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螺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0189发布日期:2019-11-29 18: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自动上螺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自动上螺丝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电气类产品需要通过螺丝来压紧固定与之相连接的线路,在该类产品出厂之前需要预先拧上用以固定的螺丝,现有的通常采用人工上螺丝的方式,工作效率低,先急需一种能够自动上螺丝的自动化设备来解决这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上螺丝机构,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自动上螺丝机构,包括机架,机架的正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料组件、送料组件、落料组件、以及设置于送料组件一侧的上料组件和设置于送料组件正上方的安装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进料导轨、分别设置于进料导轨两侧的伺服电机和限位件、以及设置于导轨正上方的通行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送料导轨、设置于送料导轨正下方的行程组件、以及设置于送料导轨一侧的送料气缸;所述落料组件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废料轨道、设置于废料轨道正上方的落料轨道、以及设置与落料轨道一侧并与落料轨道连接固定的分料气缸;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振动盘、设置于振动盘和送料组件之间的上料支架和上料气缸、以及设置于上料气缸正上方的机械手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和送料组件之间并与安装支架滑移配合的安装辅助板,安装支架正上方设有与安装辅助板连接固定的安装气缸,安装辅助板靠近送料组件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转动电机、加长轴、刀具固定件和螺丝刀刀头。

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与上料支架连接固定的承载座、设置于承载座正上方并与之滑移配合的滑移块、以及分别设置于滑移块两侧的横移气缸和抬升气缸,抬升气缸的主轴连接固定有与滑移块滑移配合的活动块,活动块上设有两个气动手指,气动手指的的一端连接固定有夹持件。

所述夹持件包括横向设置的延伸块和竖直设置的扣合块,扣合块和延伸块之间设有弹簧,两个扣合块合拢之后形成夹取缺口以及连通至夹取缺口的安装通孔。

送料气缸的正上方设有与机架连接固定的固定气缸,固定气缸的主轴连接固定有伸入至送料导轨内的固定杆。

所述行程组件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行程板、设置于行程板一侧且与行程板滑移配合的行程辅助板,行程辅助板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均匀分分布的行程限位块,行程辅助板的正下方设有与行程辅助板相适配的行程气缸,所述行程板与送料气缸相适配。

所述通行件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通行支架、设置于通行支架一端的通行辅助板、设置于通行辅助板一侧并与通行辅助板滑移配合的第一气缸、以及设置于第一气缸一侧并与之相适配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主轴连接固定有拨动块。

送料导轨的两端连接固定有检测组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自动上螺丝机构,通过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自动化为产品拧上螺丝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产品自动上螺丝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进料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送料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上料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气动手指7和夹持件71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安装组件5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落料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组件;11、进料导轨;12、伺服电机;13、限位件;2、送料组件;21、送料导轨;22、行程组件;23、送料气缸;24、行程板;25、行程辅助板;26、行程限位块;27、行程气缸;3、落料组件;31、废料轨道;32、落料轨道;33、分料气缸;4、上料组件;41、振动盘;42、上料支架;43、上料气缸;44、机械手组件;45、承载座;46、滑移块;47、横移气缸;48、抬升气缸;49、活动块;5、安装组件;51、安装支架;52、安装辅助板;53、安装气缸;54、转动电机;55、加长轴;56、刀具固定件;57、螺丝刀刀头;6、通行件;61、通行支架;62、通行辅助板;63、第一气缸;64、第二气缸;65、拨动块;7、气动手指;71、夹持件;72、延伸块;73、扣合块;74、弹簧;8、固定气缸;81、固定杆;9、检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个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自动上螺丝机构,包括机架,机架的正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料组件1、送料组件2、落料组件3、以及设置于送料组件2一侧的上料组件4和设置于送料组件2正上方的安装组件5,所述送料组件2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进料导轨11、分别设置于进料导轨11两侧的伺服电机12和限位件13、以及设置于导轨正上方的通行件6;所述送料组件2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送料导轨21、设置于送料导轨21正下方的行程组件22、以及设置于送料导轨21一侧的送料气缸23;所述落料组件3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废料轨道31、设置于废料轨道31正上方的落料轨道32、以及设置与落料轨道32一侧并与落料轨道32连接固定的分料气缸33;所述上料组件4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振动盘41、设置于振动盘41和送料组件2之间的上料支架42和上料气缸43、以及设置于上料气缸43正上方的机械手组件44;所述安装组件5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安装支架51、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51和送料组件2之间并与安装支架51滑移配合的安装辅助板52,安装支架51正上方设有与安装辅助板52连接固定的安装气缸53,安装辅助板52靠近送料组件2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转动电机54、加长轴55、刀具固定件56和螺丝刀刀头57。

