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0792发布日期:2020-03-13 06: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冷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钢铁工业产能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各种带材的产量不断增加,退火机组、彩涂机组、覆膜铁机组等各种冷轧带钢连续处理线机组不断国产化建设投产。卧式活套在连续机组的需求越来越多,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卧式活套的托辊车主要用于支撑带钢,托辊车停止位稳定能够保证活套内带钢稳定运行。现在各机组运行的托辊车主要依靠弹簧压轮压在机械卡槽中停止来作为托辊车的停止位控制。由于现在生产线的速度增大和带钢张力增大,托辊车很很难停止在固定的机械卡槽位,导致托辊车停止时不稳定,车体来回移动,导致带钢运行不平稳,甚至出现跑偏,严重降低了机组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托辊车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停止位稳定性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包括:

轨道,其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滑轨;

至少一托辊车,所述托辊车设置于所述轨道上并能沿所述轨道往复移动;

传动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轨道的第一端的传动轴、设置于所述轨道的第二端的从动轴以及至少一组链传动组件,所述链传动组件包括通过链条相接的传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固定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从动链轮能转动的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传动链轮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链条环绕所述传动链轮及所述从动链轮往复运动,所述托辊车与所述链条相接并能随所述链条移动;

驱动控制机构,其与所述传动轴相接并能驱动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传动链轮转动。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相接。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控制机构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相接。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轴安装座,所述传动轴能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安装座内,所述编码器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传动轴安装座相接。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链条支撑座,所述链条支撑座位于所述链条的下方,所述链条的滚子能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链条支撑座上。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链条支撑座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链条的滚子设置于所述凸条上并能沿所述凸条滚动,所述凸条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滚子的宽度,相邻两所述凸条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链条的链板的下部能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能沿所述容置槽往复移动。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链条支撑座还包括多个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座,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于各所述底座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托辊车的数量与所述链传动组件的数量相同,各所述链条分别与一所述托辊车相接。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所述链传动组件,各所述传动链轮的直径不同。

如上所述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中,所述链条位于两所述滑轨之间,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托辊车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链传动组件带动托辊车沿轨道往复移动,保证了托辊车在行走时速度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驱动控制组件与链传动组件的配合,使得托辊车能够准确、平稳的固定于停止位置,从而保证了带钢在托辊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机组的连续生产,提高了机组的作业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编码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使得驱动托辊车移动的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设置链条支撑座,既避免了链条落地,又避免了多个链条之间互相重叠磨损,从而保证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编码器的另一视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沿d-d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轨道;11、滑轨;

2、托辊车;

3、传动机构;

31、传动轴;311、传动轴安装座;

32、从动轴;321、从动轴安装座;

33、传动链轮;34、从动链轮;35、链条;

36、链条支撑座;361、导向板;3611、凸条;3612、容置槽;362、底座;

4、驱动控制机构;41、驱动电机;42、编码器;43、联轴器;44、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其包括轨道1、至少一托辊车2、传动机构3和驱动控制机构4,其中:

如图3所示,轨道1包括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滑轨11,托辊车2设置于轨道1上并能沿轨道1往复移动,滑轨11能对托辊车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两滑轨11的长度相等,且两滑轨11之间的距离与托辊车2的宽度大致相同,以使托辊车2能够沿滑轨11顺畅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托辊车2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滑轨11之间的配合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传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轨道1的第一端的传动轴31、设置于轨道1的第二端的从动轴32以及至少一组链传动组件,链传动组件包括通过链条35相接的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传动链轮33固定套设于传动轴31上,即传动轴31与传动链轮33始终保持周向静止,传动链轮33能随传动轴31同步转动,从动链轮34能转动的套设于从动轴32上,传动链轮33通过转动带动链条35环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往复运动,托辊车2与链条35相接并能随链条35移动,具体的,托辊车2的底部与位于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的上方的链条35相接,通过链条35环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往复运动,带动托辊车2沿轨道1往复移动;

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控制机构4与传动轴31相接并能驱动传动轴31带动传动链轮33转动,驱动控制机构4能够控制传动轴31的转向和转速,使得链条35能稳定的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托辊车2能够在链条35的驱动下稳定的运动。

在使用时,如图1和图3所示,充套时,驱动控制机构4控制传动轴31转动,传动链轮33随传动轴31转动,链条35在传动链轮33的带动下环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运动,位于初始位置处(如图1和图3中虚线所示位置)的托辊车2随链条35沿轨道1朝向轨道1的第二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链条35环绕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的运动平稳可靠,从而使得托辊车2平稳移动,当托辊车2移动至预设的停止位置(如图1和图3中实线所示位置)处时,驱动控制机构4控制传动轴31停止转动,使得链条35停止运动,托辊车2随之停止移动,由于链条35与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之间不会产生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因此,托辊车2能够准确、平稳的固定于停止位置处;

放套时,驱动控制机构4控制传动轴31转动,传动链轮33随传动轴31转动,链条35在传动链轮33的带动下环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运动,位于停止位置的托辊车2随链条35沿轨道1朝向轨道1的第一端移动,当托辊车2移动至预设的初始位置处时,驱动控制机构4控制传动轴31停止转动,使得链条35停止运动,托辊车2随之固定于初始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链传动组件带动托辊车2沿轨道1往复移动,保证了托辊车2在行走时速度平稳可靠,通过驱动控制组件与链传动组件的配合,使得托辊车2能够准确、平稳的固定于停止位置,从而保证了带钢在托辊车2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机组的连续生产,提高了机组的作业率。

