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杯体涨开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1017发布日期:2019-08-21 01:0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不锈钢杯体涨开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杯体涨开模。



背景技术:

不锈钢保温杯由内外双层不锈钢制造而成,利用焊接技术把内胆和外壳结合在一起,再用真空技术把内胆与外壳的夹层中的空气给抽出来以达到真空保温的效果,在不锈钢杯体的内胆和外壳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涨开,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涨开机来将不锈钢杯体进行涨开和整形,从而使得不锈钢杯体形成合格的口径。但是现有不锈钢杯涨开设备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自动化程度低,涨开时稳定性差,涨开过程中噪声大,涨开效果差、精度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件扩口定径机[201220654046.1],其扩口模具包括有下固定板,下固定板上沿圆周排布有涨开模块,各涨开模块的内侧围成一个内锥面,各涨开模块的外侧表构成一段外圆柱面;可上下移动的中心拉杆从下固定板中心的通孔中穿过,中心拉杆上段设置有涨开模头,涨开模头的外表面为外锥面;涨开模头的外围套有上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置固定模套,固定模套的上段与上述涨开模块外侧相对并与待加工管件扩口后的扩口外径相适应;上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抱紧模块,各抱紧模块的外侧表面围成外锥面,内侧表面能够将待加工管件同轴夹紧;抱紧模块的外围设置有上模板,上模板的中心设置有内锥面。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不锈钢杯涨开设备涨开效果差、精度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涨开时稳定性差,涨开过程中噪声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稳定性强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不锈钢杯体涨开模,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涨开模体和下涨开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涨开模体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上模架体,所述的上模架体上活动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上模轴体,所述的上模架体上端设有能驱动上模轴体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上模轴体下端通过可拆卸结构设有上模头,所述的下涨开模体包括通过若干立柱设置在工作台上且水平设置的下模架体,所述的下模架体上通过可调式安装结构设有下模座体,所述的下模座体上活动穿设有与上模轴体相对应且呈竖直方向设置的下模轴体,所述的下模轴体上端设有下模固定盘,在下模固定盘上设有和下模轴体同轴设置且用于套设不锈钢杯体的下模立柱,所述的下模立柱和上模头相互对应,且所述的下模立柱上端具有和上模轴体相配合的减震结构,所述的下模轴体下端分别穿过下模架体和下模座体且延伸至下模座体下方,所述的下模轴体下端具有和下模架体相抵靠的限位块,在下模轴体上套设有由一根横截面呈矩形的弹簧线材弯曲而成的矩形顶压弹簧,且所述的矩形顶压弹簧一端抵靠在下模固定盘上,另一端抵靠在下模座体上。下模立柱上套设待涨开的不锈钢杯体坯料,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带动上模轴体上下移动,上模轴体的上模头插入不锈钢杯体坯料的上端实现涨开过程,同时,涨开过程中不锈钢杯体坯料向下移动,下模立柱对不锈钢杯体坯料进行涨开。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下模座体呈圆盘状且所述的下模座体放置在下模架体上,且所述的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下模座体上端周向外侧的压板,且所述的压板一端分别与下模座体上端接触,所述的压板另一端通过可调式安装组件和下模架体相连。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可调式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压板上且轴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的条形孔内穿设有定位螺栓且所述的定位螺栓和下模架体上的配合孔相连,所述的压板远离和下模座体相连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竖直延伸的支撑螺栓,且所述的支撑螺栓下端和下模架体相抵靠。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上模头包括套设在上模轴体上且呈钝头状的涨开头,所述的涨开头上端具有环形扩口部,且所述的涨开头下端具有环形缩口部,所述的上模轴体上套设有位于涨开头下方的中间套体,且所述的中间套体具有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锥形筒体和直筒体,所述的锥形筒体上端和环形缩口部相抵靠且所述的锥形筒体上端直径大小至下端直径大小逐渐变大。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套设在上模轴体下端且和上模轴体螺纹相连的固定螺母,且所述的固定螺母和中间套体相抵靠。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下模立柱呈圆柱状且所述的下模立柱上端具有锥形柱体,且所述的锥形柱体下端的直径大小和下模立柱上端的直径大小相等,且所述的锥形柱体下端的直径大小至上端的直径大小逐渐变小。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减震结构包括设置在锥形柱体上端中心且供上模轴体插入的减震凹槽,且所述的减震凹槽底部具有和上模轴体下端相抵靠的弹性减震层。

