行摆丝,第一模框7内的金属网焊接完成时,第二模框8内的金属丝也摆放完成,此时第一升降气缸42的卡头43脱离第一模框7的把手9并由送料模块4驱动去插入第二模框8的把手9来把第二模框8中的网片运送至焊接机进行焊接,同时第一模框7由抬模机构5夹紧上抬并由第二伺服电机运送至顶料机构6下方,顶料机构6顶起焊接好的网片由人工取走,由抬模机构5把第一模框7顶起并人工把焊接好的网片取走,抬模机构5松开下放第一模框7至轨道上,人工把第一模框7拉到摆丝位3进行摆丝,以此循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完成金属网片的不停歇生产。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