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包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8139发布日期:2019-06-29 02:1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包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包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对塑钢扣的加工往往是通过人工进行折弯加工操作,加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打包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打包扣机,包括机架、安装座、用于对片材进行校直的水平校直机构、用于传送经水平校直机构校直后的片材的输送机构、裁切成型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水平校直机构固定在输送机构远离安装座的一侧,所述输送机构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裁切成型机构设于安装座的正面,所述传动机构设于安装座的背面,所述输送机构和裁切成型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联动;所述裁切成型机构包括压料装置、动模组件、定模组件、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所述压料装置位于输送机构与动模组件之间,所述定模组件位于动模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折弯机构位于裁切成型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折弯机构位于定模组件的侧方并倾斜设置,所述压料装置、动模组件、定模组件、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联动配合。

其中,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组件和压模组件,所述压料组件位于压模组件的上方;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滑座、压料滑块、压料头,所述压料滑座与压料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压料滑块上端固定有滑块撑板,所压料滑块与滑块撑板之间轴接有第一轴承件,所述第一轴承件与一个第一偏心轮顶靠,所述第一偏心轮与传动机构联动,所述压料滑块的下端与压料头连接,所述压料头底端固定有定料板,所述定料板上对称设有料道挡件,所述压料滑块上固定有压料横板,所述压料横板连接有弹簧;所述压模组件包括压模底座,所述压模底座对称滑动连接有牙模组,所述牙模组包括拖牙板、牙板座和牙模件,所拖牙板滑动连接在压模底座上,所述牙板座固定在拖牙板上,所述牙模件设于牙板座上,所述牙模件与定料板相向设置。

其中,所述牙模组还包括有连杆拖板,所述连杆拖板设于拖牙板上并向下穿过压模底座与传动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压模组件上还对称设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分别设于压模底座的两端。

其中,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底座、动模滑块、定位板和上模件,所述动模滑块与动模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动模滑块上端固定有动模撑板,所述动模撑板与动模滑块之间轴接有第二轴承件,所述第二轴承件与一个第二偏心轮顶靠,所述第二偏心轮与传动机构联动,所述定位板固定在动模滑块的下端,所述上模件固定在定位板的底面,所述动模滑块上还固定有动模横板,所述动模横板连接有弹簧。

其中,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底座、裁切座、挡料座和定模件,所述裁切座、挡料座对称固定在定模底座上,所述定模件位于裁切座与挡料座之间,所述定模件与一个顶料机构连接,所述顶料机构用于将成型后的塑钢扣推出。

其中,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第一滑座、第一滑块、第一固定块、第一模刀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模刀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第二滑座、第二滑块、第二固定块、第二模刀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模刀固定在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压料装置、动模组件、定模组件、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之间的相互联动配合使片材最终成型塑钢扣,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动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安装座;3-水平校直机构;4-输送机构;

51-压料装置;511-压料组件;5111-压料滑座;5112-压料滑块;5113-压料头;512-压模组件;5121-压模底座;5122-牙模组;

52-动模组件;521-动模底座;522-动模滑块;523-定位板;524-上模件;

53-定模组件;531-定模底座;532-裁切座;533-挡料座;534-定模件;

54-第一折弯机构;541-第一滑座;542-第一滑块;543-第一固定块;544-第一模刀;545-第一连接杆;

55-第二折弯机构;551-第二滑座;552-第二滑块;553-第二固定块;554-第二模刀;555-第二连接杆;

56-第一偏心轮;

57-第二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打包扣机,包括机架1、安装座2、用于对片材进行校直的水平校直机构3、用于传送经水平校直机构3校直后的片材的输送机构4、裁切成型机构和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所述安装座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水平校直机构3固定在输送机构4远离安装座2的一侧,所述输送机构4固定在安装座2上,所述裁切成型机构设于安装座2的正面,所述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设于安装座2的背面,所述输送机构4和裁切成型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所述裁切成型机构包括压料装置51、动模组件52、定模组件53、第一折弯机构54和第二折弯机构55,所述压料装置51位于输送机构4与动模组件52之间,所述定模组件53位于动模组件52的下方,所述第二折弯机构55位于裁切成型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一折弯机构54位于定模组件53的侧方并倾斜设置,所述压料装置51、动模组件52、定模组件53、第一折弯机构54、第二折弯机构55之间通过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配合。

