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器组装用可配置柔性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2500发布日期:2019-06-13 17: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光器组装用可配置柔性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光器组装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调光器组装用可进行手动组装与自动组装相结合的柔性配置生产线。



背景技术:

调光器是改变照明装置中光源的光通量、调节照度水平的一种电气装置。大容量并构成系统的称为调光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改变输入光源的电流有效值以达到调光的目的。随着调光器应用的越加广泛,调光器的组装成为一项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调光器的组装包括了对pcb(印刷电路板)和后盖的装配、端子和弹簧片的焊接、三极管的安装和焊接、天线板的装配与焊接、螺丝和铆钉的打入以及垫片和面板的安装等多个方面。传统上,上述方面的组装主要采用手动操作完成,手动组装完成后对调光器进行测试,达到测试要求的调光器包装外售。而采用手动组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

(1)调光器的组装对人员的依赖度极高,组装的质量由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稳定性直接决定,质量参差不齐;

(2)手动操作效率低,操作速度慢,质量无法保证;

(3)人工成本高,增加企业的运营负担;

(4)多品种少量是后期调光器的主要生产模式,手动操作无法实现该模式。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光器组装用可配置柔性生产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光器组装用可配置柔性生产线,包括手动模组和自动模组两部分,在生产线的起始端设置前端升降机,所述前端升降机将调光器的各组件送入生产线上进行组装,在生产线的尾端设置所述回流升降机,以实现调光器各组件装配完成后,生产线上的置物件空载回流入所述前端升降机,进行下一组调光器组装;所述手动模组和/或所述自动模组设置于所述前端升降机与所述回流升降机之间,进行调光器组装操作;生产线上每个模组上均连接有独立的plc控制器,各所述plc控制器之间采用smema通讯。

其中,所述自动模组主要包括自动焊接机模组、plc控制器以及自动打螺丝模组;其中,所述自动焊接机模组包括自动焊接烙铁头、自动送锡机构、温控器以及温度探头,所述自动焊接烙铁头用于调光机各组件的焊接,所述温度探头用于探测并反馈所述自动焊接烙铁头的温度,所述温度探头与所述温控器连接,所述温控器获取所述温度探头探测并反馈的温度,进而控制所述自动焊接烙铁头的焊接温度;所述自动送锡机构与所述plc控制器,根据其连接的plc控制器的设定完成自动送锡作业。

此外,基于同一调光器组装生产线,所述自动模组还可配置诸如实现调光器各组件组装锁紧机构,涂布、点胶机构,各辅助装配机构等,以上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机构相同,前述各机构通过生产线上的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操作,且各机构可以任意顺序配置在生产线中,实现调光器组装生产线的柔性配置。

优选的,所述自动模组和所述手动模组为独立模组,以便调光器组装生产线自动操作与手动操作设备的自由调配。

优选的,所述自动模组和/或所述手动模组的操作区采用“c”型结构设置,且位于“c”型结构上安装输送轨道,以实现调光器组件的输送安装。

优选的,所述输送轨道为短轨道,所述短轨道与单一的所述自动模组和/或手动模组匹配设置,当调光器组装生产线作业时,各自动模组和/或手动模组上安装的所述短轨道之间对接;所述短轨道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轨道为长轨道,所述长轨道上配置至少一个所述自动模组和/或手动模组;所述长轨道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使用所述输送轨道时,所述长轨道与所述短轨道可以自由搭配设置,实现生产线的柔性配置。

优选的,各模组上均设置机械手,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优选的,机械手采用scara四轴机械手,其机械手臂长为350mm,负载为6kg。

优选的,在该生产线中,手动模组适用于对自由度高的纯装配工位,自动模组适用于对组装标准要求高的组装工位,例如各组件的焊接、打螺丝。

优选的,生产线各模组可根据需要增减数量或工艺顺序,增减模块时只需要前后通讯即可协调运行。

基于上述结构,实施上述调光器组装用可配置柔性生产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自动模组,可根据需要选择适用,降低产品质量对人员的依懒性,自动模组的稳定性高,产品质量得以保障;自动模组与手动模组的结合,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创建可配置的柔性生产模式可有效适应未来多品种少量的需求;将输送轨道安装在“c”型结构上,通过输送轨道可以任意配置,根据工艺要求随时、任意增加模组到线体中去,实现生产线的柔性配置作业。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配置柔性生产线各模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中自动配置与手动配置结合的模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中全自动配置的模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中全手动配置的模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中增减模组配置示意图;