在上述的不锈钢杯体涨开模中,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架体上的升降气缸,且所述的升降气缸和上模轴体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上模头对不锈钢杯体上端进行涨开,涨开过程中不锈钢杯体坯料向下移动,下模立柱对不锈钢杯体坯料进行涨开,涨开效果好,上模头和下模立柱之间设置减震层,减少涨开过程中的噪声,提高涨开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涨开模体和下涨开模体相互接触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上涨开模体2、上模架体21、上模轴体22、下涨开模体3、下模架体31、立柱311、下模座体32、下模轴体33、下模固定盘34、下模立柱35、锥形柱体351、限位块36、矩形顶压弹簧37、可拆卸结构4、固定螺母41、上模头5、涨开头51、环形扩口部52、环形缩口部53、中间套体54、锥形筒体55、直筒体56、可调式安装结构6、压板61、条形孔62、定位螺栓63、配合孔64、支撑螺栓65、不锈钢杯体7、减震结构8、减震凹槽81、弹性减震层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不锈钢杯体涨开模,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涨开模体2和下涨开模体3,上涨开模体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上模架体21,上模架体21上活动设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上模轴体22,上模架体21上端设有能驱动上模轴体22上下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优选地,这里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架体21上的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和上模轴体22相连。其中,这里的上模轴体22下端通过可拆卸结构4设有上模头5,下涨开模体3包括通过若干立柱311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水平设置的下模架体31,下模架体31上通过可调式安装结构6设有下模座体32,下模座体32上活动穿设有与上模轴体22相对应且呈竖直方向设置的下模轴体33,下模轴体33上端设有下模固定盘34,在下模固定盘34上设有和下模轴体33同轴设置且用于套设不锈钢杯体7的下模立柱35,下模立柱35和上模头5相互对应,且下模立柱35上端具有和上模轴体22相配合的减震结构8,下模轴体33下端分别穿过下模架体31和下模座体32且延伸至下模座体32下方,下模轴体33下端具有和下模架体31相抵靠的限位块36,在下模轴体33上套设有由一根横截面呈矩形的弹簧线材弯曲而成的矩形顶压弹簧37,且矩形顶压弹簧37一端抵靠在下模固定盘34上,另一端抵靠在下模座体32上,采用矩形顶压弹簧37来提高下模轴体向上的回弹力,显然,下模立柱35上套设待涨开的不锈钢杯体坯料,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带动上模轴体22上下移动,上模轴体22的上模头5插入不锈钢杯体坯料的上端实现涨开过程,同时,涨开过程中不锈钢杯体坯料向下移动,下模立柱35对不锈钢杯体坯料进行涨开。

具体来讲,这里的下模座体32呈圆盘状且下模座体32放置在下模架体31上,且可调式安装结构6包括若干设置在下模座体32上端周向外侧的压板61,且压板61一端分别与下模座体32上端接触,压板61另一端通过可调式安装组件和下模架体31相连。

其中,这里的可调式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压板61上且轴向延伸的条形孔62,条形孔62内穿设有定位螺栓63且定位螺栓63和下模架体31上的配合孔64相连,压板61远离和下模座体32相连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竖直延伸的支撑螺栓65,且支撑螺栓65下端和下模架体31相抵靠,压板61一端通过支撑螺栓65支撑,中部通过定位螺栓63调整高度,另一端压紧在下模座体32上从而确保将下模座体32固定在下模架体31上。

进一步地,这里的上模头5包括套设在上模轴体22上且呈钝头状的涨开头51,涨开头51上端具有环形扩口部52,且涨开头51下端具有环形缩口部53,上模轴体22上套设有位于涨开头51下方的中间套体54,且中间套体54具有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锥形筒体55和直筒体56,锥形筒体55上端和环形缩口部53相抵靠且锥形筒体55上端直径大小至下端直径大小逐渐变大。优选地,这里的可拆卸结构4包括套设在上模轴体22下端且和上模轴体22螺纹相连的固定螺母41,且固定螺母41和中间套体54相抵靠。

为了便于不锈钢杯体坯料套设,这里的下模立柱35呈圆柱状且下模立柱35上端具有锥形柱体351,且锥形柱体351下端的直径大小和下模立柱35上端的直径大小相等,且锥形柱体351下端的直径大小至上端的直径大小逐渐变小。

其中,这里的减震结构8包括设置在锥形柱体351上端中心且供上模轴体22插入的减震凹槽81,且减震凹槽81底部具有和上模轴体22下端相抵靠的弹性减震层82,当上模轴体22向下移动且和下模立柱35接触时,弹性减震层82能减少两者接触时的噪声,形成一定的缓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工作台1、上涨开模体2、上模架体21、上模轴体22、下涨开模体3、下模架体31、立柱311、下模座体32、下模轴体33、下模固定盘34、下模立柱35、锥形柱体351、限位块36、矩形顶压弹簧37、可拆卸结构4、固定螺母41、上模头5、涨开头51、环形扩口部52、环形缩口部53、中间套体54、锥形筒体55、直筒体56、可调式安装结构6、压板61、条形孔62、定位螺栓63、配合孔64、支撑螺栓65、不锈钢杯体7、减震结构8、减震凹槽81、弹性减震层8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