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0339发布日期:2020-04-24 20:5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由锻筒体拔长锻造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锻造方法中,对于内孔较小,长度又比较长的筒体类锻件。一般内孔不锻出,或者分几锻锻造成形后焊接起来。在锻造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机夹执最大重量的原因,导致大的筒体类锻件,无法操作。传统的锻造方法中,都是用实心芯棒。例如产品重量20吨,做一根直径为0.97-0.92米,长度为5米的长芯棒需要27.5吨,总重为47.5吨;操作机夹执最大重量为45吨,这样现有设备就无法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筒体类锻件超出操作机夹执最大重量的问题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包括:芯棒本体,所述芯棒本体在其中心线方向上具有空心通孔,所述空心通孔从芯棒本体一端贯穿至另一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中,

所述空心通孔的直径是所述芯棒本体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中,

所述芯棒本体长度为0.1米-6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中,

所述芯棒本体的直径为0.05米-1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中,

所述空心通孔的直径的0.025米-0.5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中,

所述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的重量不大于待锻造的锻件的重量。

本案的有益效果:本案在芯棒本体中间加工出一个空心通孔的孔,然后在锻造过程中,成了空心芯棒,大大减轻了芯棒工装本身的重量,不仅节省了材料,还使得操作机不超过夹执最大重量,方便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芯棒加上锻件容易超出夹执最大重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包括:芯棒本体1,所述芯棒本体1在其中心线方向上具有空心通孔2,所述空心通孔2从芯棒本体1一端贯穿至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在芯棒本体1中间加工出一个空心通孔2的孔,然后在锻造过程中,成了空心芯棒,大大减轻了芯棒工装本身的重量,不仅节省了材料,还方便了操作机不超过夹执最大重量,方便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芯棒加上锻件容易超出夹执最大重量的问题。

所述空心通孔2的直径是所述芯棒本体1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空心通孔2的直径范围在芯棒本体1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即能够减轻重量,也不影响芯棒本体1的硬度和工作强度,该范围值是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实验得出。

所述芯棒本体1长度为0.1米-6米。芯棒本体1长度比较常规的集中在0.1米-6米,是与所要加工的锻件产品相适应。

所述芯棒本体1的直径为0.05米-1米,属于比较常见的芯棒本体1的直径。

所述空心通孔2的直径的0.025米-0.5米,该直径范围是根据芯棒本体1的直径相应变化。

所述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的重量不大于待锻造的锻件的重量,这样就确保了锻件在加工时,操作机不超过夹执最大重量,安全性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本体,所述芯棒本体在其中心线方向上具有空心通孔,所述空心通孔从芯棒本体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所述空心通孔的直径是所述芯棒本体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本体长度为0.1米-6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本体的直径为0.05米-1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通孔的直径的0.025米-0.5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的重量不大于待锻造的锻件的重量。


技术总结
本案为一种自由锻拔长用空心芯棒工装,包括:芯棒本体,所述芯棒本体在其中心线方向上具有空心通孔,所述空心通孔从芯棒本体一端贯穿至另一端。本案在芯棒本体中间加工出一个空心通孔的孔,然后在锻造过程中,成了空心芯棒,大大减轻了芯棒工装本身的重量,不仅节省了材料,还方便了操作机不超过夹执最大重量,方便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芯棒加上锻件容易超出夹执最大重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皋;要翀;刘军;吴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东吴锻焊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