图6-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c”型自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c”型手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中调光器组装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前端升降机;2、自动模组;3、手动模组;4、回流升降机;5、“c”型结构;51、操作窗;6、长轨道。

图中箭头表示调光器组装走向。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调光器组装用可配置柔性生产线,包括手动模组3和自动模组2两部分,在生产线的起始端设置前端升降机1,前端升降机1将调光器的各组件送入生产线上进行组装,在生产线的尾端设置回流升降机4,以实现调光器各组件装配完成后,生产线上的置物件空载回流入前端升降机1,进行下一组调光器组装;手动模组3和/或自动模组2设置于前端升降机1与回流升降机4之间,进行调光器组装操作;生产线上每个模组上均连接有独立的plc控制器,各plc控制器之间采用smema通讯。

如图6-11所示,自动模组2和/或手动模组3的操作区采用“c”型结构设置,“c”型结构设置上下两层,且位于每一层“c”型结构操作区上安装输送轨道,以实现调光器组件的输送安装;每一层“c”型结构的操作区外部安装操作窗51,输送轨道在操作窗51开启后进入“c”型结构内安装,完成输送。

如图6-11所示的,输送轨道设置为长轨道6,长轨道上配置至少一个自动模组和/或手动模组;长轨道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轨道还可以为短轨道,单一短轨道结构与长轨道6结构基本相同,短轨道与单一的自动模组2和/或手动模组3匹配设置,当调光器组装生产线作业时,各自动模组2和/或手动模组3上安装的短轨道之间对接;短轨道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安装使用输送轨道时,长轨道与短轨道可以自由搭配设置,可以全部选择短轨道相接配合各自动模组2和/或手动模组3实现调光器组件的输送与安装;或选择长轨道与各自动模组2和/或手动模组3结合,实现调光器组件的输送与安装;或长轨道与短轨道相接配合各自动模组2和/或手动模组3,实现调光器组件的输送与安装,以上几种只是输送轨道的几种组合形式,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

此外,基于同一调光器组装生产线,自动模组2还可配置诸如实现调光器各组件组装锁紧机构,涂布、点胶机构,各辅助装配机构等,以上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机构相同,前述各机构通过生产线上的plc控制器控制操作,实现一组调光器生产线的自动化流水操作;且各机构可以任意顺序配置在生产线中,实现调光器组装生产线的柔性配置。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具体表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生产线上配置前端升降机1、五个手动模组3、两个自动焊接模组、一个自动打螺丝模组和回流升降机4,其中,自动焊接机模组包括自动焊接烙铁头、温控器、温度探头以及自动送锡机构和plc控制器,自动焊接烙铁头用于调光机各组件的焊接,温度探头用于探测并反馈自动焊接烙铁头的温度,温度探头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获取温度探头探测并反馈的温度,进而控制自动焊接烙铁头的焊接温度。

优选的,温控器控制自动焊接烙铁头的温度,保证其焊接工艺温度控制在350℃-400℃内;更优选的,保证其焊接工艺温度控制在375℃。

其中,自动送锡机构根据其连接的plc控制器的设定完成自动送锡作业;自动送锡机构上还设置有破锡结构,该破锡结构可在锡丝上打孔,并直达中心的助焊剂,使助焊剂在自动焊接烙铁头焊接加热时熔化,从孔中溢出,增强焊料的可焊性及流动性,从而避免助焊剂受热不均匀而产生爆炸现象,避免产生锡珠飞溅到pcb板上其他元器件引脚上,造成短路等不良。