进一步,为了避免使用一条链条35驱动多个托辊车2,导致的动力不足或者链条35压力过大的情况发生,托辊车2的数量与链传动组件的数量相同,各链条35分别与一托辊车2相接,即各托辊车2通过各自的链传动组件带动移动,使得各托辊车2能够顺畅的随链条35移动,在图1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包括两个托辊车2和两组链传动组件,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设置三个托辊车或者三个以上的托辊车,并对应设置与托辊车数量相同的链传动组件。

再进一步,传动机构3包括多个链传动组件,即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包括多个分别与各连传动组件相接的托辊车2,如图4和图6所示,各传动链轮33均固定套设在传动轴31上,各从动链轮34均能转动的套设在从动轴32上,为了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各托辊车2之间相互影响,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各传动链轮33的直径不同,以使得各传动链轮33驱动各自链条35的移动速度不同,从而使得各托辊车2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不会互相干扰。

再进一步,为了确保托辊车2能够始终与链条35同步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链条35位于两滑轨11之间,优选的,链条35平行于滑轨11设置,链条3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托辊车2的两端,具体的,链条35的第一端与托辊车2的第一端相接,链条35的第二端绕过传动轴31和从动轴32连接于托辊车2的第二端,将托辊车2与链条35连接成一整体,确保了托辊车2随链条35运动而移动,随链条35停止而停止。

当然,托辊车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链条35固定连接,例如通过销钉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驱动控制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31的第一端相接,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传动轴31同步转动,具体的,在使用时,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正传驱动传动轴31正传,使链条35带动托辊车2由初始位置向停止位置移动,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反传,驱动传动轴31反传,使链条35带动托辊车2由停止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动。

进一步,如图4所示,驱动控制机构4还包括编码器42,编码器42通过联轴器43与传动轴31的第二端相接,编码器42能够实时获取传动轴31的转动速度以及托辊车2的移动距离,从而能够准确的发出信号控制驱动电机41的运行以及运行转速,其中编码器42的具体控制过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如图4和图6所示,传动机构3还包括传动轴安装座311和从动轴安装座321,传动轴31能转动的设置于传动轴安装座311内,传动轴安装座311能对传动轴31起到定位和保护作用,从动轴32固定连接于从动轴安装座321内,同样的,从动轴安装座321能对从动轴32起到定位和保护作用,如图5所示,编码器42通过固定支架44与传动轴安装座311相接,固定支架44能够对编码器42起到支撑作用,以使得编码器42能够稳定的与传动轴31相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位于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下方的链条35垂到地面,影响链条35的使用寿命,如图3和图7所示,传动机构3还包括链条支撑座36,链条支撑座36位于链条35的下方,链条35的滚子能转动的设置于链条支撑座36上,通过链条支撑座36将链条35与地面隔离,以使得链条35能够顺畅的绕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运动。

进一步,如图7所示,考虑到轨道1内可能会同时运行多个托辊车2,因而会对应设置多条链条35,为了确保各链条35均不会垂到地面上,链条支撑座36包括导向板361,导向板36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条3611,凸条3611沿滑轨11的长度方向延伸,链条35的滚子设置于凸条3611上并能沿凸条3611滚动,凸条3611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滚子的宽度,以使得滚子能够顺畅的在凸条3611上滚动,相邻两凸条3611之间形成容置槽3612,链条35的链板的下部能插设于容置槽3612内并能沿容置槽3612往复移动,容置槽3612能够对链条35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使的链条35能够顺畅的移动,同时能够避免各链条35之间互相重叠磨损,进一步的保证了链条35的使用寿命。

再进一步,考虑到地面可能不平整,使得链条35的滚子无法在凸条3611上滚动,出现局部下垂的情况,如图7所示,链条支撑座36还包括多个沿轨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座362,导向板361固定连接于各底座362的上方,通过底座362调整导向板361的高度,以使链条35的滚子能够始终在凸条3611上滚动,从而保证了链条35运动的顺畅性。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的工作过程: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充套时,编码器42发出启动指令,驱动电机41接受启动指令启动运行,同时编码器42能够调整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的转速,驱动轴带动传动轴31正向转动,传动链轮33随传动轴31转动,链条35在传动链轮33的带动下环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运动,位于初始位置(如图1和图3中虚线所示位置)处的托辊车2随链条35平稳地沿轨道1朝向轨道1的第二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位于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下方的链条35的滚子在导向板361的凸条3611上滚动,当编码器42检测到托辊车2移动至预设的停止位置(如图1和图3中实线所示位置)处时,发出停止指令,驱动电机41接受停止指令停止运行,传动轴31失去驱动力而停止转动,使得链条35停止运动,托辊车2随之准确、平稳的固定于停止位置处;

在放套时,编码器42再次发出启动指令,驱动电机41接受启动指令启动运行,同时编码器42能够调整驱动电机41的驱动轴的转速,驱动轴带动传动轴31反向转动,传动链轮33随传动轴31转动,链条35在传动链轮33的带动下环绕传动链轮33及从动链轮34运动,位于停止位置处的托辊车2随链条35沿轨道1平稳地朝向轨道1的第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位于传动链轮33和从动链轮34下方的链条35的滚子在导向板361的凸条3611上滚动,当编码器42检测到托辊车2移动至初始位置处时,发出停止指令,驱动电机41接受停止指令停止运行,传动轴31失去驱动力而停止转动,使得链条35停止运动,托辊车2随之准确、平稳的固定于初始位置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链传动组件带动托辊车沿轨道往复移动,保证了托辊车在行走时速度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驱动控制组件与链传动组件的配合,使得托辊车能够准确、平稳的固定于停止位置,从而保证了带钢在托辊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机组的连续生产,提高了机组的作业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编码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使得驱动托辊车移动的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活套的传送设备,通过设置链条支撑座,既避免了链条落地,又避免了多个链条之间互相重叠磨损,从而保证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