具体地,工作前,首先将片材依次穿过水平校直机构3、输送机构4、压料装置51、直至片材的一端抵达定模组件53上,然后启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带动动模组件52下压,动模组件52下压过程中与定模组件53配合,将片材切断并初步成型,同时在动模组件52下压与定模组件53配合后,压料装置51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的带动下压片材,第一折弯机构54、第二折弯机构55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下先后对片材进行折弯加工,使裁切后的片材成型钢扣,这时,动模组件52上升,将成型的钢扣推出;然后输送机构4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的传动下,输送片材进行下一个片材的加工,当对经过压料装置51加工过的片材进行裁切、折弯时,片材最终成型塑钢扣。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输送机构4、压料装置51、动模组件52、定模组件53、第一折弯机构54、第二折弯机构55之间的相互联动配合使片材最终成型塑钢扣,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用工成本。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压料装置51包括压料组件511和压模组件512,所述压料组件511位于压模组件512的上方;所述压料组件511包括压料滑座5111、压料滑块5112、压料头5113,所述压料滑座5111与压料滑块5112滑动连接,所述压料滑块5112上端固定有滑块撑板,所压料滑块5112与滑块撑板之间轴接有第一轴承件,所述第一轴承件与一个第一偏心轮56顶靠,所述第一偏心轮56与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所述压料滑块5112的下端与压料头5113连接,所述压料头5113底端固定有定料板,所述定料板上对称设有料道挡件,所述压料滑块5112上固定有压料横板,所述压料横板连接有弹簧(图中未显示),弹簧(图中未显示)的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2上;所述压模组件512包括压模底座5121,所述压模底座5121对称滑动连接有牙模组5122,所述牙模组5122包括拖牙板、牙板座和牙模件,所拖牙板滑动连接在压模底座5121上,所述牙板座固定在拖牙板上,所述牙模件设于牙板座上,所述牙模件与定料板相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弹簧(图中未显示)一方面能使第一轴承件始终与第一偏心轮56接触,另一面是通过弹力将压料滑块5112收回。

具体地,在对片材进行加工时,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的带动下,第一偏心轮56下压第一轴承件,从而间接使压料滑块5112下压,压料滑块5112带动压料头5113下压,使定料板与下方的牙模组5122配合压紧片材,使片材上制作出牙模,在输送机构4的带动下,加工有牙模的片材被送入定模组件53内进行加工成型,实现片材加工牙模工序与片材制作成塑钢扣工序一体式完成,而无需额外的设备对片材进行加工制作牙模,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制作塑钢扣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牙模组5122还包括有连杆拖板,所述连杆拖板设于拖牙板上并向下穿过压模底座5121,连杆拖板与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通过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的带动,两个牙模组5122可以做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通过调节两个牙模组5122的位置,使片材上制作出不同的牙模,或使片材上充分制作出牙模保障产品的一致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压模组件512上还对称设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分别设于压模底座5121的两端,当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调节两个牙模组5122相背移动时,设置挡块能避免牙模组5122从压模底座5121上滑出,结构更牢固。

如图1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件52包括动模底座521、动模滑块522、定位板523和上模件524,所述动模滑块522与动模底座521滑动连接,所述动模滑块522上端固定有动模撑板,所述动模撑板与动模滑块522之间轴接有第二轴承件,所述第二轴承件与一个第二偏心轮57顶靠,所述第二偏心轮57与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所述定位板523固定在动模滑块522的下端,所述上模件524固定在定位板523的底面,所述动模滑块522上还固定有动模横板,所述动模横板连接有弹簧(图中未显示),弹簧(图中未显示)的另一端连接在安装座2上,具体地,第二偏心轮57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的带动下转动,并挤压第二轴承件,使动模滑块522下压,动模滑块522带动上模件524下压,上模件524与定模组件53配合实现对片材进行裁切,并且使片材初步成型,在弹簧(图中未显示)的弹力作用下,动模滑块522实现收回,另一方面设置弹簧(图中未显示)能够使第二轴承件始终与第二偏心轮57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定模组件53包括定模底座531、裁切座532、挡料座533和定模件534,所述裁切座532、挡料座533对称固定在定模底座531上,所述定模件534位于裁切座532与挡料座533之间,所述定模件534与一个顶料机构(图中未显示)连接,所述顶料机构(图中未显示)用于将成型后的塑钢扣推出,具体地,顶料机构(图中未显示)固定在安装座2上并与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联动,片材穿过裁切座532后伸出并被挡料座533挡住,在上模件524下压时,裁切座532与上模件524配合对片材进行裁切,而定模件534与上模件524配合,使裁切后的片材初步成型,通过顶料机构(图中未显示)将最终成型的塑钢扣从定模件534上推出,进行下一个塑钢扣的制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机构54包括第一滑座541、第一滑块542、第一固定块543、第一模刀544和第一连接杆545,所述第一滑块542与第一滑座54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543固定在第一滑块542上,所述第一模刀544固定在第一固定块543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4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42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连接;具体地,动模组件52与定模组件53配合使片材初步成型后,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的带动下,第一连接杆545推动第一滑块542滑动,第一滑块542带动第一模刀544伸出,并对初步成型的片材进行第一步加工折弯。

如图1和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机构55包括第二滑座551、第二滑块552、第二固定块553、第二模刀554和第二连接杆555,所述第二滑块552与第二滑座55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553固定在第二滑块552上,所述第二模刀554固定在第二固定块553上,所述第二连接杆555的一端与第二滑块552连接,其另一端与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连接;具体地,在第一折弯机构54折弯加工完成后,第二连接杆555在传动机构(图中未显示)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块552滑动,第二滑块552带动第二模刀554伸出并对片材第二步折弯加工,使片材最终成型塑钢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