其中,自动打螺丝模组采用自动螺丝机,自动螺丝机包括自动送料器、导轨模块、电动螺刀以及plc控制器,自动送料器、导轨模块以及电动螺刀均与plc控制器连接,由plc控制器控制自动操作;其中,自动送料器包括送料带以及缺料监测系统,缺料监测系统监测送料带上调光器组件是否短缺,并反馈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与其他模组产生通讯进行送料供给;导轨模块上设置有缓冲气缸,避免震荡造成的打螺丝失误;电动螺刀上带有力矩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电动螺刀力矩并记录,该力矩监测装置将获取并记录的力矩信息传输给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进行监测。

优选的,各模组上均设置机械手,以实现自动化操作。

优选的,机械手采用scara四轴机械手,其机械手臂长为350mm,负载为6kg。

自动模组2还配置诸如实现调光器各组件组装锁紧机构,涂布、点胶机构,各辅助装配机构等,以上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机构相同,前述各机构通过生产线上的plc控制器控制操作,实现一组调光器生产线的自动化流水操作;且各机构可以任意顺序配置在生产线中,实现调光器组装生产线的柔性配置。

基于上述生产线结构,结合图11中调光机的组装过程,其操作流程为:对pcb组件进行分板、程序烧录;将调光机的各组件放置在置物件(例如托盘)上,通过前端升降机1输送到手动模组3中安装端子、弹簧片,并将pcb板安装到后盖上;将前一步骤装好的组件输送到自动焊接模组焊接端子和弹簧片,焊接好端子和弹簧片的组件输送到手动模组3当中安装后盖垫圈、三极管以及调制铝片上的天线板;将上一步调整好的组件输送到自动焊接模组上进行三极管焊接、点散热胶的操作;焊接好三极管后的组件输送到手动模组3中进行天线的安装和天线板的焊接以及铝片的安装;焊接好天线板的组件输送到自动打螺丝模组中打螺丝;打好螺丝的组件输送到手动模组3中打铆钉、装软垫片、装面板,在装配完成后取出组装好的调光器进行测试、包装的操作;取出调光器后的空的置物件通过回流升降机4回流到生产线起始处,重复前述程序,进行下一批组装件的组装。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生产线各模组的组合方式为前端升降机1、全自动模组2和回流升降机4,结合图11中的组装过程,其操作流程为:对pcb组件进行分板、程序烧录;将调光机的各组件放置在置物件(例如托盘)上,通过前端升降机1输送到各自动模组2中安装端子、弹簧片,并将pcb板安装到后盖上;焊接端子和弹簧片,将焊接好端子和弹簧片的组件安装后盖垫圈、三极管以及调制铝片上的天线板;将调整好的组件进行三极管焊接、点散热胶的操作;对焊接好三极管后的组件进行天线的安装和天线板的焊接以及铝片的安装;焊接好天线板的组件输送到自动打螺丝模组中打螺丝;对打好螺丝的组件打铆钉、装软垫片、装面板,在装配完成后取出组装好的调光器进行测试、包装的操作;取出调光器后的空的置物件通过回流升降机4回流到生产线起始处,重复前述程序,进行下一批组装件的组装。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生产线各模组的组合方式为前端升降机1、全手动模组3和回流升降机4,结合图11中的组装过程,其操作流程为:对pcb组件进行分板、程序烧录;将调光机的各组件放置在置物件(例如托盘)上,通过前端升降机1输送到各手动模组3中安装端子、弹簧片,并将pcb板安装到后盖上;焊接端子和弹簧片,将焊接好端子和弹簧片的组件安装后盖垫圈、三极管以及调制铝片上的天线板;将调整好的组件进行三极管焊接、点散热胶的操作;对焊接好三极管后的组件进行天线的安装和天线板的焊接以及铝片的安装;对焊接好天线板的组件打螺丝;对打好螺丝的组件打铆钉、装软垫片、装面板,在装配完成后取出组装好的调光器进行测试、包装的操作;取出调光器后的空的置物件通过回流升降机4回流到生产线起始处,重复前述程序,进行下一批组装件的组装。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生产线中自动模组2和手动模组3任意增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调光器的组装可配置柔性生产线,可根据不同工艺设定不同的模组,如几个手动模组3加几个自动模组2,可以任意增减和变换工艺顺序,上述的配置只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生产线各模组可根据需要增减数量或工艺顺序,增减模块时只需要前后通讯即可协调运行。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其做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应受此发明保护。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端”、“侧”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