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加锡新型选择性波峰焊加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8059发布日期:2019-09-20 23:1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加锡新型选择性波峰焊加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加锡新型选择性波峰焊加锡机构,属于波峰焊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选择性波峰焊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焊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焊接方式,这种焊接方式具有许多优点,但是选择性波峰焊的焊机在工作时需要不断向锡炉中补充锡液,这便需要使用加锡机构进行,当前的加锡机构大多还较为简单,尽管也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方面,当前的加锡机构使用时自动化程度不够高,在使用时需要先通过预设的液面检测装置判断液面是否过低,再决定加入多少锡液,操作较为繁琐,另一方面,当前的加锡机构必然需要判断锡液的液面高度,才能决定加入多少锡液,而液面高度的检测一般需要将传感器放置到锡炉中,处于高温环境,因此必然需要使用耐高温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成本相较于普通的传感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加锡新型选择性波峰焊加锡机构,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自动化程度低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加锡新型选择性波峰焊加锡机构,包括锡炉、安装台和支架,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所述锡炉顶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支架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支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支架底部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升降柱,所述安装台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了第二电动升降柱,所述安装台一侧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固定设置有调节管道,所述调节管道内套设有加锡管,所述加锡管位于所述调节管道内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凸块,所述加锡管上开设有渗透孔,所述加锡管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了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台顶部连接,所述锡炉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烤锡加热器;

所述安装台另一侧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漂浮盘,所述升降杆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测距盘,所述安装台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架为T型支架。

进一步而言,所述加锡管为L型管道。

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管道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防脱凸边。

进一步而言,所述漂浮盘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且所述漂浮盘的密度小于锡液的密度。

进一步而言,所述辅助测距盘位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底部,所述加锡管位于所述第一电动升降柱底部,所述加锡管位于所述安装台顶部的开口处朝向所述第二电动升降柱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杆和红外测距传感器的配合判断锡炉内的液面高度,当检测到液面高度下降时,控制器会控制各个用电器以达到加锡的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只需一开始将锡条放置到加锡管内后便可自动工作。

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一电动升降柱和第二电动升降柱均位于锡炉的外部,无需使用耐高温电子部件,较大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中标号:1-锡炉、2-安装台、3-支架、4-控制器、5-红外测距传感器、6-第一电动升降柱、7-安装座、8-第二电动升降柱、9-加锡管、10-调节管道、11-连接板、12-弹簧、13-防脱凸块、14-升降杆、15-辅助测距盘、16-漂浮盘、17-渗透孔、18-烤锡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自动加锡新型选择性波峰焊加锡机构,包括锡炉1、安装台2和支架3,安装台2设置在锡炉1顶部,支架3设置在安装台2上,支架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4,支架3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5,支架3底部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升降柱6,安装台2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座7,安装座7上固定设置了第二电动升降柱8,安装台2一侧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内固定设置有调节管道10,调节管道10内套设有加锡管9,加锡管9位于调节管道10内的外壁上设置有防脱凸块13,加锡管9上开设有渗透孔17,加锡管9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了连接板11,连接板11通过弹簧12与安装台2顶部连接,锡炉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烤锡加热器18;

安装台2另一侧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内设置有升降杆14,升降杆14底部一端固定设置有漂浮盘16,升降杆14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测距盘15,安装台2一侧设置有电源插头。

支架3为T型支架3,加锡管9为L型管道,调节管道10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防脱凸边,漂浮盘16的材质为耐高温材质,且漂浮盘16的密度小于锡液的密度,辅助测距盘15位于红外测距传感器5底部,加锡管9位于第一电动升降柱6底部,加锡管9位于安装台2顶部的开口处朝向第二电动升降柱8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电源插头接通电源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用电器提供电能,使用前现在加锡管9内加入一跟锡条,使得锡条的最低端抵住加锡管9的底部,锡条的另一端紧靠第二电动升降柱8,然后便无需人工操作,在锡炉1内的锡液被用掉时,浮在锡液上的漂浮盘16的高度也随之降低,跟漂浮盘16通过升降杆14连接的辅助测距盘15也会下降,而红外测距传感器5能够始终对辅助测距盘15与自身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中,当控制器4接收到距离增加的信号时,便会控制第一电动升降柱6和烤锡加热器18工作,第一电动升降柱6开启后会将加锡管9向下推动,使得加锡管9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然后锡条会被烤锡加热器18烤化为锡液,再由渗透孔17排出至锡炉1内,然后锡液的液面高度会重新上升,当液面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控制器4会再次控制第一电动升降柱6降下,同时停止烤锡加热器18的工作,此时加锡管9会被弹簧12拉回原处,此时控制器4再控制第二电动升降柱8升起,使得第二电动升降柱8将锡条推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与之前加锡管9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同,以便于下次加锡工作,控制器4的型号PC-3100RS/405-60-SC,红外测距传感器5的型号为RZ-S80,与传统的加锡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工需要做的只是隔一段时间加一根锡条,其他都是自动化,且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5、第一电动升降柱6和第二电动升降柱8均位于锡炉1的外部,在生产本实用新型时无需使用耐高温电子部件,有效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