所述机械手组件44包括与上料支架42连接固定的承载座45、设置于承载座45正上方并与之滑移配合的滑移块46、以及分别设置于滑移块46两侧的横移气缸47和抬升气缸48,抬升气缸48的主轴连接固定有与滑移块46滑移配合的活动块49,活动块49上设有两个气动手指7,气动手指7的的一端连接固定有夹持件71。

所述夹持件71包括横向设置的延伸块72和竖直设置的扣合块73,扣合块73和延伸块72之间设有弹簧74,两个扣合块73合拢之后形成夹取缺口以及连通至夹取缺口的安装通孔。

送料气缸23的正上方设有与机架连接固定的固定气缸8,固定气缸8的主轴连接固定有伸入至送料导轨21内的固定杆81。

所述行程组件22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行程板24、设置于行程板24一侧且与行程板24滑移配合的行程辅助板25,行程辅助板25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均匀分分布的行程限位块26,行程辅助板25的正下方设有与行程辅助板25相适配的行程气缸27,所述行程板24与送料气缸23相适配。

所述通行件6包括与机架连接固定的通行支架61、设置于通行支架61一端的通行辅助板62、设置于通行辅助板62一侧并与通行辅助板62滑移配合的第一气缸63、以及设置于第一气缸63一侧并与之相适配的第二气缸64,第一气缸63的主轴连接固定有拨动块65。

送料导轨21的两端连接固定有检测组件9。

所述上料组件4和安装组件5设有两组。

转动电机54的主轴与加长轴55连接固定,加长轴55与刀具固定件56通过万向节连接固定,所述螺丝刀刀头57与刀具固定件56想适配,且位置与安装通孔相对应。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产品相邻放置进入至进料导轨11内,私服电机带动与进料导轨11相适配的传送带使产品向送料导轨21运动,直至被限位件13和卡置住;

进一步的,限位件13复位,使一个产品通过之后再次将其卡置,第一气缸63驱动拨动块65插入至通过的产品和相邻的产品之间,再通过第二气缸64推动第一气缸63向送料组件2方向移动,直至拨动块65将通过的产品推至送料导轨21内;

进一步的,行程限位块26上设有与产品相适配的卡置缺口,通过行程气缸27抬升行程辅助板25,卡置缺口兜住通过的产品,再通过送料气缸23使行程组件22整体向落料组件3方向移动,带动通过的产品再送料导轨21内与之同步移动,当移动一个产品的步距距离时,行程气缸27下落,且送料气缸23复位,等待下一个被送至送料导轨21内的产品;

进一步的,循环上述过程,实现产品从进料导轨11至送料导轨21,再到落料组件3的运送;

进一步的,当产品运送至第一个上料组件4处时,螺丝从振动盘41出来且进入上料支架42内,通过设置于上料支架42出口处的上料气缸43从承载座45内抽出需要进行安装的螺丝,通过横移气缸47和抬升气缸48使气动手指7移动至螺丝正上方,并通过夹持件71将螺丝夹持住,在通过横移气缸47和抬升气缸48将螺丝运送至产品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固定气缸8驱动固定杆81,使固定杆81插入至产品内,辅助固定产品,避免在上螺丝的过程中产品位置发生变化;同时使转动电机54转动,通过与刀具固定件56的加长轴55使刀具固定件56和螺丝刀刀头57转动,同时安装气缸53驱动安装辅助板52向下滑移,使螺丝刀刀头57穿过安装通孔,与夹持在夹取缺口内的螺丝相配合,安装气缸53继续向下,螺丝刀刀头57将螺丝旋拧安装与产品上,之后安装气缸53复位;弹簧74的设置使得螺丝刀刀头57向产品方向移动之时,使扣合块73相互分开,螺丝得以脱离夹取缺口的卡置;

进一步的,当产品运送至第二个上料组件4处时,重复上述动作为产品上螺丝;

进一步的,安装好螺丝的产品,在进入落料组件3之前,通过检测组件9的检测,合格的产品直接通过落料轨道32落下,若检验到不合格的产品,则通过分料气缸33将落料轨道32移开,露出正下方的废料轨道31,不合格的产品从废料轨道31落下;

进一步的,循环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对产品自动化上螺丝的功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自动上螺丝机构,通过各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自动化为产品拧上螺丝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产品自动上螺丝的难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