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模具的下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9143发布日期:2020-11-25 17:4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模具的下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金属冲压的模具。



背景技术:

连续模具由于可实现金属件的连续冲压,节省了工序之间的转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连续模具的下模板由于集中多个金属冲压件的模块,在对较薄金属件实际冲压工作中,会出现冲压后的金属件底部冲压面反翘,无法达到预定指标。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采用延长合模时间的方式,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连续模具的下模板,使冲压后的较薄金属件定型后不会出现反翘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模具的下模板,包括端面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型腔,型腔两端的端面设有导柱孔和固定螺孔,所述的型腔内设有多个模块,且模块均匀排布在型腔内;还包括多个模块两侧设有的若干通气孔,所述的若干通气孔呈两排相对设置在模块两侧,并保证每个模块的两侧均设有一对通气孔,每个通气孔均设置在所在一边的冲压平面和型腔的交界处。

进一步的,本发明导柱孔和固定螺孔分别共有4个,对称设置在型腔两端的端面上,使每边的端面分别各设有两个导柱孔和两个固定螺孔,并使每端的导柱孔设置在所在一边端面的左右横向中心线上,四个固定螺孔设置在端面的角部位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气孔为边长9mm的正方形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气孔的设置,可以在对金属件进行冲压时,使金属件底部型腔内的空气迅速从设有的通气孔排出,避免金属件底部残留空气对金属件的浮托现象,具有使冲压的金属件定型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压平面;2.导柱孔;3.固定螺孔;4.型腔;5.模块;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1可知,本发明包括端面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型腔4,型腔4两端的端面设有导柱孔2和固定螺孔3。其中的导柱孔2和固定螺孔3分别共有4个,对称设置在型腔4两端的端面上,使每边的端面分别各设有两个导柱孔2和两个固定螺孔3,并使每端的导柱孔2设置在所在一边端面的左右横向中心线上,四个固定螺孔3设置在端面的角部位置。所述的型腔4内设有多个模块5,且模块5均匀排布在型腔4内。包括多个模块5两侧设有的若干通气孔6,所述的若干通气孔6呈两排相对设置在模块5两侧,并保证每个模块5的两侧均设有一对通气孔。本发明中通气孔6的设置,可以在对金属件进行冲压时,使金属件底部型腔4内的空气迅速从设有的通气孔6排出,避免金属件底部残留空气对金属件的浮托现象,具有使冲压的金属件定型的作用。

在冲压时,由于待冲压的金属薄板宽度要大于型腔4的宽度,其边部在冲压平面1上,冲压时上模板向下合模,使金属板在型腔4内经模块5成型。为了使本发明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本发明的通气孔6为边长9mm的正方形通孔,每个通气孔6均设置在所在一边的冲压平面1和型腔4的交界处,可以保证金属冲压件底部的冲压平面1和型腔4均可使空气迅速流动排出,避免了冲压后金属件四周冲压面向上反翘现象。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发明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模具的下模板,其特征是:包括端面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型腔(4),型腔(4)两端的端面设有导柱孔(2)和固定螺孔(3),所述的型腔(4)内设有多个模块(5),且模块(5)均匀排布在型腔(4)内;还包括多个模块(5)两侧设有的若干通气孔(6),所述的若干通气孔(6)呈两排相对设置在模块(5)两侧,并保证每个模块(5)的两侧均设有一对通气孔,每个通气孔(6)均设置在所在一边的冲压平面(1)和型腔(4)的交界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具的下模板,其特征是:导柱孔(2)和固定螺孔(3)分别共有4个,对称设置在型腔(4)两端的端面上,使每边的端面分别各设有两个导柱孔(2)和两个固定螺孔(3),并使每端的导柱孔(2)设置在所在一边端面的左右横向中心线上,四个固定螺孔(3)设置在端面的角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具的下模板,其特征是:通气孔(6)为边长9mm的正方形通孔。


技术总结
一种连续模具的下模板,涉及到一种用于金属冲压的模具。包括端面中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型腔,型腔两端的端面设有导柱孔和固定螺孔,所述的型腔内设有多个模块,且模块均匀排布在型腔内;还包括多个模块两侧设有的若干通气孔,所述的若干通气孔呈两排相对设置在模块两侧,并保证每个模块的两侧均设有一对通气孔,每个通气孔均设置在所在一边的冲压平面和型腔的交界处。其有益效果是,通气孔的设置,可以在对金属件进行冲压时,使金属件底部型腔内的空气迅速从设有的通气孔排出,避免金属件底部残留空气对金属件的浮托现象,具有使冲压的金属件定型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华舜汽配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